第三百二十三章 司徒密会
发财2025-07-02 18:552,028

“中山侯领中山郡以来,那位谋士,曾助他平定了南蛮部落,可谓是一名有才有料的顶级兵法军师。”

李政诧异,“那个年轻人,真有这么厉害?”

“何止是厉害……”李甫眯着双眼,“李老弟可曾晓得孙子兵法?据说,那位谋士,便是孙子的后代……他名为,孙无忌!”

李政闻言一愣,内心对李甫口中说的那位孙无忌,多了几分警惕的关注。

不过,于此之外,李政更加在意的是,石宽为何领队行走于京城腹地街道?

怀着疑惑,李政望向石宽等人离去的方向,忽而才猛然意识到,石宽行进的方向,正是皇宫!

难道……

石宽此行,是为进宫?

可问题是……他进宫,所为何事呢?

要知道。

石宽作为异姓王侯,要想进宫,除非得到朝廷宣召。

按这种逻辑理解的话,石宽进宫,必然有宣召作为前提。

可,朝廷为何要宣召他?

李政想了一夜,依旧想不明白。

直到第二天上衙。

李政刚来到翰林院,才发现内阁派来了好几份重要的文书。

这几份文书之所以重要,只因在文书的落款处,盖有京城好几个重要机构部门的印章。

其中不乏内阁、六部、六科、卫尉乃至太尉等军事机构的公章。

怀着惊疑,李政摊开文书一看,其中的内容,令他吓出大量冷汗。

只见这类文书,皆是直指数日后即将举行的一场盛会。

封王大典!

李政之所以吓出冷汗,只因文书上表明,封王大典举办那天,朝廷将以皇室名义,宣召各路王侯前来京城参加会典。

说是宣召,其实就是邀请。

邀请名单内,包含了许多名震九州的王侯。

包括楚湘王、淮阳王、南阳王、常山王、东海王……

也包括常山侯、长沙侯、高陵侯、清河侯、宣武侯、琅琊侯……

当然,中山侯石宽的名字,也在其列。

那一瞬间,李政明白了。

昨天下午,石宽之所以受宣进宫,想必就是听取朝廷的宣召命令。

只是,李政不理解的是。

前一阵子,朝廷乃至京城刚刚被中山侯石宽领来的八万大军逼得被迫宵禁,此事应当算是一次教训,可为何,这才过了两天不到,朝廷就打算邀请各路王侯齐聚京城了?

这难道,不是将朝廷乃至皇权,推向漩涡中心吗?

李政百思不得其解。

不过,他晓得,有一个人,应当能解决他的疑惑。

于是,放衙后,李政便立马前往司徒府,请教右丞相刘文。

司徒府内,刘文正在签审文书,见到李政到来,刘文便是放下了笔,捋了捋胡子讪笑道,“本相早就料到李公子可能会来,果然,你总算是来了,如若本相没有估错,你是为了封王大典而来?”

李政惊叹,“刘丞相实乃神机妙算也。”

刘文再次讪笑两声,“实际上,不只是你,朝廷内,多有官员,对此极其不解,陆续前来讨教本相的意思,这不……卢大人还呆在这,打算询问此事呢。”

“嗯?”

李政神色一怔,扭头望去,果然发现司徒府的茶水间里,正坐着一脸郁闷的卢瑞。

与李政对视两眼过后,卢瑞便是不忿道,“哼,真是晦气,早知道本大人就早点来,这样就不必遇到你这么一个混账了。”

李政仰天一笑,“怎么,卢大人还对我有所不爽?卢大人是不是忘了,你我之间,还有带銙之约呢!数日前,你赌错了约,却不曾守信,此事理应是你吃亏,可为何,说的好像你得理不饶人?”

卢瑞登时气得面红耳赤,“你怎么还提及此事?那次,那次,那次你不是说了再也不计较此事了?你不是说过,你我之间,一笔勾销,恩怨已决了?”

李政微笑点头,“我啊,确实说过不计较此事,但我可没说忘了此事呢,毕竟带銙之约,可是卢大人仕途为数不多的黑历史吧?”

“你!”

卢瑞气得拍案而起,还想驳斥,却反被刘文打断道,“行了,你们两个,莫再争论了,尔等皆是朝官,理应维持关系和睦,怎可斤斤计较,互不放过?”

卢瑞怒指李政,“是他不放过我!带銙之约,此乃丑事,他却三番五次屡屡提及,此岂不是硬要我丢脸?”

李政耸耸肩膀,“我也不想提起啊,只是我刚到司徒府,卢大人便对我口出不逊,你方才还说我是混账呢,如若我是混账,那么卢大人不守带銙之约,岂不是连混账都不如?”

“你你你你,你是不是存心要气死我不成?!”

刘文叹了口气,坐在茶桌边,“行了,卢大人,你消消气吧,本相冲几壶茶,给你二人消消火,勾销恩怨吧。”

卢瑞双手接过刘文递来的茶杯,冷哼连连,“行,那本大人就看在刘丞相的面子上,不与那小小修撰计较了。”

李政笑而不语,也坐在茶桌边坐等刘文发话。

“本相晓得你俩为何而来,想必就是为了封王大典,对此,你俩有何高见?”

李政伸手示意卢瑞先说。

将茶杯放下,卢瑞便是焦急道,“刘丞相,我以为朝廷此番宣召过于高调了,本来国库就并不丰厚,而举办封王大典,耗资巨大,如若仅此一次,尚可取也,可问题是,朝廷还特别宣召了各路王侯前来参加会典,此岂不是要消耗大量银两?我以为此事尚不可取,还望丞相能够帮忙劝谏天子,封王大典可以举办,但宣召各路王侯,万万不行!”

刘文捋了捋长须,“本相以为不然,实际上,封王大典的初衷,是为了确立天子膝下各个皇子的王爷名分,而今九位皇子皆是健全,举办大典,实乃大势所趋,至于朝廷宣召各路王侯的命令,其背后,是为了让一众王侯承认皇子的王爷身份,免得日后被异姓王侯质疑皇子名分不当。”

“哎,我晓得这个意思,可问题是,各路王侯若要进京参加会典,衣食住行,样样项目都得出钱,国库担得起这个支出吗?”

继续阅读:第三百二十四章 互为制衡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万古一帝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