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子,你将地契拿了便可,莫要推辞。”
言语间池氏便直接将地契强行塞进李政手里。
李政苦笑无言。
他哪能想到,他这一趟,居然免费拿到了百亩地?
“李公子,这地契予你,南大街那百亩地,你日后要如何用都行,不必过问于我。”
“天色不早,不妨李公子就于唐府住下,也好让我尽地主之谊,款待于你。”
面对池氏邀请,李政叹了口气道,“都已取了免费百亩地,我又怎能为夫人所款待呢?此岂不是得寸进尺吗?”
“再者,我屡屡感觉,百亩地免费获取,实为不妥,我这三百两银票,按道理也应当交付给你,如此方才成就一笔交易。”
池氏摇头,“不不不,唐府不缺钱,你这三百两不必……”
“哎,夫人就别推脱,银票该给还是得给,不然在下实在有愧于接受这块地啊!”
听李政如此一说,池氏也只好收下银票。
“至于夫人设宴,在下也无福消受了,天色不早,我得回家府了。”李政拱手致别道,“对了,还有,夫人,你本生来貌美,养颜茶可为你的颜值再美几分,日后若对养颜茶有所需求,可尽来找茶馆索饮,茶馆定会免费满足夫人一切茶需,今日一见,相识恨晚,后会有期。”
池氏本想挽留,但听李政如此言语,她便只好欠身行礼,以表道别。
一旁唐枭恨得牙痒痒,显得很是不甘。
李政无视了他,正想叫上李甫一起离开,却才发现李甫正笑眯眯与秋莺亲密交谈。
李甫并未放弃与秋莺结识的机会,不断跟对方套近乎。
不过秋莺不知为何,总对李甫爱搭不理,俏脸尽是古井无波的表情。
只是一见到李政走近,她便神色焕然一亮,连忙上前相迎,“李公子,事可谈拢了?”
李政点头,“嗯,多亏了秋莺小姐的人情,我的难题算是解决了,于情于理,我都得感谢秋莺小姐一番。”
“对对对,此事就应该感谢秋莺小姐。”李甫笑嘻嘻附和道,“常言道,偶然相遇是为缘分,秋莺小姐今晚可有空暇?如有空,不妨就为我与李老弟请客一番,饮酒作乐,以表重谢,以续缘分,如何?”
“这……”秋莺并未马上回复,反而征询李政,“李公子意下如何?”
李政也不想扫了李甫的兴,便只好点头应许,“那便依李甫兄之言,秋莺小姐今晚若有空,那便一齐喝酒吧。”
三人离开竹田范围后,便在附近找了个酒楼同饮酒水。
不过李政无心饮酒,只对手中的地契研究不断。
至于李甫则兴致勃勃,与秋莺饮酒相聊。
但在怡春院纵横多年的秋莺,酒量根本不会差,被李甫灌了好几壶酒,秋莺仍然面不改色,完全不逊。
这让李甫感到甚是郁闷。
酒局完毕后。
秋莺率先起身告退。
眼看秋莺离去,李甫喝着闷酒,埋怨不止。
“哎!”
“李老弟,你咋不加入交谈一番,为我美言几句?”
“那秋莺小姐也太难对付了,油水不进,波澜不动,我真不晓得,面对我如此玉树临风的俊帅之辈,她如何能做到不动心?”
李政戏谑瞥了李甫一眼,“未来后世,坊间盛行一个词叫做普信男,我想李甫兄勉强可以代称之矣。”
李甫纳闷,“普信男?此乃何意?”
李政干咳两声道,“其实吧,我认为李甫兄大可不必太在意秋莺小姐的态度,你可是堂堂京城闻名四方的美男子,什么样的女人你没有?而秋莺不过只是其中一朵芳草,你何必硬要追求呢?”
李甫耸耸肩膀,“李老弟此言差矣,我之所以追求秋莺,无非只是为了成就一番鸿鹄之志,需知那秋莺可是全京城最为娇美的女子,我若能与她修得情缘,岂不证明我李甫的魅力更高一层?实力所至,便是如此道理。”
李政摇了摇头,“李甫兄大可不必如此,若要证明实力,我倒是推荐李甫兄做另外一件事情。”
“愿闻其详。”
李政将地契递给李甫。
“此乃南大街百亩地的地契,李甫兄好生保管,日后地价升值,你定能成为京城红人,到了那时,别说是秋莺,哪怕是城中男女老少,均会将你奉若神明,视为神话。”
李甫诧异,“这区区几张地契,真有这么神奇?”
“那是当然,如若我没猜错的花,仅需一两天,李甫兄必然出名。”
“哈哈哈……”
听了李政此言,李甫大笑,“那我便借你吉言了,我李甫的名气,就交待在你李老弟的预料里了。”
李甫本来对李政的预言,并不抱多少希望。
只是,此时的他还未想到的是,这几张地契,将会成为未来京城一众城民趋之若鹜的热点!
两天后。
朝廷通知不少重要官员上朝。
而这一次早朝,足足进行了一个半时辰,相当于开了持续三个小时的会议。
参朝官员一个个怨声冲天。
但当早朝的内容流出之时,举朝震骇,乃至全城为之撼然!
时任修撰的李政,是在早朝结束之后的正午,才拿到了与早朝内容相关的公文。
厚厚一摞公文,皆由李政抄写。
但从淳于博手中拿到公文的那一刻,李政仅此看了一眼,顿时就是忍俊不禁仰天狂笑。
“他娘的!”
“我李政要发了!”
“我的预言成真了!”
能让李政只看一眼便狂喜不止的公文,其内容不为其他,正是朝廷同意开建南市并布告天下的正式通告!
除了南市开建一事之外。
还有另外一篇通告全国的公文,其内容是推行税改,即一条鞭法。
两则公文,看似独立,实则互相成全。
并且,两项政策执行总管这个头衔,戴在了工部侍郎陶勇的头上。
为了能给陶勇一个执行职权的名分,朝廷还特意给他创造了一个官职,名为中书御史!
李政抄完两篇公文,抱着好奇的心态,特意前往工部拜见陶勇。
然而,刚到工部,却发现官署前后人潮熙攘,被不少人围在中间的陶勇,则一脸茫然,完全懵逼。
毕竟,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糊里糊涂就成了中书御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