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单已经发出好几天了,可依旧没有应招而来的商户,甚至连前来问情况的人都没有。
就在李政为此感到郁闷,乃至以为这个方案行不通之时……
她上门了。
这天刚放衙,李政回到茶馆处理店务,赫然发现茶馆角落一隅坐着一道倩影。
正是百花楼的主母包芬。
“哟,包夫人怎么有空造访蓬荜了呢?”
李政笑眯眯迎了过去。
包芬抿了口茶,斜瞥了李政两眼,“无事不登三宝殿,我自然是有事来找你。”
“找我?”李政一屁股往包芬对面的茶位一坐,“找我作甚?”
“我闻说,护城大桥招揽广告?”
李政眉尾一挑,“怎么,难道包夫人有兴趣?”
“兴趣且有且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包芬美眸中泛着不忿的目光,“你此前不是答应我,要在南市开一戏院,令我手下那帮姐妹得以就业?可如今,戏业未成,你咋就分了心,去搞什么大桥广告了呢?你这不是三心二意?”
李政叹气,“包夫人话可不能这么说啊,我虽算是你的合伙人,但我仍为朝廷修撰官员,而我之所以忙于大桥招商广告一事,无非只是为了帮我岳父处理一些疑难杂务,说到底这就是家事,既是家事,我又怎能视而不见呢?”
包芬面泛严肃之色,“所以,你此前答应我的开办戏院之事,究竟是真是假?”
“那肯定是真的啊,我李政什么时候说过假话了?”
包芬冷笑,“呵呵,既然此事为真,那么,你又为何不以大桥招商一事,给戏院打广告,反而将广告向外招揽商户?你若重视戏院大业,难道不该将戏院作为关键广告?”
“这……”
李政无言以对,只好矢口解释,“包夫人误会了,实不相瞒,其实我之所以要用大桥作为广告对象,不过只是为了凑钱……”
“凑钱?!”
“嗯,这与朝政有关,我不好细说……”
包芬不悦打断,“你细不细说,我不在乎,反正此事与我无关,我要问的是,反正你掌握了护城大桥的广告抉择权,为何不将戏院首当其推?我只要这个问题的答案!”
见包芬说的如此强硬,李政内心也能明白,她之所以对戏院广告如此重视乃至不容延迟,无非只是为了尽快给她的那帮姐妹有一个就业的机会。
念至此,李政只好让步,“行吧,如若包夫人在乎这一点的话,我安排便是,护城大桥其中一个桥碑,我便用它给戏院打个广告好吧?”
包芬这才微微满意地舒了口气,“如此便好,希望你说到做到。”
言罢,包芬喝完最后一口茶,起身正要离开,却在这时李政挑眉一笑,“包夫人,难道你就这么走了?”
“嗯?”包芬疑惑回眸凝视李政,“我此番前来只为与你谈事,既然事已谈毕,怎么就不能走了?”
李政微笑,“包夫人没听懂我的意思,咱俩的事还没谈拢,我帮戏院打广告,你难道就没有其他表示?”
包芬先是一愣,继而娇艳的嘴唇吐出一口冷笑,“呵,戏院乃是你我合作的项目,你给戏院打广告,难道不是理所当然,要我表示什么?莫非,你意思是要我出钱?”
“包夫人此言差矣,我并非是要让你出钱。”李政有理有据道,“如你所言,戏院乃是你我合作的项目,打广告对我来说,乃是本分,应当遵循,只不过……”
“包夫人是不是也得做点什么事情?”
包芬双手抱胸,撇唇一笑,“要我做事?李公子,你是不是太高估你自己了?那戏院乃是你最先提出的计划,能否成功,仍为未知,我还不能够完全信任你,而今,你竟然还想让我做事?你难不成是要从我身上获得利益不成?”
“包夫人误会了,我要你做的事情,跟你要求我打广告一样简单……”李政眉尾一挑,“包夫人,我想让你也帮我打个广告。”
“哦?”包芬眨了眨美眸,“我能怎么给你打广告?但闻其详。”
李政给包芬倒了杯茶,“事情是这样的,我岳父负责的护城大桥,纵然已在进行广告招商,只是桥碑桥面桥墩等广告位,还未招满,我希望包夫人能帮我这个忙,将大桥广告招商的传单,贴在百花楼内外,以便吸引商户,如何?”
李政所言不假。
纵然他已经让麻翁等乞丐将广告招商的传单分发各处,但由于分发传单的都是乞丐,因此很难引起商户的信任与兴趣。
不过百花楼这种地方就不同了。
要知道,百花楼可是堂堂青 楼之地,其中寻花问柳的宾客,皆为有钱有势之人。
如若能将广告招商的传单贴在他们眼前,最起码也能达成拉拢的作用,发展更多的客户。
岂不乐哉?何而不为?
趁着包芬犹豫之时,李政已将一摞传单递到她的手中,“包夫人,你我互助,方为正道,还望你能帮我。”
包芬凝思半晌,并未拒绝,干脆接过传单,“行,这个忙我可以帮,不过,你得向我保证,务必尽快令戏院开业,纵然你耗得起这个时间,但我底下一百多个姐妹,都得吃饭,因此我希望你能为之重视。”
李政拍拍胸脯,“放心吧,包夫人,戏院大业之事,我定能做到令你完全满意!”
说是这么说,但要真做起来,可没这么容易。
纵然,李政已经让李甫确定了戏院开建的位置,并已雇了足够的工民搭建戏棚,戏院开业,指日可待。
可问题是……戏剧的曲目,还没确定下来啊!
李政一直都想写一部大云王朝版本的霸王别姬,只是最近几日,他忙于寻找陶勇贪污的证据,因此就忘了编写剧本的事情。
虽然,如今陶勇已经被查,可李政的思路早就淡了,很难再对霸王别姬进行加工。
但,眼瞅着戏院即将建成,李政深知自己不能再拖延了,便只好在翰林院上班的时候,摸鱼创作,指望着能在戏院开业前写出第一部剧本。
而就在李政疲于创作剧本的同一时刻,朝廷暗流涌动,尤其是丞相府,蠢蠢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