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听到还有时间限制,赶紧瞪大眼睛审视起来。
这些藏品奇形怪状,五花八门,有金有铁,有银有玉,还有刀枪剑棍,武功图谱。
在其中一个玉盒中,李易居然发现了赤龙精,比他从火凤城得到的还要略大一点。
李易顿时怦然心动,刚想选择赤龙精,无意中看到了玉盒旁边一支长长的剑盒,剑盒上写着“青云”二字。
不知什么原因,李易鬼使神差的拿起了剑盒,打开之后,里面躺着一把青幽幽的利剑。
李易下意识抽剑出鞘,剑身闪着点点青光,剑刃极薄,李易以毛发相试,吹之即断。
好锋利啊!李易轻呼一声,直觉告诉他,这把古剑要比赤龙精珍贵的多。
时间将至,李易忍痛放下赤龙精,拿起古剑走出了秘室。
洪孝峰在书房小憩等待,当他看到李易手中的古剑时,眼中居然闪过一丝肉痛之色,显然这青云剑来历不凡。
“多谢师傅赐剑!”李易行了个大礼。
洪孝峰挥挥手,让李易离去了。
李易回到居住的院子,正在观摩手上的青云剑,外面传来了黄瞻的声音。
李易将黄瞻迎进来后,老头递给他一本册子:“这是青云剑谱,宗主特意让我交给你的,此乃本门秘技,非青云剑主不得修习。”
黄瞻笑着说:“你倒是好运,拜在宗主门下不说,还得了青云剑,这青云剑是上古利器,周子剑一直想要这把青云剑,宗主都没赐给他,没想到最后便宜了你。”
李易连连陪笑,向黄瞻请教青云剑的修行之法,黄瞻摇摇头道:“这个我也不会,你既做了宗主的徒弟,自然应该向他请教。”
黄瞻走后,李易拿着剑谱研究起来,奈何青云剑谱深奥晦涩,很多地方无法理解。
次日一早,李易便去向洪孝峰求学,洪孝峰知道他的来意后,认真点拨起来,从此开始了师徒二人的授课之旅。
洪孝峰为气境高手,修为见识是傅安无法比的,李易在他的指点之下,修为境界进步飞快,他已经领悟神意之中的法之境,修炼青云剑也是事半功倍,洪孝峰对此赞不绝口。
两个月后,李易的青云剑已经得心应手、如臂使指,但离宗主所说的人剑合一还有很长距离。 在此期间,李易将所有的补血丹全部耗尽,包括从王盘那里所得。滚滚药力将三条元脉的力量推到一个顶点。
某日夜间,李易在自己院中一鼓作气,将赤龙精吞服,第四个原点瞬间引爆,化作一条热流在体内翻滚游动。
赤龙精不愧为天生地长的奇药,灵气十足,第四条元脉很快成型壮大,元力的厚度远远超出初生的元脉。 李易只觉全身通体舒泰,四条元脉水乳交融,迸发出精纯的元力,将李易的肉身,骨骼,力量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就在李易认为已经成功踏入骨境之时,体内的变化并没有结束,四条元脉不停翻滚游动,彼此互哺。
元脉交汇间产生的能量迸发出阵阵波动,形成一缕闪动着点点银光的热流,似乎生出了某种不同寻常的变化。
这缕热流在四肢百骸上下游走,令李易产生阵阵麻痒,忍不住将手臂一挥。
啪!一道气劲脱体而出,在前方石墙留下一个浅浅的印痕。 这是?李易吃了一惊,上前仔细查看,石墙上的印痕很浅,但是十分明显,肉眼可见。
能够在坚硬的青石上留下印记,可见力道不小,李易屏息静气,默默思索了一会儿,仿佛猜到了什么,但又不敢确定。
他用心体会,试着如刚才一般发出气劲,当四条元脉交汇,元力发生阵阵波动之时,那股气流便产生了。
李易试验之下,发现共可以发出四击,四次之后这气劲便再发不出来,似乎能量已经耗尽。
第二天李易感觉这丝气劲已经恢复,就又试了一次,果然只可发出四击,估计与元脉数量有关。
其中最强的一击足以在墙石上留下一个小坑,威力之强,可以媲美轻量级的狙击步枪。这要是在与人交手之际,冷不防的来上一下,绝对是对手的噩梦。 李易静修三天,将突破境界的气息稳固下来后,决定向黄瞻登门请教。 他阅历尚浅,有些修行上的问题只有黄瞻这样的老前辈才能够解答。
他没有打算将突破骨境的事情公之于众,所以没有去请教洪孝峰。洪孝峰毕竟是气境的高手,修为深不可测,他怕对方看出端倪,于是找上了黄瞻。 “你是问骨境突破到气境的变化?”
黄瞻笑道,“你还没有到骨境,就想到气境的事,年轻人志向不小啊!不过我青宗就是需要你这样有气魄,有进取心的弟子。”
黄瞻没有嘲笑李易,反而有些欣赏:“自古以来,绝大多数武修蹉跎一生,始终都困在力境和骨境,想要成就气境,天资苦修机缘缺一不可,其中的艰辛困难可想而知。我青宗人才济济,气境也不过才三人,宗主是一位,林梅的父亲林森是一位,还有我师弟段松。”
“老夫虽然没有入气境,但也在此境关卡摸索了多年,还是可以告诉你一些经验的。”
黄瞻幽幽说道:“我们人类的身体奥妙无穷,就像一个巨大的空间,其中隐藏着一些小小的原点,这些原点就是元脉的种子,一旦种子点亮萌芽,元脉也就觉醒了。”
李易听到此处,觉得深有体会,不由连连点头。
黄瞻继续说道:“要想从骨境突破到气境,首先就是要做到六脉圆满,六脉圆满之后,力量交汇之际,将会诞生一缕清气。元脉满,清气生,这是觉醒第七元脉的必要条件,也是找到第七个原点的契机。”
李易听到了关键,忍不住问道:“六脉圆满后,那缕清气就出来了吗?”
“当然不是!”
黄瞻晒笑道:“清气哪是那么好诞生出来的,这世上那么多六脉圆满之人都未曾觉醒第七脉,就是因为这清气难生。老夫卡在六脉多年,始终未能生出清气,要不然早就晋升气境了。”
黄瞻摇头叹道:“只有诞生出那一丝清气,才能找到觉醒第七元脉的契机,老夫就差这一步啊!” 李易暗想,我四脉交汇之时生出一股气劲是怎么回事,难道就是那缕清气?可我打出的气劲怎么带点银光?
他那日没有注意,后来多试了几次才发现,那一缕气劲中,闪动着点点银光。
“气境高手打出的元气是否有银光?”李易插口道。
黄瞻闻言诧异的看了李易一眼:“你知道的倒不少?”李易自知失言,干笑两声:“我是在一些书上看到的。”
“市井杂书,最好少看。”黄瞻训诫道。
“不过这点倒是没有说错。”
黄瞻娓娓道来:“气境高手在晋升之后,七脉汇聚,彼此勾连,
元力转化为元气之后打出的气劲确实是银色的,而且境界不同,光色也不一样。比如气境七脉打出的元气是淡淡的银光,八脉是半银之色,全银色的元气起码是九脉巅峰的气境高手了。”
“元气究竟是什么?”李易适时问道。
“觉醒七脉后,元脉中的力量会发生质的变化,元力将会逐步转化为元气。在我们骨境体内,元力是瞬间的爆发力,看不见摸不着,而元气已经化为实质之物,有形有色,威力巨大,传说中的丹境高手以天地之气补养己身,举手投足就能够释放出惊天伟力,就是这个道理。”
他看了看正听得入神的李易:“说远了,说远了!你千万要记住,欲速则不达,武学一道必须要勤学苦练,循序渐进才是正道。你不要想得太多,还是先入了骨境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