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晚晴回府的路上一直在想那支签子的事情,想到头脑有些发昏。
晚间的灯花“啪”地爆了一下,她忽然惊醒过来。
她开口叫蛟龙进来,蛟龙今晚狠狠敲诈了笑儿一顿吃的,心里舒坦得很。
“时间差不多了,想来长公主府里的人也去找皇帝报信了,你去把她弄出来,切勿让人捷足先登了。”
“是。”蛟龙慢悠悠地走出去,扯了扯笑儿的辫子。
“小丫头要不要和大哥出去见见世面啊?”
笑儿伸手拍掉他的爪子,嫌弃道:“山贼窝有什么好见的,你喜欢见自己去。”
蛟龙哈哈一笑,转身瞬间消失在夜色中。
红袖刚好端着盘子路过,好奇道:“龙大哥是不是喜欢你啊。”
笑儿正在喝茶,噗地一下全喷了。
待蛟龙只身进入山贼窝的时候,发现他们正在庆祝。
“嗨,听说今儿个掳回来的那个女的贼够劲儿!那声音你听见没有?就没听过这么浪的,真让人心痒痒。”一个山贼搓着手烤着火。
“这都一整天了老大也不出来,不也怕掏空身子喽,也不知道轮到咱们兄弟的时候那小浪货还有口气没有。”另一个山贼凑趣说道。
蛟龙悄悄落到山贼首领的屋子上掀开了块瓦片,屋内的春色一览无余。
他轻笑出声,这帮山贼也真够有创意的,为了防止长公主跑了这大冬天的把人家衣裳剥了个精光,想来寒天腊月的,她光着身子也跑不到哪里去。
也不知道月国的皇帝知道自己亲姐姐被这么折腾会不会气得短命几年,不过看长公主也挺享受的样子,应该是不会生气的。
蛟龙突然坏笑了一下,心想如果把那个小丫头一起拎来看就好了,她脸上的表情一定比屋里的那对男女有意思。
不过蛟龙也不是来看热闹的,他估算着长公主府的人去报告皇帝,皇帝再派出角龙来路上消耗的时间。便悄悄掀开几块瓦片,灵活地跳入屋中。
长公主看到刚刚还在自己身上驰骋的男人忽然两眼一翻,被人揪开。
然后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黑衣的英俊男子,正似笑非笑地看她。
“你是皇弟派来救我的吗?!”长公主光着身子激动地冲上前去要握住男人的手。
谁知蛟龙伸手轻轻在她后颈一点,长公主就软软地倒下去了。
“美得你。”
蛟龙给另一具女尸穿上找来属于长公主的衣服,再随意地拿了个脏破的毯子把长公主一裹,丢到角落里。
办完之后轻松地开了门。
门外的山贼以为没了声响是已经完事了,正等着排队进去,谁知开门出来的竟然是一个男人。
“妈的,你是谁啊!”
蛟龙从腰间缓缓取出两把长剑,“我是送你们上西天的人。”
待角龙寻到这片地方的时候,发现这里已经是一片尸体横陈、火光滔天的情形了。
他在心中暗道不好,还是迟来一步。
他上前随意得捡了几具尸体来看,看到山贼身上凌乱的刀口,倒像是多种兵器造成的伤痕。
只是似乎欲盖弥彰了些。
角龙心里叹了口气,能这般无所顾忌到有些残忍又聪明地故意让自己猜到的人除了他还有谁呢?
也许蛟龙想见他一面。
角龙想了想,还是决定先扑灭这里的火为重。
这里树木丛生,如果烧到森林里去可真不是开玩笑的。
火渐渐地熄了下去,没一会儿就下起了雨。
蛟龙把长公主像扛麻袋一样抗在肩上,望着雨至之前就已被扑灭的火,在黑暗中扬起了个自信的笑容。
这家伙还是这么守规矩。
长公主丢了,这个消息可不得了,若是找不回来月国皇室的脸真是都没了。
皇帝看到连角龙只捡了一具烧焦的女尸回来,身形和长公主极为相似。
皇帝不信长公主真的这么死了,明面上让京兆尹派人去找,暗中继续让角龙去寻找真相。
京兆尹那边除了发现一个被烧得稀里糊涂的山贼窝,其他什么也没发现。
皇帝大怒,下旨让京兆尹三日内找回公主否则提头来见。
京兆尹犯了难,着人暗中去问独孤信的意思。
因着宋家夫人做寿,叶晚晴陪王氏去赴宴,在宋家的花园里“偶遇”了独孤信。
他似是很懊恼,希望能和她修复关系,提出宋氏在京都多处的生意想让她入股。
这就是送钱给她要和她和好的意思了。
有谁会和钱过不去呢?尤其是亲自送上门来的钱,叶晚晴想想以后若是随楚涵去了风国要用钱的地方应该不少。
不算不用花自己的钱,但是兜里有银子心里不慌嘛。
她发现自己这一世已经变得精明又市侩了,不由得露出了点笑意。
独孤信以为终于逗她高兴了,心中的郁色稍缓。
叶晚晴也不白收他的钱,她不希望欠别人人情。
“长公主失踪一事如今闹得沸沸扬扬,信王殿下不妨去往附近的几个山头寻摸看看,既然有一个,想来也会再揪出几个。”
独孤信道:“我派去的人的确有在附近寻摸到几处装作农户的小贼,不过都是些不起眼的扒手,担不了强掳长公主这等大事。”
其实他还有一事未说,这些手脚不干净的扒手只是偶尔出来行窃,影响并不坏,并且他们背后似乎还有一股强大的靠山,其实没有扳倒太子之前,他未必想和朝中太多人结仇,这样徒增无谓的烦恼。
叶晚晴自然猜到这一层,独孤信不笨,只是一时有些被皇位的诱惑束住了手脚。
她提点道:“殿下你只派些死士偷偷去往那些小贼的家中探一探,若他们群起而攻之,就绝不是一般小贼。若在墙中暗格或者地下室里搜出些兵器或者铠甲……”
她顿了顿,“朝中有什么人会私自养兵呢?你比我清楚,到时候派京兆尹拿人,我担保找不回长公主这罪责不会落到你的人身上,自然有人来背。”
独孤信看她说话的时候慢条斯理,眼中却带着自信的精光,令人信服又使人赞叹。
“白国的兰兆之祸殿下是否还记得?”她忽然开口问道。
“当时的八王私自在京中养兵,趁白王一时病重气短,率兵于兆时从天兰门冲入逼宫,他的成功登基才有如今的白国。”
“也许月国也有人想要效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