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能对龙国建设,有帮助。
“看吧,老张,我就说,这小子会选择龙科大,这小子,我一看就是注定的科研人才,去你们华清大学,可惜了。”
不过,龙老却是对张老,笑道。
“哼。”
张老把头偏向一边,不说话了。
“秦小子,这是你的录取通知书,我已经签字了,两个月之后,来龙科大报道。”
龙老打了打秦俊的肩膀,然后,将一份录取通知书,递给了秦俊。
龙老七八十岁的人了,但身子极为硬朗,甚至在建国初期的时候。
他可是上过战场,参加过军旅的人。
所以说话,极为粗犷!
随后,两人在安排好一些事情之后,就跟着军队,离开了。
“出息了啊。”
“你这臭小子,出息了啊。”
而在这些人走后,秦成国,还有张红两人,看着秦俊,不由夸赞道。
眼中隐隐有泪迹。
显然,之前哭过。
而接着,秦成国和张红两人,便去解释这件事的原因,跟他们自己身边的人,解释。
没有人怀疑。
因为,他们亲眼看见,那一群封锁小区的大人物,都到了秦俊家。
……
几天之后,张鸿华的凋令就下来了,调遣了一批人员,以及设备,给秦俊。
不过,由孟正负责。
而一辆军用吉普,到了秦俊的楼下,专门负责来接秦俊的。
“秦先生,请上车。”
一个士兵,开口道。
“多谢。”
秦俊很快下了楼,然后道了一声谢,坐在了吉普车的后面。
随后,两人一同,赶往了那一个研究基地。
位置是,靠近军事基地一片郊区,而临时的住宿,已经搭建起来了,而设备,大部分,也运送了过来了。
同时,负责这一个科研项目的团队,已经到来了。
是一群大学生。
或者说,是一群刚刚毕业,准备投入科研项目的实习生,不过,学历都不简单,一个个都是龙科大,华清大学,上科大的优秀份子。
六男,四女!
其中最优秀的,是两个人,一男一女,男的叫唐向文,女的叫楚娇娇。
两人都是龙科大的,甚至带领过团队,参与过科研项目,有过成果。
甚至被评选为,校内十大科研人才。
“你们说,我们这次的导师,是谁呀?我都没打听出来,搞的挺神秘的。”
“听说挺年轻的,不知道哪个科研项目,出来的。”
“研究项目,也很神秘啊,我们现在都还不知道呢。”
有几个实习生,站在了研究基地内的广场上,正在低头议论着。
而在其中,唐向文和楚娇娇,互相看了一眼,两人是认识的。
随后,楚娇娇看向了唐向文,悄悄问道:“你也没打听出来,这次的项目负责人,是谁?”
“没,我问过我导师了,我导师也不知道,只知道是紧急调任。”
唐向文也摇了摇头,道。
他是被紧急调任的。
或者说,他们这一群人,都是被紧急调任的,甚至,他在学校,还有一个科研项目,还没结束,就被调来了。
不过,通知他们的时候,却是连科研项目负责人,以及,科研项目,都不知道。
实际上,这几位,无论是唐向文,还是楚娇娇,研究可控核聚变,根本就不够格。
之所以调任他们,是因为,孟正想要打压打压秦俊。
想要秦俊知道。
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
年轻人,不要太狂!
但同时,研究可控核聚变,门槛极为的高,又不能随便调人来,所以,他只能把这一群,实习生,调来了。
滴滴!
而这时,随着两声车喇叭的声音响起,一辆军用吉普,缓缓的开了进来。
接着,停在了这个广场中间。
然后,车门打开,秦俊从上面,走了下来。
“这是?”
在广场的这一群人,看着秦俊,有些懵逼,这么小?
感觉,比他们都年轻。
这是负责人?
“一群大学生?”
而秦俊下车,看见了这一群人,也皱了皱眉,不过,很快,他就反应了过来。
这是孟正,在打压他!
一群大学生,连一些大型科研项目的经验都没有,更别说,研究可控核聚变了。
这是孟正,故意的。
故意不给他,调遣关于可控核聚变,经验丰富的老研究员。
“各位,我是你们的负责人,也是这个项目的导师。”
秦俊扫了一眼,开口道。
“我不干了!”
不过,突然一个声音,响起。
是唐向文的。
只见他一把将身上研究服,扯了下来,脸上尽是激动和愤怒,说道:“我千里迢迢赶来,甚至,连手上一个火热的项目,都停止了,是来搞研究的,不是陪着这家伙,过家家的。”
“负责人,你这家伙,看起来比我年龄都小,还负责人?”
“你也配?”
说完,唐向文怒气冲冲的,向着门口走去。
唐向文,不服!
他把秦俊当成,那种权贵子弟,召集他们过来,组成一个科研项目。
然后,他们努力研究,最后,有了成果,功劳全是他的。
他不服!
不过,就在他即将要走到大门,走出研究基地的时候,秦俊开口道:“你手上,所谓的,火热的项目,是什么?”
“呵,新形炭材料,你听都没听过吧。”
唐向文听见这话,停下了脚步,转身过来,冷笑了一声,道。
“炭258?”
秦俊问道。
唐向文身形一滞,转过头来,他,他怎么知道的。
“你们研究,到哪个地步了?”
秦俊又问道。
“炭……炭化……百分之二十七……”
唐向文,回答道。
“高了。炭化,只能是百分之二十三,二十七是错误的。”
秦俊开口道。
“不可能,你胡说,我们试验过许多次,就是百分之二十七。”
唐向文争辩道。
“那你打电话,回去试试。”
接着,秦俊挑眉。
“试试就试试。”
唐向文立马拿出手机,给自己在校内的同学,打去电话,让他们试验。
用炭化,百分之二十三。
而不一会儿之后,在校内同学,激动的声音回道:“成功了,炭化百分之二十三,出来的,就是我们要的新材料。”
“唐向文,你怎么知道的?”
接着,对面又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