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的冬天来到了。
安东县城被一种莫名其妙的兴奋和恐慌所共同笼罩着。
这一年是大清宣统皇帝改元的第一年,预备立宪的声音越来越纷繁嘈杂,“整不好,京城真要‘变天’了”的消息在各路大小官员间迅速地传播着。而作为大清国与邻邦朝鲜接壤最为紧密的一个边陲小城,越来越多的朝鲜人背井离乡,穿越并不算宽阔的鸭绿江来到安东县,也带来了令人不安的另一个消息:东洋鬼子日本人早晚要对朝鲜动手了。
不过无论是心理上距离更近、空间上距离更远的京城,还是空间上距离更近、心理上距离更远的朝鲜,对于安东的百姓、商贾而言,都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他们的生活就在当下,他们需要考虑的是每一天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和生老病死婚丧嫁娶。
这不,安东县首富、兴隆钱庄的曹聚宝、曹大爷府上从上个月月底就开始忙碌起来。曹府管家马不停蹄地派出各路人马前往奉天、哈尔滨,甚至关内各地采购丝绸、珍奇,准备这个月初五少爷曹绍祖的婚事所用。而这几天,曹府上下已经开始张灯结彩,每个经过兴隆街曹府门口的百姓都晓得,曹绍祖的好事将近了。
然而,唯一对这件婚事不但不感兴趣,反而深感烦闷的,却正是曹绍祖本人。
父亲曹聚宝为他精挑细选的姑娘是临县凤凰城祥瑞绸缎庄顾老板家的千金。顾家的产业、家业虽然没有曹家这么庞大,但毕竟也算门当户对。精明的曹聚宝也专门悄悄派人打探过,说是顾家的小姐样貌端庄、贤良淑德,还有个好生养的宽胯骨,真是一副旺夫相。“如果能够尽快给我多生几个大胖孙子,那曹家的产业可就后继有人了!”曹聚宝美滋滋地想着,开心地几乎下意识地把自己那稀疏的几根胡须尽数捻了下来。
可曹绍祖却并没有这么想,他的心底始终绕不开的,是她的模样。
那,是三年之前。
安东县城内东北角的元宝山下,有一座天后宫,供奉的是天后娘娘妈祖。
其实,北方供奉妈祖的庙宇是相当罕见的。然而由于安东县位于鸭绿江畔,江上诸多船家终日以行舟为生,而城中不少做木材、山货、如参茸等奇珍异草名贵药材生意的商贾,也倚赖着鸭绿江的水运,所以县中百姓大多崇敬妈祖,天后宫中的香火得以络绎不绝。而每年三月廿三妈祖诞辰之日,都要由县中德高望重之人主持祭拜大典。
这一年,获邀来主持祭拜大典的,是刚刚走马上任的安东县知县禄山。
这禄山是京城的满人,姓爱新觉罗,本是大清皇族的一枝。在庚子事变期间,尚且年富力强、热血澎湃的禄山力主与西洋八国联军血战到底。然而后来朝廷战败,慈禧老佛爷和光绪帝“西狩”,不得不与西洋各国“议和”,朝廷中所有的主战派都被处罚,重辄杀头、赐死,轻辄罢官贬为庶民。好在禄山毕竟是皇族,被罢官夺了俸禄,交“宗人府”看管几年之后,又不声不响给放了出来,悄默默地起复,重新封了个小小的七品顶戴,被派到关外边陲,做了安东县知县这个芝麻官。
不过也正由于禄山如此坎坷的经历,却在安东县百姓中得了个“为国请命、抵御外辱”的美名,全县乡绅、商贾一致推举他担任当年的天后宫祭拜大典的主持人。
蹲了几年“苦窑”的禄山本来已经对国事心灰意冷,然而乡绅百姓如此的热情却让他感动便一口答应。
曹绍祖在祭拜大典这天也跟着父亲来到天后宫。
作为安东县首富,曹聚宝的位子是在天后宫大典之内,曹绍祖紧紧站在父亲身后。十五、六岁的曹绍祖当年正是贪玩的年纪,让他垂手肃立一、两个时辰,简直比要了他的命还难受。正在他百爪挠心、心猿意马之际,听得大殿门口阵阵嘈杂,踮着脚抬眼望去,只见县太爷禄山穿着整洁、肃穆的朝服、官靴,在众人的簇拥之下器宇轩昂地步入大殿。
而禄山身后不远处的一个小小的身影,却让曹绍祖的心砰砰地跳个不停。
这姑娘十四、五岁光景,穿着素净的绸布衣衫。虽然三月廿三已是春日时分,但地处北方的安东县天气还有些微凉,不过这姑娘并没有像很多身体娇弱的女子那般穿着棉衣、皮袄,只是在绸布衣衫外面套了件绣工精致的棉坎肩,配着她略施薄粉的妆容,妩媚中又透着几分俏皮与干练。
祭拜仪式开始了,姑娘从禄山身旁退去,静静地站在一旁。但无论姑娘站在哪里,曹绍祖的视线就会跟到哪里。不消片刻,姑娘似乎有些察觉,抬头看过来,两人视线相交未交的刹那,曹绍祖慌张地低下了头,只觉得自己如此失利,尴尬地脸都有些红了。可他还是贪心,想多看那姑娘几眼,再抬起头往姑娘那里看去,偏巧姑娘的视线也望了过来,两人视线交集在一起,姑娘终于发现是谁在偷偷盯着她看,也不恼怒,向曹绍祖礼貌地微微一笑,便转过脸去不再看他。只留下曹绍祖一个人,站在原地,只觉得自己的心脏差不多要跳到嗓子眼上。
后来,曹绍祖才知道,这个姑娘是禄山的女儿——云岫。
看着家中的伙计们正在管家曹绍祖的指挥下里出外进地忙着布置三天之后的婚礼,曹绍祖的心中无比烦闷。他才不管顾家的小姐是多么贤良淑德,能多么地“旺”他,“旺”他曹家,也不会管顾家的小姐是怎样如媒婆口中那么沉鱼落雁。曹绍祖的心里,始终只装着云岫一个女孩子。
是啊,三年多了,从那天后宫中的惊鸿一瞥,云岫就一直定格在他的心里,定格在那一刻。
曹绍祖悄没声地溜出了家门,牵过一匹高头骏马,翻身直奔安东县衙而去。
不消一刻,曹绍祖策马来到安东县衙后门,他跳下马,轻轻吹了几声口哨,不一会门开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小男孩探出了头。这个小男孩正是禄山的小儿子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