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第一次朝会。
百官都见到了骇人的一幕。
这位新帝虽然只有十一岁,但是手腕,却老辣得很!
方才那一番连消带打,轻描淡写的,就直接抹杀了所有敢站出来非议的声音。
甚至,堂堂内阁首辅高谷,屁股都还没坐热,直接就被新帝给撸掉了。
为什么?
因为他想要糊弄君上!
偏偏这位少年天子对庙号含义心知肚明。
高谷等同于主动送死,成功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不少朝臣在这位少年天子身上,看到了当年太宗文皇帝(朱棣)的作风。
这一刻,许多人都知道。
一个崭新的时代,已经来临了。
未来,这个天下,这个江山,这个大明,都将属于那位端坐于龙椅之上,自信满满,朝气蓬勃的少年天子!
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文武百官都收起了轻视之心,老老实实地照章办事,给足新君面子。
而礼部太常寺等衙门,此刻无疑是最忙碌的部门。
老尚书胡濙毕竟历仕五朝,执掌礼部近三十年,所以忙归忙,倒也没有出错,反倒上了一封折子,提醒新君接下来该做的事情。
朱见深这位新君陛下,接下来除了一些礼法上的祭祀流程之外,还需确定一下名分问题。
什么名分?
景泰帝妃嫔名分。
朱土木妃嫔名分。
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不仅是外朝,内廷同样如此。
景泰帝已经驾崩,他的妃嫔,按照以往旧制,大部分都要直接陪同景泰帝殉葬!
而景泰帝的母后,作为现存的唯一太后,地位自然要升格,尊为“太皇太后”。
这一点,没有什么问题,直接给吴太后上尊号就行了。
而景泰帝的两任皇后,原配汪皇后被他亲手废除,继任杭皇后也于景泰七年崩逝,所以他这边倒是不用考虑皇后升格为太后的问题。
唯一的问题在于,是否要将景泰帝的妃嫔安排去殉葬!
所谓“殉葬”,就是将死者的妻妾、侍仆、臣子被随同埋葬,这样死者即便到了下面,也可以继续过着人上人的高贵生活。
史籍关于活人殉葬的记载很多,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
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立国之后,开了大明殉葬恶例,死后为他殉葬的殡妃有四十六人。
从太祖到宣宗,五个皇帝陪进去近百嫔妃,这可都是一条条鲜活的人命。
面对这残忍落后的殉葬制度,朱见深有意将之直接废除。
所以他召来了九卿大员与内阁诸位,齐聚文华殿商议此事。
老尚书胡濙听到这话,立刻就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显然是不同意。
“陛下,此乃太祖定制,陛下刚刚即位,就擅自更改太祖定制,变乱成法,恐有沽名要誉之嫌啊!”
“更何况陛下的身份本就特殊,乃是以太上皇长子之身克继大统,与先帝并非父子,若陛下不允他人为先帝殉葬,只怕朝野民议四起,平白伤了陛下之贤名!”
毕竟是历仕五朝的元老重臣,老尚书胡濙仅仅只是用了两个理由,就劝得朱见深打消了这个念头。
毕竟老尚书胡濙说得不错,他现在取消这殉葬制度,的确不是个合适的时机。
毕竟他现在刚刚即位称帝,绝对不能在这个时候改变什么祖宗成法。
儒家思想认为,为了表达孝道,在守丧的三年之内,儿子不能随意更改父亲生前立下的规矩,否则就是孝道亏损,这就是官员的守成守旧思想。
对于皇帝而言,便是先帝丧期一月之内,不得随意改动先帝政策。
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更改年号,包括册立皇后、推行新政、改元建新等一系列重要举措,都要等到明年改元建新之后方可进行。
不然,那就是不孝!
孝道礼法,这已然成了束缚朱见深的层层枷锁。
但是,他也别无选择,只能戴着镣铐跳舞。
王直于谦等巨头选择了沉默,因为事实正如胡濙所说。
他们这些儒臣,的确不满于活人殉葬这种恶劣制度,但是眼下不会是一个合适的时机。
少年天子有这份仁善之心,他们为此感到很是高兴。
不过现在并不是时候。
朱见深沉思了片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既如此,那一切按制吧,随龙驭以上宾者,追赠谥号,表彰其行,优恤其家属。”
听到这话,胡濙一颗心放回了肚子里。
“陛下英明。”
自此,景泰帝这边的名分问题解决完了,但是朱土木这边可还是有着问题。
朱土木现在身为太上皇,这符合礼法制度,没有什么好说的。
不过他的妃嫔里面,有一位正牌钱皇后,还有一位朱见深的生母周贤妃,这可就得升格了。
按照礼法制度,钱皇后才是他朱见深的嫡母,周贤妃则是朱见深的生母。
为了彰显出自己的孝道,她们二位要尊为皇太后,同时确定徽号。
不过一旦确认了太后尊号,那她们两位太后,再与太上皇挤在南内里面,这似乎又有些不合适了。
一位太皇太后,一位太上皇,两位太后……
史载周贤妃又是个不太安分的主儿,母凭子贵后异常跋扈,只怕让她走出南宫之后,后宫断然不会安宁。
朱见深只要想想,就觉得脑门疼。
偏偏他这位皇帝要推大孝之心,向天下万民彰显自己的圣德,这些事情还必须得做好。
所以,朱见深没有办法,只能捏着鼻子命廷臣议上两宫尊号。
对此群臣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就像景泰帝时孙太后与吴太后那般,直接共尊为皇太后即可。
少年天子也没在此事上纠结,同意了他们的提议。
不过接下来,朱见深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太后自有太后居住的宫殿,比如嫡太后应当居住在仁寿宫,而不应该继续与太上皇挤在南内里面。
王直胡濙等人展开了激烈讨论,关键问题在于还有一位太上皇。
孙太后与吴太后分宫而居,那是因为宣宗章皇帝早就崩了。
偏偏现在这情形局面,又与宣宗章皇帝不同。
朱见深静静地听着他们争辩,倒也没有急着开口。
胡濙老尚书固执地认为,两宫太后应当迁出南内,这种说法遭到了少部分巨头的坚决反对。
最终朱见深瞧见火候差不多了,直接拍板下令,否决了胡濙的提议。
“太上皇健在,与两宫太后感情甚笃,何必困于礼法。”
“南内划为太上皇与两宫太后居所,就此定下!”
不管如何,朱见深都不会松口,让朱土木走出南宫!
胡濙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识趣地没有继续开口。
少年天子,好像对太上皇,反倒是充满了戒备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