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内阁现状!江渊与萧镃的无奈!
小熊梦虫2023-07-07 11:252,113

文华殿。

朱见深正批阅着奏章。

此刻这文华殿里,坐了不少内阁阁臣。

除了内阁首辅高谷外,还有萧镃、江渊、商辂与彭时五人。

户部右侍郎萧镃,吏部左侍郎江渊,兵部左侍郎兼左春坊大学士商辂,太常寺卿兼右春坊大学士彭时。

内阁阁臣里面,萧镃与江渊曾是陈循党羽,商辂与彭时则与高谷交好,各成一派。

现如今原内阁首辅陈循被太子朱见深忽悠赈灾去了,新任内阁首辅高谷正忙着知经筵事,并且他的工作重心,都放在了经筵与翰林院里面。

经筵乃是国家大典,向太子殿下灌输儒家仁礼思想的重要机会。

而翰林院,则是内阁的根基了。

翰林院,乃是朝廷通过科举大考筛选出的人才储备机构,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皆称翰林。

终明一朝,翰林院的地位,那都非常特殊。

虽然论实权,翰林院不能和六部相比,甚至连普通的寺监都不如。

但是翰林院的作用,或者说翰林院的特殊地位,却是任何部寺衙门都替代不了的。

翰林院乃是文臣的大本营,缙绅的后备军!

读书人通过科举入仕为官,优秀者经皇帝点头进入翰林院。

也就是说,科举大考为文臣集团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而翰林院就是这个新鲜血液的中转站。

翰林院中的一众翰林,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家侍读,属于文臣当中的近侍之臣。

虽然他们没有实权,但是却是阁部重臣的预备役。

文人由科举至翰林者,可以经常在皇帝陛下面前刷脸,还做着制诰、文翰等重要工作,锻炼了自身能力,储存了政治资本,极有希望步入中枢要职,故而翰林特受尊崇。

翰林们没有什么实权,但地位清贵,所以这群清流被称为“清贵老爷”。

发展到了大明中后期,更是有非翰林不得入阁的惯例。

这拨清贵老爷,才是高谷现在忙着降服的对象。

这一点,朱见深心知肚明。

毕竟翰林院乃是内阁的根基,谁掌控了翰林院,谁才是真正的内阁首辅。

不过翰林是清流中的清流,说白了就是一群迂腐的文人,还没有经历过朝堂的毒打,所以能够坚守本心,固守儒家礼法。

故而他们虽然没有实权,但是却在士林当中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掌握着舆论的倒向。

不过,也因为他们都只是预备役,所以跟于谦王直这样的部院大臣不同,他们也同样倚重于圣恩。

毕竟翰林院再好,地位再清贵,那也要等到他们能够熬出头才是资历。

如果不小心被天子厌恶,一辈子都窝在翰林院里修史撰书,那还不如直接外放当个知县御史去呢!

因此这些人,算是文臣当中,比较靠近天子那一边的。

翰林院这些清贵老爷,朱见深现在不想去招惹,等到高谷将其降服之后,自己再拾掇高谷便是。

“高卿家,内阁候补人员,可曾决定好了?”

听见这话,五名阁臣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下意识地看向了高谷。

后者闻言点了点头,取出了自己拟定的名单,递给兴安。

朱见深接过名单一看,顿时觉得有些惊讶。

南京兵部左侍郎杜宁!

都察院副都御史萧维祯!

高谷举荐的这两个人选,倒是朱见深真没有想到的。

萧维祯精敏强毅,极有才干,镇静知大体。

杜宁居官清介,人不敢犯,南京兵部的日常政务全靠杜宁主持。

此人严于治军,对那些不奉教令的将校,一一绳之以法,自此以后,武夫悍卒,以至编俾以上桀骜无状者都敛迹屏息,兵政为之一新。

说白了,这两位都是不折不扣的刚正直臣。

高谷这老小子举荐他们入阁,的确可以理解,毕竟对他脾气嘛。

只是朱见深有些忧虑,这他娘地是不是自己给自己挖坑,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万一日后与高谷意见不合,他真害怕这老小子带着一大票刚正直臣,逮着自己破口大骂!

而且,杜宁出自翰林院,萧维祯倒是没有在翰林院任职过。

这是一个小细节,却足以提现出高谷的政治智慧。

翰林院里面贤才不少,可以说是一抓一大把,就是没有什么实际经验。

起初朱见深还以为高谷肯定会举荐一两个现在的翰林,卖他们一点甜头,以此降服人心。

可是这位内阁首辅并没有这么做,而是直接举荐了朝野上下载誉满身的杜宁与萧维祯!

这就是高谷啊,一生清正的高谷。

要是换做陈循,他恨不得把自己儿子都给塞进内阁!

“诸位卿家觉得如何?”

朱见深将名单递给了商辂彭时等人,他们自然没有什么意见。

而江渊萧镃二人得了陈循的提点,自然也是全盘接受,放任高谷继续坐大。

如此,朱见深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现如今阁务繁重,孤又是刚刚监国理政,既如此就引杜宁与萧维祯入阁参赞机务,回头上呈给陛下后,这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听到这话,高谷欣慰地点了点头,对太子殿下的从善如流很是满意。

这位太子殿下,真是罕见的少年英主啊!

江渊萧镃二人见状,不着痕迹地对视了一眼,尽皆看出了对方眼中的忧虑。

太子殿下对这高谷言听计从,那陈循还有再重返朝堂的那一天吗?

更何况随着杜宁萧维祯入阁参赞机务,内阁阁臣就高达七位,哪里还有他们发挥的空间?

内阁首辅和内阁的其它阁臣,大家可都是大学士,一般是分工合作。

大家其乐融融,各自就奏章票拟,等待皇帝陛下裁决。

虽然高谷有这首辅的名头,但他还绝对不是一家独大,自己这些阁员也能发表意见。

所以大明前期的著名内阁都是三人小组居多,比如仁宣二帝时期的“三杨内阁”。

人少意见才能统一,人多了分歧与矛盾自然也就来了。

以往陈循任内阁首辅时,因为得到的阁臣支持更多,所以他可以一言决定,尤其是内阁成员意见出现分歧时,都是以陈循为主。

现在七位阁臣里面,有五个都是他高谷的人,自己二人留在这内阁,还有个屁的意义?

五个刚正不阿的直臣戆臣,喷都能喷死自己二人!

太子殿下,糊涂啊!

继续阅读:第63章 湖广战局!天杀的朱土木!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家父朱土木,开局夺门之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