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现代言情>贵女拒当吸血包,寒门白眼狼急疯了>目录
第230章 来日方长顾念之的风波渐渐平息,皇宫似乎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然而在这片宁静之下,几段情愫正悄然滋生。
这日午后,萧承玉正在书房临摹字帖,忽听宫人来报,说是太子妃苏婉清来了。
萧承玉连忙起身相迎。对于这位即将过门的嫂嫂,她颇有好感。苏婉清是翰林院苏学士的嫡女,虽出身清流,却毫无迂腐之气,反而温婉大方,才华横溢。
“玉儿这是在练字?”苏婉清笑着走进来,目光落在书案上,“好俊秀的簪花小楷。”
萧承玉有些不好意思:“胡乱写着玩罢了,比不得苏姐姐的字好。”她曾见过苏婉清为太子抄写的经文,字迹端正清雅,自愧弗如。
苏婉清微微一笑,走到书案前,执起笔:“我瞧你这'永'字,撇捺还可再舒展些。”说着便示范起来。
两人正探讨着书法,忽听门外传来脚步声。萧承稷一身朝服未换,显然是刚下朝便过来了。
“大哥。”萧承玉笑着唤道。
萧承稷目光落在苏婉清身上,微微颔首:“苏小姐也在。”
苏婉清连忙放下笔,敛衽行礼:“太子殿下。”举止端庄,耳根却微微泛红。
萧承玉瞧在眼里,心中暗笑。她这位大哥平日里严肃持重,唯独在面对苏婉清时,眼神会不自觉柔和几分。
“方才与玉儿讨论书法,一时忘形,让殿下见笑了。”苏婉清轻声道。
萧承稷走到书案前,看了看字帖,又看看苏婉清方才写的字,唇角微扬:“苏小姐的字,越发进益了。”
“殿下过奖。”苏婉清垂眸,声音更轻。
萧承玉机灵地找了个借口溜出书房,留二人在内。她躲在门外悄悄张望,见大哥拿起笔,似乎在教苏婉清什么,两人靠得极近,气氛温馨。
“看什么呢?”忽然有人拍她肩膀。
萧承玉吓了一跳,回头见是祁明月,忙示意她小声:“嘘!大哥和苏姐姐在里面呢!”
祁明月顿时来了精神,也凑过去偷看,捂着嘴笑:“太子殿下也有这般温柔的时候!看来这桩婚事,倒是一段良缘。”
两人正窃窃私语,忽听身后传来一声轻咳。回头一看,祁明轩不知何时站在那儿,一脸无奈。
“两个姑娘家,扒门缝偷看,成何体统。”祁明轩摇头。
萧承玉吐吐舌头:“我们这是关心大哥嘛。”说着压低声音,“明轩表哥,你说大哥是不是对苏姐姐...”
祁明轩瞥了眼书房内,微微一笑:“太子殿下心思深沉,岂是我能揣度的。不过苏小姐蕙质兰心,与殿下确是良配。”
正说着,忽见一个小太监匆匆跑来:“公主,二殿下和那位北狄公主又吵起来了!在演武场那边,都快动上手了!”
萧承玉扶额。自北狄使团留下这位阿史那云公主“学习中原文化”后,她与萧承睿就像是前世冤家,三日一小吵,五日一大吵。
几人赶到演武场时,果然见萧承睿和阿史那云正剑拔弩张地对峙着。
“你们北狄人就是野蛮!这弓是这么用的吗?”萧承睿怒气冲冲地举着一张弓。
阿史那云毫不示弱,一双美眸瞪得溜圆:“你们中原人才是迂腐!我们草原上都是这般射箭的!哪像你们,摆个花架子!”
“你说谁花架子?”萧承睿气得脸色发青,“有本事比一场!”
“比就比!输了的人学狗叫!”阿史那云一把抢过弓。
萧承玉正要上前劝阻,却被祁明轩拉住:“让他们比去。二殿下这几日心情不好,让他发泄发泄也好。”
“二哥怎么了?”萧承玉疑惑。这几日萧承睿确实有些反常,总是心不在焉。
祁明月凑过来小声道:“我听说是为着林楚楚姑娘的事。”
“林楚楚?”萧承玉想起来了,是京兆尹林家收养的那个孤女,据说刺绣手艺极好,性子却怯懦得很。
祁明月点头:“前几日在街上,睿表哥的马惊了,险些撞到人,是林姑娘不顾危险拦住了马,自己却摔伤了。睿表哥心里过意不去,想去探望,却被林家人婉拒了,说是姑娘家不便见外男。”
萧承玉恍然。她这位二哥看似粗枝大叶,实则最重情义,定是觉得亏欠了人家。
场上,比试已经开始。萧承睿箭无虚发,尽显精湛箭术。阿史那云却另辟蹊径,策马奔驰中连连发箭,虽不如萧承睿精准,却自有一番飒爽英姿。
最后竟是平局。
萧承睿冷哼一声:“算你有点本事。”
阿史那云扬着下巴:“你也不赖。”眼神却比方才柔和了许多。
一场争执就这么莫名其妙地化解了。
晚膳时分,萧承玉特意去了萧承睿宫中。
“二哥还在为林姑娘的事烦心?”她轻声问。
萧承睿叹了口气:“那日若不是她,惊马撞上的是个孩子...我欠她一条命。”
萧承玉沉吟片刻:“林家家风严谨,二哥不便前往,不若让我代你去探望?正好我有些绣活想请教她。”
萧承睿眼睛一亮,随即又摇头:“你金枝玉叶,何必...”
“无妨。”萧承玉笑道,“我也正想找个绣娘教些新花样。”
三日后,萧承玉便以请教绣艺为名,去了林府。
林楚楚果然如传闻般怯懦,见到公主驾临,紧张得手足无措。但她一拿起针线,便像换了个人,眼神专注,手指翻飞,很快一朵栩栩如生的海棠便绽放在绣绷上。
萧承玉真心赞叹:“林姑娘好手艺。”
林楚楚羞涩低头:“公主过奖了。”声音细若蚊呐。
闲谈间,萧承玉状似无意地提起惊马之事:“那日真是多亏姑娘了。我二哥一直过意不去,本想亲自来道谢,又怕唐突了姑娘。”
林楚楚连忙摆手:“不敢当!那日任谁都会那么做的。二殿下不必挂心。”
萧承玉仔细观察她,见她神情真诚,并无作伪之色,心中好感倍增。临走时,她将一支上好的山参留给林楚楚养伤,又暗示日后会常来请教绣艺。
回宫后,她对萧承睿道:“林姑娘是个好的,性子纯善,手艺也好。二哥若真有心,不妨循序渐进,莫要吓着她。”
萧承睿若有所思。
另一边,辛锐近来也有些反常。常常一个人发呆,有时又会莫名其妙地脸红。
这日练武时,他甚至被萧承睿一拳打中肩膀,若是往常早跳起来了,今日却只是揉揉肩,嘟囔一句:“走神了。”
萧承玉觉得奇怪,私下问祁明月:“锐表哥这是怎么了?”
祁明月噗嗤一笑:“还能怎么?思春了呗!”
原来前几日辛锐奉命巡查京畿,在城外遇到一伙流寇抢劫百姓。他带人剿匪时,救下一个姑娘。那姑娘不像寻常女子般惊慌失措,反而冷静地指出流寇藏匿赃物的地方,帮了大忙。
“听说那姑娘是个游方郎中的女儿,名唤秦桑,性子爽利得很。锐表哥回来后就魂不守舍的,怕是看上人家了。”祁明月挤挤眼。
萧承玉大感有趣。她这位表兄自幼混迹军营,最不耐烦娇滴滴的贵女,没想到竟会对一个江湖女子动心。
“那姑娘现在何处?”她问。
“锐表哥安排她在一处别院住下了,说是等找到她父亲再说。”祁明月压低声音,“你可别往外说,锐表哥脸皮薄着呢!”
萧承玉忍俊不禁。看来这春天到了,各家都要有好事了。
然而并非所有情愫都这般明朗。
萧承玉渐渐发现,祁明轩看她的眼神,似乎与以往不同。依旧是温柔的,关切的,却多了些她看不懂的复杂情绪。
有时她会撞见他匆匆移开的目光,有时他会送来些她正需要的小物件——一方新墨,一本孤本,甚至是一盆她提过喜欢的兰花。
体贴得恰到好处,从不越界,却让她无端心慌。
这日,萧承玉在宫中偶遇谢灵儿。谢灵儿是谢大学士的孙女,性子安静内向,却有一手好画艺。她正独自在荷塘边写生。
萧承玉走过去,笑着问:“灵儿在画什么?”
谢灵儿吓了一跳,见是公主,忙要行礼。
萧承玉扶住她:“不必多礼。我瞧瞧你的画——呀,画得真好!”
画上是塘中初绽的荷花,笔触细腻,用色清雅,极具神韵。
谢灵儿羞涩道:“公主过奖了。”目光却不自觉飘向不远处。
萧承玉顺着她的目光看去,见祁明轩正与几个翰林官说话。她心中一动,状似无意道:“明轩表哥最懂画了,不若请他来看看?”
谢灵儿顿时慌了:“不必了!拙作岂敢污祁公子的眼...”
萧承玉却已扬声唤道:“明轩表哥!”
祁明轩闻声走来,先向萧承玉行礼,又对谢灵儿颔首示意。
萧承玉将画递给他:“表哥瞧瞧,灵儿的画是不是极好?”
祁明轩仔细看了,由衷赞道:“谢姑娘笔法精妙,更难得的是意境清远,颇有倪云林之风。”
谢灵儿脸颊绯红,声如细丝:“祁公子谬赞了...”
祁明轩又细看了片刻,指着一处道:“这里若是稍加渲染,层次会更分明。”说着自然地接过笔,示范起来。
萧承玉在一旁看着,忽然明白了什么。祁明轩看谢灵儿作画时,眼神专注而纯粹,是纯粹的欣赏与交流。而看自己时...
她心里莫名有些发堵。
这时,一个小太监匆匆跑来:“公主,陛下和娘娘请您过去呢,说是北狄来了国书。”
萧承玉只得告辞。走出几步,回头看了眼亭中二人。祁明轩正耐心讲解着什么,谢灵儿认真听着,偶尔点头,画面十分和谐。
她轻轻叹了口气,心中说不清是什么滋味。
到了父皇母后宫中,果然见萧珣和辛久薇正在看一封国书。
“玉儿来了。”辛久薇招手让她近前,“北狄可汗来信,说是十分感谢我们照顾阿史那云,希望她能多留些时日。”
萧承玉想起今日演武场上那一幕,抿嘴一笑:“云姐姐怕是乐不思蜀了呢。”
萧珣哼了一声:“那丫头性子野,也就承睿治得住她。”
辛久薇嗔怪地看他一眼:“我倒觉得云儿率真可爱,与睿儿很是相配。”说着又叹口气,“若是两国能结秦晋之好,于边关安宁也是好事。”
萧承玉心中一动。原来父皇母后早有此意。
又说了一会儿话,萧承玉告退出来。走在宫道上,远远看见辛锐正与一个穿着利落的姑娘说话。那姑娘眉目英气,举止大方,想必就是秦桑了。
辛锐抓耳挠腮的,全然没了平日里的洒脱,看得萧承玉直想笑。
经过御花园时,又撞见萧承睿和阿史那云。两人不再吵架了,反而凑在一起研究一张强弓,头几乎靠在一起,十分专注。
萧承玉悄悄绕开,心中感慨万千。不过短短时日,身边众人的关系竟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回到宫中,她独自坐在窗前,望着院中那盆祁明轩送来的兰花,出神良久。
忽然,她站起身,吩咐宫女:“备纸墨。”
既然看不清自己的心,那便先不想了。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她得好好筹划筹划,怎么帮帮这几对“有情人”。
毕竟,她可是大梁最受宠爱的公主,兄长姐姐们的幸福,她自然要出一份力。
至于自己的心事,来日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