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古代言情>开局替嫁,王妃她屠了满山野兽致富>目录
第260章 老先生她递过那页写满字的纸,上面记录了几种药材名称和简单的配伍。
“这是几个防治冻疮、活血暖身、以及快速止血生肌的基础方子。我需要你们在此基础上,研发出三种东西,一、可随身携带、遇水即化的驱寒药粉;二、可长期保存、涂抹防冻的药膏;三、效力更强的金疮药粉。药材不必名贵,但求有效、易得、便于携带和保存。”
孙婆婆接过药方,她沉吟片刻,道,“小姐,老婆子虽不似正经大夫,但寻常草药药性还懂些。这驱寒药粉和防冻膏,琢磨琢磨,应能试出来。只是这强效金疮药…怕是需些好药材,且配伍火候要求极高。”
“无妨,”
夕若道,“你先带人试着,需要什么药材,或遇到难处,随时报与我。我会设法请高人指点或提供所需之物。记住,首要目标是实用、耐储存。”
分派完毕,夕若看着两位管事,语气凝重。
“苏姨,孙婆婆,此事关乎重大,远非几件绣品可比,所做之物,将来或要送往极寒之地,关乎许多人的安危,务必尽心尽力,精益求精。工坊内所有人,工钱加倍,但务必保密,绝不可将图样、配方外泄。”
两位管事见夕若神色如此严肃,心知此事非同小可,立刻肃然应道。
“是!小姐放心!我等定竭尽全力,绝不外泄!”
夕若颔首,又叮嘱了几句细节,便起身离开。
走出百工阁,望着远处苍茫的天际,夕若仿佛已能看到那辽阔而寒冷的北境边疆。
她所做的这些准备,不仅仅是为了贸易利润,更是为了将来可能支撑起边境将士的温暖,保障商队的安全,乃至在必要时,成为战略物资。
再配合之前她和阿九哥一起研发的防火防水靴子。
他们的士兵,便有了超前于其他军队的装备。
“耐寒织物…特殊药材…”
她低声自语,眼中闪烁着坚定与期待。
郡主府的门房忽然来报,说有一位从青竹镇来的老先生求见,自称姓吴,是济世堂的坐堂大夫。
“济世堂?吴老先生?”
夕若先是一怔,随即眼中绽出惊喜的光芒。
她立刻想起,当初在青竹镇,她初制“强骨散”遭人诬陷时,正是这位德高望重的老郎中挺身而出,以数十年的行医声誉替她作保,证明了药粉的清白。
“快请!不,我亲自去迎!”
夕若连忙起身,快步走向府门。
府门外,一位须发皆白、身着青布长衫的老者,正拄着一根磨得光滑的竹杖,含笑而立。
虽风尘仆仆,眼神却依旧清亮有神,正是吴老先生。
“吴老先生!真的是您!您怎么到京城来了?快请进!”
夕若连忙上前,亲自搀扶老人,语气中满是敬重与欣喜。
吴老先生笑呵呵地随着她往里走,声音洪亮依旧。
“劳郡主挂念了,老朽是进京来探望小徒的,他在这京城开了间小药铺,听闻郡主如今在京城声名鹊起,更是深得陛下与太后赏识,老朽欣慰不已啊!又听说…郡主近日似乎在广招医师,钻研药石之理?”
夕若将老人请至花厅,奉上热茶,闻言叹道。
“不瞒老先生,确有此意,晚辈正欲研制一些适用于边塞苦寒、行军外伤的方剂,只是苦于许多古方深奥,配伍拿捏不易,正愁找不到可靠的高人请教。”
她将欲研制御寒药粉、防冻膏及强效金疮药的打算大致说了说。
吴老先生静静听着,抚着长须,眼中满是赞赏之色。
“郡主心怀天下,志存高远,老朽佩服。边军将士之苦,老朽早年游历时有幸见识过,冻伤疮疡,确是他们的大敌。”
他放下茶盏,从随身携带的布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以油纸包裹、用细绳仔细捆好的方正物件。
那油纸边缘已有些磨损泛黄,显是时常被翻阅。
“郡主,”
吴老先生将物件双手递到夕若面前,神色郑重。
“老朽行医一生,碌碌无为,唯醉心搜集、验证各类民间验方、古方。此乃老朽毕生心血所录,其中便有专治冻疮顽癣、活血暖身、以及止血生肌的独到方剂数十例,皆是经老朽或先师验证确有奇效的。有些方子用料寻常,却配伍精妙,有些则需些珍稀药材,但效力非凡。”
他顿了顿,看着夕若,目光慈和充满期许。
“老朽年事已高,此册留于身边,恐日后埋没。今日听闻郡主有此宏愿,正合其用!便赠与郡主,盼能助郡主一臂之力,造福边关将士与百姓,也不枉费老朽毕生心血。”
夕若闻言,心中剧震,连忙起身,郑重行礼。
“老先生!此乃您毕生心血,何等珍贵!晚辈岂能受此大礼!”
吴老先生却执意将药方集塞入她手中,笑道。
“郡主莫要推辞。宝剑赠英雄,药方赠明主。留在老朽这儿,不过是几页旧纸。到了郡主手中,却能活人无数,此乃它们最好的归宿。只望郡主善用之,慎用之,莫使良方蒙尘便好。”
夕若手握那沉甸甸的药方集,心中涌起无限的感激与敬意。
“晚辈……晚辈定不负老先生厚望!”
她声音微哽,再次深深一拜。
“此方集,晚辈必珍之重之,将其用于正途,造福于人。百工阁内研制的所有成药,皆会署上老先生与济世堂之名,以彰其德!”
吴老先生欣慰地捋须大笑。
“好,好!郡主有心了!如此一来,老朽也算是对先师们有个交代了!”
夕若当即请吴老先生在府中住下,欲好好请教方中深意。
吴老先生却婉拒了,只道徒弟家中已备好住处,但答应会在京中盘桓数日,可随时来为夕若及百工阁的药师们讲解方剂精髓,答疑解惑。
送走吴老先生后,夕若迫不及待地回到书房,小心翼翼地解开油纸。
里面是一本线装的厚册,纸页泛黄,字迹工整,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方剂,不仅有名目、配伍、剂量,更有详细的炮制方法、适用症状、乃至许多老先生亲笔加注的验案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