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古代言情>开局替嫁,王妃她屠了满山野兽致富>目录
第212章 富贵险中求“是,属下明白。”青岩心中一凛,立刻垂首领命。
他知道,王爷对那两位绝对的信任,也希望他们不要辜负王爷的信任吧。
恰在此时,书房外传来恭敬的通报声,打断了主仆二人的谈话。
一名侍卫捧着一個长条形的紫檀木盒,躬身而入。
“王爷,您吩咐准备的寿礼,工匠们日夜赶工,已经完成了。”
侍卫将木盒小心翼翼置于书案之上。
裴九肆眼中闪过一丝期待,示意青岩打开木盒。
盒内红色锦缎之上,静静躺着一卷装裱精美的画轴,但看那卷轴的材质与形制,便知绝非寻常书画。
裴九肆亲自上前,与青岩一同缓缓将画轴展开。
画卷完全呈现,书房内仿佛都为之一静。
这并非寻常的笔墨丹青,而是一幅以金丝、银线、各色宝石微镶,并辅以特殊彩漆绘制而成的巨幅万里江山图!
画卷之上,大齐疆域的壮丽山河纤毫毕现,山脉起伏如龙脊,江河奔流似玉带,城池关隘点缀其间,气势磅礴,恢宏万千。
更精妙的是,工匠采用了特殊的技艺,在不同光线下微微转动画卷,那些金丝银线与宝石便会折射出各异的光彩,仿佛晨曦暮霭、四季流转皆浓缩于这方寸之间。
工艺之繁复精湛,立意之高远雄浑,令人叹为观止。
青岩纵然见多识广,此刻也不禁吸了一口气,由衷赞道。
“王爷,此图真是巧夺天工!”
裴九肆目光深邃地凝视着画卷,指尖虚抚过那象征皇权的金色脉络,沉声道。
“皇祖母寿辰,普天同庆,身为孙儿,献上孝心自是应当,而身为皇子……”
他语气微顿,“更应借此机会,祈愿我大齐江山永固,社稷长安,此图,既是对皇祖母的祝福,亦是对父皇治国功绩的彰显,更是本王对自己的警醒。”
“仔细收好。”裴九肆吩咐道,目光最后掠过那《万里江山图》,眼中闪过一丝锋芒。
寿宴之上,这卷图,将与夕若的《松鹤延年》绣品,一刚一柔,一宏大一温馨,共同呈于太后面前。
而那时,也该是与雍王皇叔,彻底清算总账的时候了。
此时的长春馆内烛火摇曳,映照着雍王阴晴不定的脸。
他正对着墙上悬挂的一幅简易京城舆图沉思,手指无意识地在司城与京城之间划动,眼中闪烁着不甘与算计。
太后寿宴,人多眼杂,或许是他唯一能制造混乱的机会……
“父王。”裴聿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打断了他的思绪。
雍王转过身,看到儿子脸上竟带着一种他从未见过的沉静与凝重,不再是往日那种被骄纵出来的浮躁与戾气。
“聿儿,何事?”
裴聿走到他身边,目光也落在那幅舆图上,沉默片刻,开口道。
“父王,儿臣以为,太后寿宴,我们不宜有任何动作。”
“哦?”
雍王挑眉,颇为意外地看向儿子。
“此言何意?此时不动,更待何时?难道真要等你我被彻底困死在这京城吗?”
他的语气带着惯有的强势和一丝被质疑的不悦。
裴聿抬起头,直视着父亲,眼神突然变得冷静。
“父王,正因我们处境艰难,才更不能轻举妄动,您想想,皇上如今最想做的是什么?不就是抓住我们的错处,好名正言顺地处置我们吗?”
“寿宴之上,百官宗亲齐聚,守卫必然外松内紧,无数双眼睛盯着我们,我们此时若稍有异动,哪怕是再微小的动作,都无异于主动将刀柄递到皇上手里!他正愁没有铁证,我们岂能自投罗网?”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分析道,“儿臣知道您的意思,富贵险中求,可是也在险中丢啊!如今我们如同瓮中之鳖,首要之务不是求那虚无缥缈的险胜,而是求生!若能安全返回封地,保住根基,才是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只要回到司城,我们便有喘息之机,便有卷土重来的资本,若在寿宴上折了,那才真是万事皆休!”
这一番话,条理清晰,切中要害,听得雍王怔在原地。
他难以置信地看着儿子,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他一般。
那个只会惹是生非、需要他不断收拾残局的儿子,何时有了这般缜密的心思和沉得住气的城府?
难道是这段被软禁的日子,是这切身的屈辱和危机,磨掉了他身上的浮躁,逼着他快速成长了起来。
雍王心中的惊诧渐渐被一种复杂的情绪取代,有欣慰,也有被点醒后的凛然。
他不得不承认,儿子说得对。
皇帝如今就像一张拉满的弓,只等他们自己撞上箭尖。
寿宴看似是机会,实则很可能是皇帝精心布置的又一个陷阱。
“富贵险中求,也在险中丢……”雍王喃喃重复着这句话,眼中疯狂算计的光芒慢慢收敛,取而代之的是深思熟虑过后的冷静。
他拍了拍裴聿的肩膀,力道很重,语气中是难得的对儿子的夸赞。
“好!说得好!是父王一时心急,险些误了大事!”
他走到窗边,望着外面漆黑的夜空。
“你说得对,眼下最重要的,是平安回到司城,寿宴……我们不仅要安分守己,还要表现得感恩戴德,对皇兄、对太后,都要毕恭毕敬,让他们放松警惕,抓不到我们任何错处!”
他转过身,脸上露出一丝冰冷的笑意。
“既然皇上想演一出兄弟情深、母慈子孝的大戏,那我们就好好配合他演!不仅要演,还要演得逼真,演得让他觉得我们已然认命,再无威胁!”
裴聿见父亲采纳了自己的建议,心中松了口气,但眼神依旧凝重。
“父王明白就好。只是,即便我们按兵不动,皇上也未必会轻易放我们离开,还需早做打算,想想如何能让他心甘情愿地放我们回封地。”
雍王眯起眼睛,眸中寒光闪烁。
“放心,父王自有计较,只要我们在寿宴上不出差错,之后总会有办法的。”
儿子离开之后,雍王负手立于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眉头紧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