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古代言情>开局替嫁,王妃她屠了满山野兽致富>目录
第250章 风波未平裴霁也淡淡道,“没错。既然他们出了手,就别想再缩回去。谛听会全力追查刺客来源。只要他们还在京城,就总会留下痕迹。”
三人商议定,裴九肆和裴霁又仔细查看了夕若的伤势,叮嘱再三,方才离去。
一个返回王府加紧布置,一个返回宁王府,显然都要动用各自的力量,彻查今夜之事。
郡主府恢复了表面的宁静,但所有人都知道,暗流更加汹涌了。
夕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手臂上的伤口隐隐作痛。
她轻轻抚摸着那伤痕,眼神却逐渐变得坚定锐利。
无论幕后之人是谁,这笔账,她记下了。
她夕若,从来都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郡主府遇刺后的第三日,府内外依旧戒备森严,玄甲卫的身影若隐若现,空气中弥漫着无声的紧张。
夕若臂上的伤已无大碍,但心中的疑虑和警惕却丝毫未减。
她正在书房翻阅谛听送来的、关于遇刺刺客兵器来源的初步密报,眉头紧锁。
侍女轻叩房门,声音带着几分迟疑。
“小姐,府外有一位小姐求见,说是…听闻您身体不适,特来探望。”
夕若一怔,放下密报,
“是何人?”
她受伤的消息已被裴九肆严密封锁,外人绝无可能知晓。
“奴婢问了,她只说自己姓苏,名婉清。说是曾在宁王殿下开府宴上有过一面之缘。”
侍女回道。
苏婉清?夕若在记忆中飞快搜索,只有一点模糊的印象。
似乎是位御史家的千金,性子颇为安静,坐在角落并不起眼,当时也只是依礼相互颔首,并未交谈。
她为何会来?
又怎会知道自己“身体不适”?
夕若沉吟片刻,“请她到花厅稍候,我即刻便去。”
稍作整理,夕若来到花厅。
只见一位身着淡青色衣裙的女子正安静地坐在那里,姿态娴雅,见她进来,便起身微微一福,笑容温婉得体。
“参见郡主殿下,贸然来访,打扰了。”
“苏小姐客气了,快请坐。”
夕若回以微笑,不动声色地打量对方。
苏婉清容貌清秀,眼神清澈,看不出丝毫恶意,但那份超越年龄的沉静,却让夕若觉得并不简单。
侍女奉上茶点后退出,花厅内只剩下两人。
夕若并未寒暄,直接切入正题,目光带着几分审视。
“苏小姐是如何得知我身体不适的?此事,似乎并未外传。”
苏婉清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吹热气,并未立刻饮用。
她抬起眼,看向夕若,笑容未变,语气却十分坦然。
“姐姐不必试探,我如何得知,并非今日重点。姐姐只需知道,我是友非敌。”
夕若指尖微微一顿,面上笑容不变,“哦?愿闻其详。”
苏婉清放下茶盏,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了些。
“我今日前来,是想提醒姐姐,风波未平,暗箭难防,有些人,一次失手,绝不会甘心。”
夕若心中凛然,面上却故作不解。
“妹妹这话,我倒听不明白了,近日京城太平,何来风波暗箭?”
苏婉清看着她,轻轻摇头,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姐姐何必瞒我?郡主府夜半的动静,虽被压下,但并非无人知晓,我虽不知具体是何人所为,但我知道,他们接下来,必定还有动作,目标,或许不仅仅是姐姐你,还可能……波及姐姐身边更亲近之人。”
她的目光意有所指地扫过窗外。
夕若眯了眯眸子。
对方不仅知道刺杀,似乎还知道更多。
她收起试探,神色转为凝重。
“苏小姐,你究竟是谁?又为何要告诉我这些?”
苏婉清微微一笑,笑容里带着几分神秘,却并无虚伪。
“我是谁,日后若有机缘,姐姐自会知晓,今日前来,一是敬佩姐姐为人,不忍见小人暗算,二也是……为我自身家族谋一份善缘。姐姐与稷王殿下、宁王殿下关系匪浅,将来必有翱翔九天之日,雪中送炭,总好过锦上添花,不是吗?”
她站起身,理了理衣裙。
“言尽于此,妹妹不便久留,以免惹人注目,还请姐姐务必小心,近日若无必要,尽量减少外出,身边之人,也需仔细甄别。告辞了。”
说完,她再次微微一福身,不等夕若再问,便翩然离去。
夕若独自坐在花厅中,这个苏婉清,出现的时机太过蹊跷,话语间的信息量也大得惊人。
她似乎对刺杀内情有所了解,甚至预判了对方还会有后续行动。
“是友非敌?”
夕若喃喃自语,眼神变幻莫测。
“你背后站的,究竟是谁?御史台苏家……”
她立刻起身,“来人。”
一名玄甲卫队长应声而入。
“方才离开的那位苏小姐,派人暗中跟着,查清她去了哪里,见了什么人。要绝对隐秘,不可惊动她。”
夕若下令。
“是!”队长领命而去。
夕若走到窗边,望着苏婉清离去的方向,心中那股不安感愈发强烈。
京城这潭水,果然深不见底。
看似平静的表面下,不知还隐藏着多少股暗流,多少双眼睛。
而这个突然出现的苏婉清,究竟是破开迷雾的一缕清风,还是另一重更深的迷障?
她深吸一口气,知道必须将此事立刻告知裴九肆。
这个苏婉清,以及她背后的势力,必须尽快查清。
苏婉清探望的消息,一经传出,京城贵女圈中便炸开了锅。
一时间,郡主府门前竟比往日热闹了几分。
各家小姐们或是出于真心关切,或是出于好奇打探,亦或是碍于情面随波逐流,纷纷递帖登门,探望“抱恙”的夕若。
夕若心知肚明,这其中真心实意者恐怕寥寥,更多的是想借此窥探郡主府虚实,甚至是从她这里打探些关于稷王、宁王的风声。
她虽不胜其扰,却也打起精神,一一应对,将这视为观察京城各方势力动向的另一个窗口。
花厅内,几位衣着华贵的少女围坐一处,言笑晏晏,说着些胭脂水粉、诗词歌赋的闲话,气氛看似融洽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