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后续自己能很快的掌控这两件重宝——哪怕只是催生出一小部分的威能,实力必定得到质的飞跃。
虽然,不知道这一天何时才能到来。
但此事的脉络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不再像先前那样毫无头绪。
安安说的很对,自己是无法与太虚鼎沟通。
可等到混元钵复苏后,一定会有转机出现的。
所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这两样宝物放在储物空间之外的地方。
摆在一起,静待佳音。
然后,就可以安心疗伤,熔炼灵火。
以及尝试晋升元婴中期了!
……
就这样,一转眼三年的时间过去了。
在这段时间里,陈阳终于将伤彻底养好。
并通过炼化紫澜真火、以及《瀚兽之力》凝势境第五层的达成,将体魄又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最后,更是一鼓作气,成功进阶至元婴中期!
在排除掉那些几乎不敢动用灵力的化神修士情况下,境界上已经达到了此界第二高的高度。
若是放在西域来说,已是顶峰!
唯独可惜的是,那混元钵中的灵体依旧没有醒来的迹象。
看样子,此事还需要一些时日才能完成。
……
“奴婢恭喜主人,神功大成!千秋万世,一统江湖!”
“哥哥都说不买那些无聊的话本儿,你非要看,结果这学来的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晋升中期后,陈阳闭目入定修养了三日。
以此巩固神识与肉身。
结果才刚睁开眼睛的时候,一个粉雕玉琢般的小姑娘就跑了过来。
然后煞有介事又咋咋呼呼的开始参拜上了。
给陈阳弄得是一脸无语之色。
“可那些话本儿很有意思呢!”
“很有意思?”
“对对,写得都可玄乎啦!里面有各种神仙打来打去的,一巴掌就能拍碎一颗星星呢!哥哥你啥时候能那么厉害呢?”
“哪有那么容易,传说中倒是有那种大能之士可融山煮海,摘星拿月,破碎虚空。但也只是口口相传的东西罢了,又有谁真正见过那样的存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修真界的一些古籍与凡夫俗子们所杜撰出的话本也没什么区别了。无非是镜中之花,水中之月。”
“话是这样说,可我相信哥哥以后一定能做到的!”
“哈哈,修炼之事本质乃是逆流而上,能站得住脚跟,就已颇为不易,又怎敢去想那些东西?只能说能走好每一步,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好吧,不过无论怎么说,我也……”
至今,兄妹二人已在这与世隔绝的山洞中呆了足有三年之久。
眼下出关在即,所以两人的心情都很不错。
就这样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了起来。
可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突兀的声音蓦然自洞外响起。
浑厚有力,回荡不绝。
“恭喜这位道友,中期大成!老夫徐泰,有礼了。敢问这位道友,可否出来一见?”
“嗯?是谁?”
闻言,兄妹二人皆是微微一愣。
陈阳的眉头更是直接皱了起来
此人中气十足,声音中似乎蕴含着一股极其充沛澎湃的灵力。
看样子,十有八九是一位元婴后期的修士。
也就是拥有大修士之称的那种存在!
那这可真是奇怪了。
自己与安安在这里呆的好好的,如何会惹到这等人的注意?
虽然在东域进阶元婴中期也算是百年不遇的事。
可无论如何,也难以引起大修士的兴趣吧。
……
“原来是徐前辈,在下陈阳,有失远迎,恕罪。”
飞速思量了片刻后,陈阳索性长身而起。
解除了洞口的封闭后,缓缓走了出去。
同时,暗自凝神戒备。
“哪里哪里,老夫贸然来访,实在多有打扰,还望道友海涵。此番,老夫也是见喜心欢。眼下,魔劫似有复苏之迹。至此关头,如今我东域之地又多一中期大修,当真是天降英才,可喜可贺!陈道友年纪轻轻就有如此修为,想必日后也定是前途无量!”
此时,说话的乃一白袍老者。
苍髯皓首,长眉过肩。
看起来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出尘之意。
“机缘巧合,侥幸晋升罢了。如何当得起前辈这等赞誉?实在是折煞我也。”
陈阳连连摇头,同时拱手施礼。
表现得十分谦虚。
但实则心中是既腹诽,又有些惊疑不定。
对方选择在这里降下云头与自己一见,这事本来就很奇怪。
而且当下居然又说的如此客气,甚至简直等于在给自己戴高帽一样。
实在是不太正常,
俗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这徐泰安得到底是什么心?
“正所谓当仁不让,陈道友又何必谦虚?另外老夫若是没看错的话,道友应是天宪司之人吧!这一脉的修士可皆是心系苍生、替天行道之辈。如此,当上受老夫一礼。”
那徐泰说着,竟然真的是自降身段。
煞有介事地以极其严肃的姿态回了陈阳一礼。
按说以陈阳现在的实力来说,是完全不用畏惧什么大修士的。
就算真不是对手,再不济全身而退是绝没问题的。
——可对方不知道啊。
那为何,会客气到这种程度?
所谓尊敬天宪司,恐怕只是个由头吧!
至于对方也是天宪司的可能性,则是为零。
因为在其身上,陈阳并未感觉到类似于鲁桨或是莫问天的道气,以及那种不可言状的亲近之感。
“这如何使得?区区陈某,一介散修而已。只是先前侥幸与天宪司搭成了一点关系而已。原以为旁人不得而知,却不想前辈是这般慧眼如炬。”
“呵呵,此事不难。陈道友晋升之时,恰巧老夫就在附近。按说一旦臻入元婴,实则就已为天道所忌。在进阶中期时,更会引来诸般阴煞于四方徘徊。而陈道友这里却是风调雨顺,一派祥和之景。那除入道极深的天宪司修士外,又有谁能做到这一点?”
“原来如此,徐前辈果然是见多识广,陈某佩服。另外前辈今日此来,莫不是有什么指教?作为后生晚辈,陈某理当洗耳恭听。前辈有话,尽管说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