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见徐母
见郭嘉在听到了自己的话语之后陷入了沉默之中,燕双鹰微微一笑回答道:“你没有必要现在就答应我,我会等你来找我的,届时,我希望你叫我‘主公’······”
燕双鹰此话一出口,郭嘉便明白了燕双鹰的野心了,他也没有回答燕双鹰,只是问了一句:‘敢问燕大哥你现在是何身份啊?’
“中郎将而已,不过将来会升迁到什么位置这谁知道呢?”燕双鹰自信地回答道。
“对了,我要向你打听一个人,徐庶,这个名字你听过吗?”燕双鹰没有继续跟郭嘉在这个问题上纠缠,是他的人,自然是他的人,不是他的人,他不会强求,只是如果能够从郭嘉口中得知徐庶的下落,却也没有浪费时间······
“徐庶?你的眼光倒是不错,只是你现在可能找不到他人······”郭嘉淡然回答道。
“哦?为何?”燕双鹰饶有兴趣地问道。
“因为他现在正在游历中,居无定所,没人能够找到他,但是我很好奇,你一个只知道为朝廷出生入死的中郎将,怎么知道徐庶的存在的?”
郭嘉的疑虑自然是有依据的,毕竟在他看来,燕双鹰只不过是一介武夫而已,武夫自然有武夫的圈子,文人自然有文人的圈子,武夫不会刻意去寻找一个酸腐文人的,因为没有共同语言。
实在需要找到对方的话,或许可以打听,但是这种寻找除非是带着个人的目的而来的······
“因为我心怀天下······”燕双鹰微微一笑回答道:“那你总知道他的住处吧?正所谓父母在,不远游,我想徐元直即使是出去游历去了,恐怕也不会走太远吧?你且带我去他的家中坐坐如何?”
郭嘉上下打量了一下燕双鹰,燕双鹰知道他的意思,将他的令牌给取了下来,这才让郭嘉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好,我就帮你们这个忙······”
于是乎,郭嘉示意这辆马车朝着街道的尽头处开拔而去······
“我跟徐庶也算是好友了,只不过他跟我的性格不一样,而且年纪比我要长,可能他看不惯我这个风流的性格吧,所以我俩虽然心心相惜,但是却是很少交流······”郭嘉在一路上向燕双鹰三人说道。
“郭公子,我知道你才华横溢,但是这并不能够成为你风流的原因,你应该多向徐庶学习才对,也为了你自己的身体着想,你现在还未成年,就已经失了童贞了,而且纵欲过度终究会对身体造成影响······”
“这一点我当然知道,可是人生在世图的不就是一个乐呵吗?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不快乐的话,那么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
“等你看到整个国家因为战乱而陷入烽火之中后,你就会有所改观了······”燕双鹰也不多说什么,直接回答了一句。
马车带着三人穿过了街道,来到了郊外,随后又进入了村落之中,最后在一处村落停下了脚步。郭嘉带着三人步行上了一座小山,在一处恬静的田园农户前面站住了。
“这里就是徐庶的家了······”郭嘉如此介绍了一番,燕双鹰略微点了点头,随后开始观察起了整个房舍的设置起来了。
这房舍占地也就两百平方米左右的样子,加上前院跟后院的话,也就是三百平方米,前院喂养了一些家禽,院落之中还栽了一些果蔬,看起来主人非常勤劳。
而房舍的外墙之上爬满了爬山虎,与这座山浑然融合在了一起,如果不仔细看的话,是看不到这里有一个房舍的,从这一点上看,主人又是一个不谙世事之人。
“有才而不外露,此乃真大才也!”燕双鹰淡然说出了一句,随后朝着前院的方向走了进去。
院门是敞开来的,里面能够听到烧水的声音,而燕双鹰进入了院子当中之后便是礼貌地说出了一句:“请问徐母可在家中?”
“谁啊?”此时一名妇女的声音便是从房舍的一个位置传了出来,燕双鹰当即开口道:“哦,我们是朝廷的人,想要与徐庶说些话······”
那妇女听到了燕双鹰的话语,于是当即从厨房当中走了出来,想要看看到底是谁来找徐庶,当他看到郭嘉带着两个人进入了前院之后,眼神略微一拧,随后对着燕双鹰问道:“不知我家徐庶犯了什么律法?需要亲自上门来捉拿他?”
“老夫人您误会了,我们不是来抓您儿子的,我们是来请您家儿子出山的······”燕双鹰开始将自己此行的目的告知了这位老妇人。
老妇人听到了燕双鹰的话语,脸上没有丝毫表情变化,她只是略微摇了摇头道:“这位官人,你来得不是时候,我儿今日正在四处云游中,恐怕这一时半刻,您是找不到他了。”
“找不到他不打紧,但是有一首诗,劳烦徐母一定要让令郎一观。”燕双鹰当即回答道。
“哦?何诗?”徐母当即问道。
“老夫人家中可有笔墨纸砚?”燕双鹰当即问道。
“官人可是要当场作诗?有!官人请随我来!”徐母说话间便是带着燕双鹰一行人进入了一间偏房之中,在这间偏房内,看到了各种堆积在一起的书籍,桌案上正有一张尚未书写的纸张被压在了砚台之下。
“这里是犬子的书房,官人想要作诗的话,尽可以使用这屋子里的所有物品······”徐母微微一笑回答道。
“多谢老夫人!”燕双鹰于是缓缓走到了桌案的面前,而一旁的周仓则是当即为燕双鹰磨墨。
待得墨汁磨好之后,燕双鹰拿起了其中一只毛笔,开始沾着墨水奋笔疾书了起来,而随着燕双鹰这一首诗缓缓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帘之中,在场的三人,除了周仓之外,一个个都是看得目瞪口呆了起来。
郭嘉看着燕双鹰写出的这些诗词,随后又大量了一下燕双鹰,心想如此武夫为何能够写出如此慷慨豪迈的诗词来?而且,为何如此武夫写出来的字还是如此工整?与自己的书法想比,自己都要自愧不如。
将这首诗给写完之后,燕双鹰将毛笔放在了桌案之上,随即对着徐母一拱手道:“老夫人,这首诗我就留在这里了,还请令郎回来之后,第一时间让他观看!”
“官人到底何许人也?看你这首诗,可谓气吞山河,胸怀天下,官人应该不是一般的朝廷命官吧?”徐母下意识地问道。
“北中郎将燕双鹰是也!”燕双鹰也没有多说什么,直接便是礼貌地与徐母道别,随后带着郭嘉二人离开了这间房舍。
待得燕双鹰从里面走了出来,郭嘉当即便是开口问道:“燕将军,你刚才这首诗,真的是你自己写的吗?”
“你这话是何意?你可以去市面上找找看,看能够找到第二首同样的诗来吗?”燕双鹰自信地回答了一句。
燕双鹰刚才写的这首诗,不是别人的,正是曹操的《短歌行》!而距离曹操的短歌行现世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燕双鹰非常清楚,这首诗在此时此刻,是不可能会有第二首出来的,而且自己赶在曹操的面前将这首诗给写了出来,不知道将来曹操到了赤壁那里,又会写哪一首诗出来呢?
此时的郭嘉完全被燕双鹰的才华与气势所折服,虽然他知道自己也是满腹经纶,但是面对眼前的这位深藏不露的燕将军,自己简直就是莹莹之火,而燕双鹰简直就是天空之皓月!
“额,恕我直言,这首诗无论是从气势还是从文学内涵的角度来看,都是极品,我很难想象会出自一名武夫的手中······”郭嘉当即回答道。
“哦,你还是在怀疑我?”燕双鹰笑着问道。
“不,这首诗我闻所未闻,可以断定不是抄袭的,而且您写出来的字苍劲有力,并不像是外行人,我就姑且相信这是出自您本人的手笔吧······”
郭嘉从一开始的“你”换成了“您”,说明他对燕双鹰的态度是有所改观了,现在就差燕双鹰是否愿意再一次抛出橄榄枝让郭嘉投入自己的麾下了。
“既如此,你可愿意与我一同匡扶汉室?”燕双鹰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他当即开口问道。
“这个嘛,我先跟你一段时间吧,且看你这个人是否虚有其表······”郭嘉撅着嘴说出了一句。
“呵呵呵,欢迎,如果有任何不满意的地方,你随时可以走,我绝对不揽着你!”燕双鹰笑着回答了一句。
“好!那就一言为定了!”郭嘉笑着回答道。
得到了郭嘉的信任,燕双鹰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当即便是带着郭嘉前往城镇之中好好把酒言欢了起来,这一聊便是聊到了深夜······
次日清晨,燕双鹰从睡梦中醒来,发现郭嘉居然就躺在自己的身侧,他赶紧从床榻之上站了起来,一番洗漱之后,匆匆离开了这个房间,而后让周仓去将郭嘉给叫醒。
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避免产生什么不必要的误会,让被人误以为他有什么“龙阳之好”之类的癖好。
“郭公子,时候不早了,该起来了!”周仓叫醒了正处于睡梦中的郭嘉:“早些用膳吧,我们还得赶路呢!”
郭嘉从睡梦中醒了过来,第一时间听到了周仓的话语后,这才缓缓从床榻上坐了起来,他仔细回想了一下昨天晚上的事情,在看了一眼床榻上的情况,嘴角略微翘起,随后若无其事地洗漱,下楼用膳。
用完了早膳,燕双鹰整理了一下着装,也没有跟郭嘉多说什么,只是叫来了一辆马车,三人直接上了马车。
随着马车的前行,郭嘉开始向燕双鹰询问接下来的目的地,燕双鹰只是淡然回答道:“你认识一个叫荀彧的人吗?”
“荀彧?你是说‘荀氏二杰‘’荀彧与荀攸吗?此二人为叔侄,我与他二人虽然没有见过面,但是此二人在文人界也是名声很大的。”郭嘉淡然问道:“想不到燕大哥你的胃口不小啊,这些个有名气的人,你都要‘一网打尽’吗?”
“呵呵,我不会嫌我手下的谋士少的,正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燕双鹰说到这里知道自己失言了,接下来便如同他所想的那样,郭嘉问了一句。
“诸葛亮何许人也?是个很厉害的人物吗?”郭嘉当即问道。
“是啊,这个人,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也要去拜访一下就好,此人堪称大才,拜访完了荀彧之后,我们再去拜访诸葛亮吧!”燕双鹰如此回答了一句。
马车从阳翟城前往颍阴城,需要两天的时间,这两天的时间三人在马车上谈论着家国事实,谈得不亦说乎,当他们花了两天的时间来到了颖阴城之后,荀彧的下落又成了一个问题了。
按照燕双鹰对三国历史的了解,这荀彧曾经举孝廉入仕,后又辞官归乡,但是并没有介绍他家中的具体情况,如此一来,燕双鹰又得问人了。
燕双鹰想要到附近的商铺上去问问人,但是恰在此时,却是看到了街道上不远处传来了喧闹之声,而且声音发出的位置似乎有很多人。
见此情形,燕双鹰带着两人朝着那个方向走了过去,当他们看到这里似乎是县衙,而此时似乎是有人击鼓告状,于是便当了一回“吃瓜群众”,想要看看这里的县令审案的过程。
此时一群当地老百姓簇拥着两个人来到了县衙的大堂之内,两人进入了大堂之中后,便是等待着县令的到来,很快,在等候了两分钟左右之后,一名身着官服的官员便是大摇大摆地从后堂走了出来,端坐于正位之上。
看他的样子,正处于古稀之年,须发已经花白,但是他挥舞惊堂木的气势却不减而立之年之威武。
随着这名县令击打了惊堂木,两旁的捕快们纷纷开始使用棍子在地面上不停撞击着,同时高呼:“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