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第三十一章永不灭的爱情之火
乱世中的风筝2025-07-02 20:033,136

其实现代的社会对民国的婚礼已经完全没有印象了,甚至于有的人根本从未听说过如此繁杂的婚礼。大多数的人,都只知道拜天地,其他的却是一概不知。

  拜天地是宋代以后的事,是男女两个人一起拜天地,亲友宾客在场,但是没有男方的父母参加,不拜父母,什么时候拜父母?第二天早上起来才拜父母,杜甫的“三吏三别”里面的《新婚别》。

  说的是两人还没有行合卺礼,丈夫就被抓去当兵打仗,所以新婚妻子说“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就是说我们还没来得及举行合卺礼呢,我怎么能在你走之后,去侍奉你的父母、你的兄弟、大姑子、小姑子、妯娌?充分说明拜姑嫜是在行合卺礼之后。

  到了民国的时候,这些程序已经渐渐变得简单化了,一些不必要的流程已经被人们所遗忘了。古代的婚礼的确是非常复杂,若是全部按照以前的婚礼流程,相信到了入洞房的时候,已经到了大半夜了。

  合卺其实就是交杯酒,而交杯酒的习俗开始于周代。《礼记·昏仪》记载:夫妇共牢而食,合卺而握。合卺其实就是以一瓠瓜剖成两个瓢叫“卺”。举行结婚仪式时,新郎新娘各执一方即用酒漱口,就叫“合卺”。

  合卺酒,不仅传达了夫妻二人从此合为一体,永不分离的寓意以外,还有一层更深的含义。古时酒都由自家用粮食酿成,酒精含量很低,味道香甜可口,类似于现在的酒酿、醪糟等饮品。将新人父母亲手酿下甘甜的酒倒入两瓣苦涩的葫芦瓢中,寓意着夫妻二人从此同甘共苦,患难与共。

  同时还承载着父母的祝福、同甘共苦的承诺与永不分离的美好寓意保留至今。虽然在现代婚礼上,人们已不再用卺来盛酒,但继续采用以线相连两只杯脚的形式同饮”交杯酒“,还是保留了夫妻“合二为一”的含义。

  所以人们以合卺为结婚的代称。此俗演变到后来为吃“交杯酒”。在古代,婚礼中使用的蜡烛上多半绘有龙凤彩饰。后世以花烛喻为结婚。何逊《看伏郎新婚》诗云:“何始花烛夜,轻扇掩红装。”新婚这夜,新娘新郎通宵不睡,谓之“守花烛”。

  不守花烛者,新人睡后,搀扶、伴娘须时时进房察看花烛有无损漏,恐有不祥之兆。迷信者有“左烛尽新郎先亡,右烛尽新娘先亡”之说,故如一烛灭时,即将另一烛熄灭。

  至于闹洞房,这可以说是婚礼中的高潮环节。闹洞房除逗乐之外,还有其他意义。据说洞房中常有狐狸、鬼魅作祟,闹洞房能驱逐邪灵的阴气,增强人的阳气,据此有俗语:“人不闹鬼闹”。闹洞房从积极的意义上说还是能增添热闹气氛,驱除冷清之感觉的,因而有的地方又称之为“暖房”。

  这一套程序下来有的时候多则半年,少则几个月。但是民国以后,这种程序逐渐就在改变,尤其是民国时期具有新思想的知识阶层,没有这么多的繁文缛节。应该说,民国时期旧式婚礼、新式婚礼、集体婚礼是并行不悖的,各种各样的情况都有。

  所以说,这些传统的婚礼仪式,确实是非常复杂,有的甚至让人难以理解。讲究多,忌讳的也很多。到了满清政府被推翻之后,随着西方文化的进入,这些传统的婚礼仪式,渐渐地被人们所抛弃。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有一些人不按照旧的礼节举行婚礼了。1926年,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京北海公园的婚礼,简单而隆重,生面别开,当时有100多位文化界、知识界的名人参加,真是郎才女貌,轰动一时。

  所有的国人,听说徐志摩的婚礼之后,都是大为惊叹。没有想到,徐志摩竟然完全抛弃了传统的婚礼仪式,举行了很多人都向往而又不敢举行的西方婚礼仪式。

  自古以来,婚礼举行的时间应该是在晚上,古代“婚”与“昏”同,结婚的“婚”与黄昏的“昏”是同一个字。

  北平和东北地区的婚礼多是在中午之前举行,其实都不传统。反而离北京不远的天津,乃至于南京、上海,都是晚上结婚,这才是正确的。

  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叫做“正不娶、腊不定”。什么叫“正不娶、腊不定”呢?就是正月不举行婚礼,腊月不定亲,因为正月里头很忙,一直到正月十五都有节;腊月里头也很忙,所以就不定亲。这时候一些其他节日的喜庆气氛,会把你这个婚礼冲淡了。

  以婚俗来讲,农村和城市不同。民国初年和民国中叶又是大不相同,总的来说是由复杂变得逐渐简单化了。简单的婚礼仪式,显得方便多了,没有那些繁文缛节。而且一般都是在一些酒楼、饭庄举行,晚上婚礼以后吃顿饭。

  北平的很多大饭庄,像什么同兴堂、福寿堂,这些地方都可以承接这些大的婚宴。今天也多是采取一种婚宴的办法,但是婚礼更为多样化了,什么稀奇古怪的都有。

  其实新式的婚礼仪式更好,因为结婚只是两个人新生活的开始,那种旧式的婚俗弄得人很疲劳,而且花费很大。花费大在哪儿呢?你要去花轿铺雇轿子,要雇执事,前面要有戴着荷叶帽、穿红的长袍、戴金花的执事队伍。

  后面是花轿,这个队伍非常庞大,其实是劳民伤财,完全没有必要。这也是高家的财力大,势力大,所以才能举办得起这样豪华的婚礼。单是放小定和大定的礼金,已经让一些普通人家望而生却了。

  虽然现在依旧有很多人取小妾,但是全国大多数的人,都没有这样做。因为娶正室的时候,他们已经耗费了大量的资金,更别说小妾了。所以总的来说,这封建残留的婚礼仪式,让大多数的人民纷纷叫苦。

  而新式的婚礼却是在这个时候,悄悄的进入了人们的心中。相对于传统的婚礼,新式的婚礼更能容易让他们接受,省去了那些繁杂的细节,同时也省了不少不必要的钱。

  就在外面热闹的时候,青竹和梅香坐在新房里,两个人的心情都是非常忐忑。青竹坐在凳子上,静静地看着床边的梅香,脸上的笑容是那么的幸福。而梅香的心情却是更加激动,紧握的双手,都已经有了汗水。

  过了一会儿之后,梅香见青竹仍是没有任何动静,便说道:“青竹,你就这样看着我,一直到明天吗?”话音刚落,青竹登时就回过了神,便赶忙走到了梅香的面前,亲自为她摘掉了头上的红盖头。

  就在这个时候,梅香宛若天仙般面容落在了青竹的眼中,一时间竟是看的呆住了。虽然和梅香相爱了这么多年,也知道她是十分美丽的。可这时看见梅香的面容,青竹仍是忍不住心中的震撼,不禁愣住了。

  经过一番装扮的梅香,此刻更是显得美艳动人。而梅香却是缓缓地抬起了头,看着一动不动的青竹,脸上露出了笑容,心里也是十分高兴。她知道,青竹是惊讶于她的美貌,即便青竹是她的丈夫,可是也架不住青竹这样盯着看。

  “看你像个呆子一样,这样看人家,人家有些不好意思......”梅香低下头说道,脸上已经有了些许红晕。待她说完之后,青竹猛地清醒了,察觉到自己刚才的样子确实有些......

  随后,青竹顿了顿声音,笑着说道:“呵呵,你真的是太美丽了,我高青竹能娶到你,真是前辈子修来的福气!”话音刚落,梅香更加感到不好意思了,红晕渐渐到了脖子上,连耳根处也红了。

  就在这个时候,青竹见梅香实在是有些害羞,便随即叹了一口气,有些意味深长的说道:“唉,走到今天真的是不容易啊!”说罢,青竹的脸上闪过一丝落寞之色,表情有些不自然。

  而梅香听了之后,似是想起了什么,说道:“恩,是啊,自从喜欢上你那年开始,我就知道自己踏上了一条不归路。因为咱们两家的关系,根本不允许咱们两个人相爱,但是我仍旧义无反顾的爱上了你!”

  “虽然有父亲的万般阻挠,但我从来没有放弃过。我周梅香既然这辈子认定了你,就不会再爱上任何人,谁也不能够阻止我!”

  当梅香说完之后,她的眼中已满是泪花,脸上也有些泪水。此时,青竹已经全部看见了,坐在了梅香的身边,轻轻地拭去了她脸上的泪水,柔声道:“梅香,这么多年,真的辛苦你了!我也是同样的爱你!”

  “不过,我觉得自己有些对不起你,以前因为两家大人的阻挠,我曾经放弃过,虽然我心里爱你,可是我怎么也忍受不了这些压力!幸运的是,我高青竹能有你这样的妻子,对我不离不弃,我真的对不起你!”

  话音刚落,梅香的纤纤细手便按住了青竹的嘴唇,深情的看着他,说道:“不要这么说,爱情的世界里没有谁对谁错。没有人可以拆散我们,现在不可以,将来也不可以!”

  就在这个时候,青竹感受到了梅香对自己的情意,再也无法控制的感情,随即便将梅香拥入怀中。

继续阅读:第六卷第三十二章各怀鬼心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青河往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