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晚没看到纸上写了什么,便让丫鬟捡起落在地上的另外一张纸给她看,瞧见上面写的借条内容,余晚瞪大了眼睛。
她面上神色与高正言如出一辙的一阵青一阵白,眼里恨怒交加:“王爷,顾云桥那贱人也太胆大包天了!这是要逼我们王府给她还钱不成?”
虽然五十万两白银和黄金他们邵王府也不是拿不出来,但也是一大笔银钱。更何况一想到是给顾云桥,高正言和余晚这口气就更加咽不下。
高正言怒道:“顾云桥看来是活腻了!当初如此对待晚晚,还冲撞本王,本王还未找她算账,她倒逼本王给她钱?!”
他拂袖起身,怒气冲冲出门想要去找顾云桥算账。但是没想到打开王府侧门,却看到王府大门外面围满了百姓,他们几乎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写了借据的纸张,满脸看热闹的好奇与兴味。
“这纸上写的是真是假啊?邵王爷真的欠了顾云桥这么多钱?”
“是真的!我听说当初邵王妃难产是顾云桥接生才保住了性命,而且啊,小世子一出生就生了怪病差点没命,也是顾云桥出手医治,邵王爷为表感谢许诺给她五十万两白银和黄金......”
“原来如此......那现在邵王爷是没履行诺言?不然这纸张怎么写着......”
“看来是没有履行诺言......”
......
百姓们的议论声传到高正言耳中,他气得面皮涨红,双眼几乎要喷出火来。围在外面看热闹的百姓看见王府侧门开了,皆都齐刷刷看了过来。
高正言怒火中烧,心里翻来覆去把顾云桥千刀万剐了无数次,他瞪眼喝道:“看什么看!你们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将这群刁民给本王轰走!”
另一边,殷王府内——
“哈哈哈......”雅致静谧的花园凉亭中,传出高南君低沉悦耳的笑声。
顾云桥坐在他的对面,茶炉上正泡着茗品,袅袅烟雾带着似有若无的茶香。她对喝茶没什么兴趣,倒是摆放在旁侧的几碟小点心做得很合顾云桥胃口,于是便多吃了几块。
“你笑够了没?”顾云桥又捻起一块点心扔进嘴里,终于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高南君从坐进来后,听着手下人的汇报,就一直笑个不停,双眼也一直看着她。
高南君嘴角笑意未消:“你的催债方式,倒是令我大开眼界,这下子全城都知道三弟欠你银子了。说不定过不了两天,这事儿也得传到宫里去。”
顾云桥有恃无恐:“当初白纸黑字立了借据的,你们几个人都在场不是?欠了钱就得还,哪怕是堂堂王爷不能搞特殊。”
再说了,之前她让几个乞丐三天两头上门提醒还钱,已经给机会又给面子了。
结果等了这么久,一个铜板的影子都没见到。玛德,好歹也是一个王爷,这么吝啬抠门真的好吗?
高南君完全没想到顾云桥能想到这种办法让高正言还钱,一时间觉得好笑又佩服。
他早就知道了这女人聪明,但是每次见到她耍聪明的时候,都让他不断感觉到惊喜。
想必现在三弟高正言在王府里,要被顾云桥这么一出给气炸了。但是全城百姓舆论之下,他也不能就这事儿对顾云桥做什么。
顾云桥吃完最后一块糕点,拍了拍手上沾染的碎屑,戴在腕上的手环反射着阳光凌凌的光芒,越发衬得她皓腕欺霜赛雪。
高南君的目光不由得落在了她的手腕上,从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她就带着这个手镯,如今近距离仔细一看,发现此物却并非玉石,也不像是金银铜器。
他不由道:“你这手镯倒是别致。”
其实他想说的是,戴在她手上很好看。
顾云桥瞥了他一眼,抚着手环淡淡道:“这是我爹娘送我的生辰礼物。”
她当然不能让外人知道这手环真正的功能,说不定连高南君这样的人,也会打上它的主意,毕竟防人之心不可无。
高南君见她不欲多说,也没有再问。
茶炉上第一道茶泡好,高南君将茶水倒掉,重新将热水注满。烟雾茶香萦绕中,他动作行云流水,姿态闲适优雅,俊美精致的面容在茶雾之下,绝艳好看犹如画中仙人。
然而看在顾云桥眼中,却只剩两个字:装逼。
果不其然,还没过两天,高正言那边便派人将金银和房契送过来给顾云桥了。
而邵王欠顾云桥钱一事,也传遍了京城,据说连皇上都知道了。但是顾云桥也没见皇上那儿有什么动静,心里反倒更加疑惑。
先前长宵皇帝不杀她,是觉得她这个前朝公主已经痴傻,构不成威胁,如今她脱胎换骨,甚至京城里已传遍了顾云桥医术高明的名声,长宵皇帝也没有任何反应。
顾云桥猜测,大概是因为失踪的玉玺。
虽然现在的长宵皇帝篡位成功开创了新朝,但隐约听说还有白厉旧部藏匿在暗处,而且传国玉玺没有找到,这始终都是长宵皇帝心中的隐患。
说不定他们正想借助自己,寻找到失落的传国玉玺。当然,她也不知道那玉玺在哪儿就是了。
顾云桥收到金银和房契后不久,江妃和罗依依便找了过来。
“你现在马上离开王府。”见到顾云桥,江妃也不多废话,甚至连多看她一眼都嫌碍眼,直接冷傲地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顾云桥没有马上回应,暗自挑了挑眉:她还以为这两个是上门找她要钱呢。
罗依依也跟着道:“顾云桥,你现在得到了邵王爷的一大笔金银,也该滚出王府去了吧?总是赖在王府里白吃白喝你好意思吗?”
先前顾云桥无依无靠,身无长物,现在拥有了一大笔钱,还有了房契,也就没理由待在王府了,再没理由扒着她的君哥哥不放了。
“是吗?你们确定要让我离开王府?殷王爷可没有让我离开呢。”顾云桥笑眯眯地道,还悠悠端起茶盏抿了口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