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抄家下狱
越筠2025-09-18 09:205,048

  伪造奏折?

  这各个官职品阶对应的奏折可都不一样,甚至连印章与纸张都是独一无二的,怎么可能伪造得出?若是元霁能做到伪造皇族的奏折,那他如何能拿到西阳王的印章?

  “当年的奏折上不仅有西阳王亲笔,更有西阳王的印章,先帝朱批,这三样无人能造假。”

  众人狐疑,窃窃私语的声音,也在元霁这句话落地之后全都闭上了嘴。亲笔所书,印章与先帝朱批,这前者还能说是别有用心之人陷害,可后者却不易得。

  先帝的朱批笔迹也只有老臣见过,元霁连先帝的面儿都没见过,就更不用说先帝的朱批了。

  西阳王想破脑袋都想不出自己竟然栽在了这一步上。当初自己上奏就是想让皇兄对元家赶尽杀绝,不留后患,可谁曾想皇兄怎么都不肯,甚至还将事情硬生生摁了下去。

  还对外宣称他上奏是为了给元家求情,将他架在名声之上,进退不得,只能生生认下了这个闷亏。只是谁能想到自己的这位好皇兄还留了一手,将当年自己上奏的折子保留了下来。

  而元霁也是真能忍,拿到这样的证据,居然能不声不响地忍到现在。真不愧是元家的人!

  “元公子是从何处得来的奏折?竟然瞒得滴水不漏。”西阳王咬牙切齿地看向元霁,眼中的恨意毫不掩饰。

  “是先帝特意留给老臣,为的就是今日,王爷还是不要执迷不悟为好。”卢老太傅从偏殿出来,回答了西阳王的问题。

  “老臣当年就觉得元家之事疑点颇多,上奏恳求陛下彻查到底,不能寒了西北将士们的心,更不可能将元家世代积攒的功勋不当一回事。先帝见老臣坚持,便特意召见老臣,将这份奏折给了老臣。”

  卢老太傅当然是恨西阳王的,自己的儿子原本还有很多条路可以走,是西阳王与青霄将他引上了一条不归路,甚至为了堵上他的嘴,尽快结案直接在牢狱之中杀害了他。叫他如何不恨?

  “微臣父亲没有通敌叛国,父亲除却与家人通信,便是与西阳王来往最多,能模仿出如此相似字迹的也唯有西阳王一人。当年那些文书上,敌军的印章便是铁证,那些信件皆是真,只不过不是出自微臣父亲之手,而是西阳王。西阳王模仿微臣父亲的字迹,与敌军互通书信,栽赃嫁祸,其心可诛。”

  元霁这番话落定,当年之事的全貌便大致浮出水面,众人再看西阳王那难看的脸色,就知道当年之事确如元霁所言那样冤屈。

  “至此,元家当年蒙受的不白之冤已经水落石出,朕会下旨昭告天下,还元家一个清白。”

  西阳王恶狠狠地看向卢老太傅,他千算万算没算到这个老东西会忽然冒出来坏他的事情,甚至连皇兄都是向着元家的,当真是叫人不服。

  “陛下,微臣还查到西阳王与凉国皇室有密切往来,此番西北战事,只怕也与西阳王脱不了干系。”

  正当皇帝想着怎么处置自己的皇叔为好时,就听到元霁说出了这么一番惊人之语。

  这话也同时将西阳王惊住了,众人更是齐刷刷地盯着元霁看,试图从他脸上看到一丝一毫徇私的嫌疑,可没有。元霁仍旧是那副冷然坦荡的模样,站在殿中半分都不曾动摇。

  “先前西阳王进献的西域美人与乐师,便是凉国皇室,那舞姬关押在大理寺已经承认了自己凉国公主的身份,西阳王府里还藏了一人,也是凉国的王子。西阳王通敌叛国,罪不容诛。”

  西阳王:?!元霁又是什么时候知道这件事的?就算是周如海来过王府这么多次都不曾发现什么不对,可今日他却能如此笃定地说出这番话。

  “元霁!你说话要讲证据,无凭无据就是污蔑!”西阳王也没有时间多想,当即就否认了,之前凉国公主的事情还能用不知情搪塞过去,可今日这事却是逃不过去了。

  “是不是污蔑,西阳王让近卫去王府一搜,将人带来好好审问一番,自然就知道了。如今我父亲的冤屈已经洗清,西阳王当为自己辩白,而不是说这些毫无意义的话。”

  西阳王伪造文书污蔑西北战事主帅,甚至扣上通敌叛国的罪名,如今涉及他自己,怎么就说无凭无据了?

  而皇帝是熟悉元霁脾性的人,他敢如此开口,必定是查到了什么才敢如此说话。

  “叫近卫去西阳王府仔细查找这个人。”

  皇叔当初能伪造出文书,想必当年泄露军机、通敌叛国之人就是他,为何会栽赃嫁祸给元家,只怕是元大将军发现了西阳王通敌叛国之后想要做些什么,只是在西北处处受限,先帝远在京城,实在鞭长莫及这才让西北战事不了了之。

  如今凉国休养生息,又要卷土重来,若是西阳王在战场之上将当年之事重演……那大楚的盛世太平还会到来吗?若是元霁也死在了西北战场之上,以大楚如今的武将,又能抵挡兵强马壮的凉国军队多久?

  皇帝扪心自问,若是没有今日这一出,大楚与凉国之间的胜负,只怕会更加悬殊。

  楚玉泽与一众中立的朝臣也是第一时间考虑到了其中的厉害关系,随即就变了脸色,谁人看不出来,自从宫宴一事后,西阳王与元霁处处针锋相对。之前宫宴尚且还能说是青霄与元霁比试一事,差点害得魏娘子出事,结下仇怨是以元霁怀恨在心。

  可今时今日众人才明白,元霁之所以如此对西阳王不仅是因为这个,也是因为元家子虚乌有的罪名因西阳王而起……

  “之前下江南剿匪,追查梁家幕后主使,还有前不久京郊派人刺杀,西阳王可是煞费苦心想要我这条命。”

  之前他还想不通自己的行踪明明没多少人知道,身边的亲信也都是自己一手提拔的人,祖父更是不可能害他,直到后来魏槿告诉他,祖父一直有与西阳王暗中通信,之前更是在暗中百般阻挠他继续追查当年之事。他就全都想明白了,从始至终想要他性命的人,一直都是西阳王。

  梅宽程则是震惊不已,他之前苦苦追查此事一直毫无进展,陛下都过问了好几次,如今却被元霁轻描淡写地说出来,再看陛下也是一脸的震惊。

  林大人就更生气了,对西阳王怒目而视,当初西阳王与元霁父亲可是至交,之前陷害元霁父亲还不够,如今还要对一个小辈痛下杀手,实在令人不齿。

  “无凭无据,你如何能确定就是本王所为?!”西阳王自然不会承认,他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可是十分小心的,并未给元霁留下任何证据,在这件事上,他还是很有信心的。

  元霁将这件事说出来,也并不是要追究西阳王什么,西阳王所犯的过错,早已死不足惜,他只是很明确地告诉西阳王他都知道这些事情。

  “这件事我确实无凭无据,但其他事情的证据我有。之前梁家私自采矿,那些铁矿去向不明,奉陛下之命一直秘密追查,在快要抓到人证时,被一伙贼人抢占先机杀了人证,线索便断了。如今我已经寻到了那些铁矿的下落,私造兵器一事,西阳王又该如何解释?”

  比起被刺杀数次仍然安然无恙站在殿中的元霁,众人与皇帝的注意力全在元霁这番惊人之语上,私自采矿,铁矿的下落与西阳王有关,西阳王还私造兵器……

  这、这可是谋逆的大罪!众人看着西阳王几乎是同时倒吸了一口凉气,只是转念一想,西阳王已经通敌叛国污蔑元家,做出这事也并不奇怪。

  周如海已经被元霁这些接二连三的话搅和得脑袋都昏沉了,当场就反驳:“这是子虚乌有的事!元霁这是污蔑!”

  若说元家的事情是西阳王自作孽,可若是牵扯到了谋逆,甚至私造兵器,那他与西阳王时常往来,可是会被视为同党一并处置的,元霁这是要把他与西阳王往死里逼啊。

  这绝对不可以!

  “周大人不必着急为西阳王说话,多亏周大人京郊的那几处庄子替西阳王遮掩,这才让西阳王能肆无忌惮地在京中行事,其中私造兵器记录在册的已经有一千,周大人贪墨受贿的账册我也已经带来,还请陛下过目。”

  “这账册上面有记录在册的都是向周尚书行贿的人家,而西阳王私铸兵器所用的炭也有大半是周尚书采买供给,上面均有记录在册。”

  周如海听着元霁将这些一一道来,立马就想到了之前元霁的种种反常,他站起身对着元霁就是一通质问:“所以前几日,你与魏娘子去赌坊玩乐甚至大闹一场,就是为了得到这账册!说是去城郊赏花,根本就是冲着我城郊的庄子去的!”

  “如此说来,周大人承认这些都是周大人的东西了?”楚玉泽也没想到元霁会来这么一出,这要命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这短短七日的时间,元霁竟然做了这么多事。

  楚玉泽身为元霁的好友尚且如此震惊,就更不用说皇帝的心情是如何复杂,而近卫统领则是神色复杂地走上前来问元霁去何处搜人,前不久才派出去一些人,如今还要去查证,只怕这人手都要不够用了。

  “这些事情统领大人还是交给下属去做为好,今日可得好好守在陛下跟前。”西阳王会不会对陛下动手他不知道,但还是防患于未然为好。

  周尚书整个人都傻眼了,元霁这说的可都是杀头的大罪,若说方才的事情还能倚老卖老借着自己在朝多年为官勤勉的份上说情,这件事一旦证实了,那他就是谋逆的从犯啊!

  他打心眼不觉得这件事情是真的,转头去看西阳王的脸色,瞧见他正恶狠狠地盯着元霁,就知道事情不好了,元霁说的这些多半是真的。

  西阳王以为元霁知道他王府里藏着一个凉国皇子就已经足够令人震惊了,现在元霁都快把他老底都掀出来了,如何叫他不震惊?甚至连他私造的兵器数目有多少,元霁都能准确无误地说出口,甚至连记载的册子都给他找到了。

  许大人看着周尚书大势已去,再看西阳王……心中顿时生出一股微妙的感觉来,之前西阳王可是要将女儿许给元家的,如今看上了他家独子,促成二人婚事,也是想要将他拉入局中。

  参与谋逆,这可是诛灭九族的大罪,许大人在朝为官一直都是小心翼翼的,好不容易才找到一棵大树乘凉,现在告诉他这两人都犯了不可饶恕的重罪,他该如何做才能将自己摘干净?

  “我想许大人此刻应当想清楚了,西阳王为何会将与许家结亲了,许家在周尚书的提拔下,掌管运输,西阳王是想将这些兵器借许家的手运送出京,也是借许家的手大肆采买炭火,好掩人耳目。”元霁并没有忘记许家这位大人,瞧见他后知后觉的神色,便又将这个消息说了出来。

  顾尚书与楚玉泽现在听到元霁说什么都不再惊讶了,元霁连西阳王私铸兵器的事情都查出来了,连带着将许家和周家也查了,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而皇帝现在才知道,元霁叫近卫统领让他做好准备是为什么,这些事情拎出来一件都是能抄家下狱的大罪,再看元霁这个架势,只怕周尚书的老底都被他查了个干干净净。

  “我不懂元公子在说什么,许家与西阳王结亲其中并未夹杂着其他利益,只是小辈们互相倾心罢了。”

  “你这个位置就是向周如海行贿得来的,许大人好大的手笔啊,两副价值万金的头面就这么送给了周如海,你的俸禄拿得出多少啊?!”

  皇帝很清楚元霁今日敢说这些话,就是有底气的,是以在翻到账册上记载的东西时,更是怒不可遏。

  而元霁在这雷霆之怒下,又淡定开口:“微臣拿到这证物时,还专门去了一趟珠宝坊看过了珠宝坊的图册,那两副头面确实是许大娘子花费重金打造,李大娘子也以万金之数购入了一副头面,并且转送给了周尚书。”

  “微臣所言绝无虚假,许大人若是觉得只是两家结亲,那可以去调卖炭铺子的账目来看,最近京中时常下雪,天寒这炭价更是比往年要高了许多,但为了私铸兵器,西阳王出手很是大方。”

  “这些都可以去查证。”顾尚书还记得前几日元霁调外乡学子在京中失踪的事,今日说了这么多,元霁还未说到此事……可见他查到的事情只多不少。

  “来人将这二人都押下去!等候刑部待审!”皇帝当即就要将这二人押去待审,就听得自己儿子开口了。

  “陛下且慢,微臣与顾家公子还有元大人合力查了一桩事,与周家,许家、李家的公子有关,也关乎着明年大楚的科考,也给这几位大人为自己辩白的机会。”

  周尚书听到楚玉泽这话,顿时腿脚一软,扑通跪倒在地,周二那个不孝子惹的祸事当真被元霁察觉到了!

  皇帝则是满腹疑惑,但是听到他说得如此郑重也只得耐下性子来听一听:“你要说些什么?”

  “这三位大人的公子,在京中购置了几处别院,将外乡来赶考的学子困在别院,虐待欺凌,甚至强迫这些人扮成自己身边的小厮,幸而元大人在茶楼及时察觉到将人从周二公子手里救下,微臣与顾家公子顺藤摸瓜将别院的位置……”

  将这件事原原本本讲清楚的楚玉泽看向站在人群之中,面不改色的元霁,这份功劳大半都是属于元霁的,没有元霁及时察觉,甚至迅速将事情交给顾景阳,事情只怕又要被周尚书这些人遮掩过去。

  “那些遇害的学子足有六七人,那些学子曾在大理寺留有失踪的卷宗,守在别院的小厮与护卫均已招供,被困被欺凌者共有三十余人。”

  “你们三人可有什么要辩解的?”皇帝冷眼看着长跪不起的三人,眼底闪过一丝杀意,他早知道这些纨绔子弟不好好管教迟早要惹出天大的祸事来,这件事就是最好的例子。

  都已经证据确凿了,便是有心狡辩都无处入手,心如死灰只能接受现实。

  “抄家下狱,周家二公子为首,便诛周家九族以儆效尤,许家,李家全家斩首,叫这京中的纨绔子弟都好好收一收心思,若再有这样的事,统统诛九族!”

  群臣跪地长声颂道:“陛下圣明!”

  与此同时,群臣在心中也是下定决心回去好好管束自己家中那些纨绔,若是惹出事来,累及自身事小,可若是株连九族那就是天大的罪过了。

  西阳王则是紧盯着元霁,一双如毒蛇般的眼睛带着森冷的寒意,恨不得冲上去咬死那云淡风轻地把控着眼下局面的少年。

  若是前面的事情还在西阳王的预料之中,可从卢老太傅出现以后,元霁每开一次口全都在他的意料之外。

继续阅读:第二百三十六章:忽和硕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重生后侯门夫人不干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