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御书房内。
“出征的时间只有这几人知晓,既然你说要试探,放一个假消息出去,你打算将这件事交给谁去办?”皇帝很清楚,若是元霁打算自己去做这件事的话,他根本不会在这么多人面前说这件事。
“微臣去说,未免太明显了。”
如今朝堂之中谁敢来套他的话?西阳王与周家就是前车之鉴,一些心中有鬼的就更不敢与元霁说话了。
“如今朝中不少人对他都有些避之不及,搭上几句话都难。”楚玉泽对朝中的事情还算了解,之前查梁家还有如今周家与西阳王的事情,也足以让他看出朝中有多少人是光拿俸禄不做事的。
若不是科考的时间还未到,不能及时填补这些空缺,再空出许多官职,朝堂上能用的人就更少了,后面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再让朝中人人自危,有些事情也不能顺利办成。
“就交给四殿下吧,他与兵部尚书最为合适。”陛下与他也不必明说,只是借此试探朝中那些与西阳王关系亲厚的人,看看是谁会按捺不住将消息传出去。
西北那边他的人也传来了消息,说凉国之前便有提前动手的意图,显然是之前定下出征的时日后就有人第一时间将消息传了回去,如今时间出征的时间也往前提了提,不知能否拦住凉国人。
“关于户部尚书的人选。你们觉得谁最为合适?户部那边如今是要查,但也得尽快选出个人来补上,不然粮草的事情以及后边的事情都不好办。”
“老臣觉得林大人就不错,暂代户部尚书一职于他而言并非难事,且林大人在朝中为官一直都是坦坦荡荡,绝不偏私,若是做户部尚书也不会徇私。”
顾家与林家要结亲,但这并不影响在朝堂上说话,如今正是用人之际,怎么看都是林大人合适。既能干,又是元霁的舅舅,他总不会在后边拖元霁的后腿,至于他原本的官职也可以保留,只是做事难免辛苦一些。
暂代,往后若是有了合适的人选也不难换掉。
“微臣觉得孟大人也不错,他之前就是户部的,只不过因为抱恙回府修养大半年,如今应当已经大好了才是。”
这个孟大人说的应当是孟家那位长子,也是孟娘子的亲兄长,如今年轻力壮,正是一展抱负的好时机,病好了自然要做事。
皇帝先是看了看元霁,再看向顾尚书,权衡了一番:“孟栩到底还是年轻了一些,还是由林大人暂代户部尚书一职,身兼两职是辛苦一些,叫孟栩回来与林大人配合,倒也不错。”
孟栩到底还是年轻,资历浅了一些,若是直接安排他做户部尚书,少不得有人要反对,先跟着林大人磨练磨练等战事结束,也就能坐上户部尚书的位置了。
这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个决定也算是两全。元霁对此没有意见,便准备告退了。
“事情还没说完,你这就准备告退去哪儿?”皇帝看见元霁准备行礼告退便出言打断了他的动作。
“准备去刑部一趟。”他还有些事情没想明白,就想着去问问周如海,或许周如海能给他答案。
“不着急,朕还有事情要单独问你。”元霁要提前出征,这本是情理之中,但元家那边想来元霁还没有说过,魏娘子就暂且不论,但元家老爷子能同意吗?
元家老爷子也是老臣,他若是不舍得让元霁走,他还真不好硬来。其次就是关于西北那边,元霁是否需要提前做些准备,如今派去追捕西阳王的人仍然没有传消息回来,多半是没追上。
西阳王对西北很是熟悉,甚至可能会提前埋伏在出征的路上,要提前做好准备才行。总不好出师未捷,半路就出岔子。
“微臣告退。”其余的人退了出去,连楚玉泽都被父皇眼神示意赶了出去,临走之前多看了一眼元霁。
元霁瞧着眼下这个架势,多少也能猜到陛下想要说些什么,随即坦然地开口:“陛下若是担心祖父那边,陛下尽管放心,他老人家分得清孰轻孰重,不会在这种事上犯糊涂的。”
在国家大义前,祖父就算是舍不得,他也不会出言阻拦的。
“除了这个,朕还得问问你对西北这一战可有把握,如今西阳王在外只怕会与提前到达西北,到时候你于你而言可是大大的不利。”但谁也没想到只是一件事惹出这么多事来,西阳王通敌叛国不说,朝堂上下都要查。
费时费力不说,人还填补不上,科考的事情也急不得,能用的人实在太少,眼下人手紧缺他都想问元霁有没有可用的人直接用了。
“是以微臣才说要提前出征,西阳王有心谋反,必定不会将真相告诉西北的百姓,但凉国的军队要想一举拿下西北也不是易事。西北至今安然无恙,不仅是因为凉国休养生息,也是因为西北城守军一直尽职尽责守卫边关,西阳王与他关系并不和睦,在之前查到西阳王不对,便第一时间传信给了西北城守齐大人。”
“微臣只叫他小心提防,若是凉国有异动,最好让可信的人即刻将消息传到京中。”
“如此一来倒也没什么不妥,不过你年关都未过就要领兵出征去,官职肯定是要封的,但元家那边,朕想着也要给些赏赐。你夫人想要些什么?”
元家老爷子见过的好东西多了,要想赏些好的也不简单,但魏娘子就不一样了。元霁看重她,元家老爷子对她也满意,只要她满意高兴,这二人也不会不满。若是当即就给魏娘子诰命,往后元霁凯旋,他能给元家的可就不多了。
“陛下随意赏些玉石或是衣料就好,她前些日子在万芳阁买了些玉石说要雕着玩,想来是闷在府里无聊她给自己找些事情解闷,别的她也不缺。”虽然不知道魏槿买那些玉石是要做什么,不过万芳阁的料子也不算上乘,给她玩玩练练手也算够了。
如今有机会给她更好的东西,元霁自然不会白白浪费。
“最近京中戒备森严,你也不得空,便是想出门都难,等出征的日子一定下,便叫宫人去库房找些好的料子一道送去元家。”
商议完正事,元霁便告退去了刑部,深夜提着灯,到了关押周家人的牢房。
幽暗的牢房里忽然多出一道明亮的光,锦衣华服在宫灯的映衬下也没有失去颜色,甚至在此还能叫人一眼看出,来人身份不低。
在宫中能穿着锦衣华服到处走的,也就是元家那位公子了,他才进官没多久,如今又时常在外边行走办事,这官服穿与不穿都可以。只要陛下允许,元霁能为所欲为。
周如海入狱之后,怎么都想不通自己是怎么栽在元霁手里的,明明当年的事情根本没多少人知道,但元霁就是把那些人证物证都找出来了,甚至还瞒得一丝不漏。
当真是厉害。
“元大人今日怎么会来这儿?莫非是专门来看我周家笑话的?”周如海不明白元霁今日来此是想做什么?杀人灭口?没这个必要,周家株连九族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绝无更改的可能。
要么元霁就是冲着别的事情来的。
“自然是来问周大人是在何时与西阳王搭上线,又是如何与西阳王传信的了。”若是早在多年之前就有了合作,那想来周如海也知道如何联络远在西北的西阳王最快。
他们之间必定有专人负责传递消息,等出征的假消息放出去,自然也能知道京中是如何与远在西北的西阳王联络的,但能早些问出来的消息,就没必要等那么久了。
“早在顾尚书审问的时候我就说过了,我都是与王府的管事联系的,如今王府的管事也跟着西阳王出了城,我真不知道如何与西阳王联络。”周如海之前与西阳王合作,只是想着有西阳王做靠山,自己贪财一些,出了事情有人帮着说话也不会如何……
可没想着造反谋逆啊。
孰轻孰重他心里还是有数的,可西阳王没有与他说实话,等他察觉不对的时候,已经上了贼船,再无回头的可能了。
“你与西阳王是如何搭上线的?”除了周如海借着王府管事这一条路,自然还有其他方式,不然远在封地的西阳王如何能掌握朝中臣子的动向?又是何人给二人牵线搭桥?
“时隔多年,早就忘记了。”周如海笃定地回道。
元霁提起手里的宫灯,照着周如海狼狈心虚的脸,轻笑一声:“看来此人身份不低。”也不是什么人给周如海递信,周如海都会接的。
如今周如海矢口否认不要紧,他已经大致猜到这个人的身份了。
“你来根本就是为了套我的话!”周如海意识到不对,就知道元霁来根本就不是为了审他,他来问这两句话,就是想要知道当初是谁让他与西阳王搭上线的,甚至可能借此将那人引出来……
他今日来此的目的已经达成,其余的并不要紧,引蛇出洞的事情已经办妥,这七日之内他将手里的事情办完,便得空回府去了。
西阳王与凉国那边他也尽力安排人手阻拦了,西北边关有齐大人在想必也能拖延一番,若是凉国当真在年前就提前动手,也意味着凉国与西阳王的合作并不是那么坚不可摧。
凉国的野心不比西阳王差,只是西阳王身为大楚皇族,比外族继承大统更加名正言顺一些而已。凉国会背弃与西阳王的合作,就足以见得凉国想要得到大楚国土的决心,这场战争注定不会早早平息。
元霁转身离开牢房,其余关押着的人看着元霁远去,却不知道二人之间究竟说了些什么。
周如海甚至没来得及问元霁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怀疑他的,明白元霁的真正用意后,他瘫软倒在地上,若是其余的人都被元霁与陛下连根拔起,那他周家可就是真的死无葬身之地了。
元霁离开后一个时辰,牢房里静悄悄地,但周如海的牢房前又多了一道人影,压低了声音唤周如海:“周大人。”
“你来做什么?元霁今日故意来试探我,就是为了套话,如今只怕已经对你有所怀疑,你快些走。”周如海听到声音当即就开口了。
“他已经出宫去了,周大人不必担心,我是来找周大人问几句话的,方才你与元霁都说了些什么?”此刻其余的人都已经熟睡,只有周如海和进来问话的人保持着清醒。
刘副统领是亲眼看着元霁出宫,这才跟着元霁的脚步来了刑部打探消息,看看元霁究竟知道了多少。周如海若是将他供出去,那他也逃不掉,所以元霁来刑部见了周如海,他怎么想都不放心就想着过来瞧瞧。
周如海将方才与元霁说过的寥寥数语都如实相告了,但眼前人却不肯相信,迟迟不听他的劝告早些离开,周如海就知道事情不好。
“你若是再继续待下去,迟早会被元霁发现。”元霁是否真的出宫去了,他不知道,但宫中耳目众多,要想察觉到刘副统领的异常举动也不难。
甚至这牢房里边说不准也有眼线,如今这个关头,贸然暴露自己的身份可不是一件好事。
“你不必吓唬我,他已经出宫去了,就算是折返回来也得要小半个时辰,外边还有我的人守着,绝无纰漏。你是不是与元霁说了什么?”
若不是知道了什么,元霁没必要这个时候出宫去,陛下给了他特权,留宿宫中还是回府都可以。如今事情堆积成山,元霁不会在这个关头出宫回府。唯一能解释的就是,元霁从周如海这里得到了更有用的消息,赶着去查证了。
这头纠缠不休,都被近卫军统领看在眼里,原本想当面对峙,但想到元霁的吩咐,只能生生忍了下来,这火气却闷在心里无处发泄。
事情都按部就班地进行着,似乎一点出事的迹象都没有,与西阳王有所合作的人家也没有被刑部找上门,京中人人自危的情形渐渐消散了不少。
过去了五日的时间,魏槿早上起来用饭的时候总算是能见着元霁一面了,索性就边吃早饭一边与他说府里管事给他准备行囊一事,单子送到她那儿已经好几日了。
“夫人就没什么给我准备的?”元霁对这个并不在意,这些过几日再看都没关系,但今日难得能与她说上几句话,便想着逗逗她。
“我看府上管事准备得已经很齐全了,只是担心你匆忙之间带不了多少东西,便想着让你看看需不需要减掉一些。”虽然如今提前出征的消息还没有传出来,但她已经能猜到一二了,等到局势彻底稳定下来,出征的日子也定下,也就距离出发的日子不远了。
如此匆忙,轻装简行是必然的,东西带多了不便行动。
“就不需要我再多准备一份了。”至于别的,她早已经叫人备好了,只不过不交到元霁手上,给柳如霖更为稳妥一些。
“听从语说,晚些你要出门去?”今日他还有别的事情,有心想陪着她出门也难。
“去看看孟姐姐,最近你们都忙着,我想着她一个人在府里也无聊,便过去陪陪她。”她一个人在府里也无聊,该忙的忙完了,与孟姐姐待在一块说说话,下下棋也不至于太无聊。
其次是最近京中局势稳定了不少,萧家那边有热闹可看,萧锦绣下葬之后,萧家那些族人便时不时上门去,搅和得王氏烦不胜烦,如今病得更严重了一些,但还是撑着一口气没有死。
“晚些我去接你回府。”
“出征之前定然是要聚在一块好好吃顿饭,不如就定在添香阁?”她与孟姐姐还有青禾在京中时常能见到,倒也不在意这个,但元霁和柳如霖是要出征去的,他们好友之间怎么也要好好聚一回。
看元霁最近忙得人影都见不到几回,她都怕元霁将此事给忘了。
“早在之前就已经定下了,特意定了两个雅间,到时候你与林青禾一块,单独给你们二人准备饭菜。”早在要揭穿西阳王之前就定好了,只是最近事情实在太多了,还没来得及与她说。
“你既然要出门,务必带上从语。”谢家那头谢老爷死心了,可谢大娘子未必歇了心思,在谢家尚未完全倒台前,他得让从语跟在她身边。
等谢家彻底倒台,她出门不带从语,他也不会多说什么。
“你也不必太过紧张,以谢家如今的情形,不能拿我怎么样。”就算是谢大娘子和谢三亲自来找她拼命,她也不会有事,以元家如今的地位,也不会有人给她脸色看,倒是十分顺心。
“小心一些总没错。之后你不是要下江南去探亲么?带着从语,行事也更方便一些。”
魏槿抬眼看他,原本她还不确定,如今听到这话就能肯定,从语是他特意留在她身边的,并不是因为京中局势复杂,他不放心。
而是他不放心自己身边没个得力可靠的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