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萧皇后拉到凳子上坐下,装出一副振奋的神色说道:“姐,现在我已经获取了李世民的信任,并且凭我的三寸不烂之舌,也成功劝说李世民没有对那些辽东军将士的家属动手了。”
“真的?”萧皇后眼睛一亮,可转瞬又有些疑惑的问道:“那你怎么又离开了长安?”
我也没办法。”萧瑀叹息一声道:“我回去的时候,肯定要解释清楚自己为什么能够逃出去,为了取得李世民的信任,所以我就把这边的情况大概说了一下,说宁书成喜欢大侄女,所以对我这个舅舅看得就没有那么严。”
他说到这里,偷偷看了一眼萧皇后,见后者脸上没有丝毫不高兴的神色,不由松了一口气,“皇上对你还是很关心的,好几次询问我关于你的情况。”
他到这时候还不忘替李世民美言几句,当然,说李世民的好话并不是主要目的,最主要的是,他想要等打了胜仗之后,为接萧皇后母女俩回去做铺垫。
萧皇后神色有些感慨,叹息一声道:“他有心了。”
李渊是杨广的表弟,算下来的话,杨广就是李世民的表舅,而萧皇后便成了李世民的表舅母,大家都是实在亲戚。
萧瑀见萧皇后并没有反感,心想李家虽然夺了杨家的天下,不过现在看来,姐姐早就已经释怀了,对李世民也并没有什么怨恨,这倒是一件好事情。
其实萧皇后已经到了知天命之年,对于很多事情都已经看透了,当初杨家的天下,是杨广自己折腾没的,就算最后不落到李家的手上,也多半会便宜窦建德、李密、杜伏威等人,事情走到这一步,其实怨不到谁的头上。
她现在的一颗心,只在女儿身上,至于其他的事情,都不太想管的。
“你这么说,想必李世民是相信了。”萧皇后继续问道:“不过他信任你,却又让你回来,难道是希望你能够在这边为他提供消息?”
萧瑀愣了一下,旋即一拍大腿道:“这正是我想说的,姐姐就是聪明,竟然猜到了这一点。”
萧皇后把他想说的话说了出来,这倒是让他松了一口气,因为他很清楚,别人猜出来的,往往比自己说出来的更加可信。
“姐,你不知道。”萧瑀叹息一声,“这两天皇上其实焦虑得很,听说宁书成又占领了两座城池,现在他的势力是越来越大,已经大到能够对皇上造成威胁的地步,但咱们依旧不能掉以轻心,皇上已经打算联合吐蕃、龟兹出兵,只要有这两国的帮忙,宁书成的胜负还是很难说的。”
吐蕃、龟兹这两国的使者入京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宁书成也一定猜到了李世民的目的,自己这个时候说出来,也算不上是出卖李世民。
萧瑀心中琢磨道。
萧皇后点点头道:“那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做?”
“接下来?”萧瑀想了想道:“当然是为李世民提供假的情报,只要我能够给李世民错误的消息,把他引进咱们的圈套中,那做起事情来岂不是更加省力?”
萧皇后闻言却是有些踌躇,其实当初让萧瑀去长安就有些犹豫,因为站在她的角度,其实不想参与这种事情,无论最后是谁夺得了天下,和她都没有什么关系。
如果非要说有关系的话,就是如果萧楠真的想和宁书成在一起,那宁书成一旦入主长安,女儿必然也会进宫,这不是她愿意看到的。
想到这里的萧皇后,默然了一会儿问道:“这件事情,我觉得不宜操之过急,你让我想想吧,明天咱们再讨论。”
萧瑀倒也不是很着急,他很清楚一点,自己能够在沧州这样的地方好好的,全得靠这位姐姐,所以不听她的也不信,当下点头道:“那好,你好好考虑一下,这不是一件小事,咱们慢慢从长计议,那我就先出去了?”
萧皇后点点头,见到萧瑀退出了房间,顺便将门也带上了,神色间露出了一丝忧虑。
她现在很犹豫,其实单单对于宁书成这个人来说的话,她还是比较满意的,站在她的角度来看,如果非要说缺点,就只有两个,第一是野心太大,想要坐拥整个天下,并且他要有能力做到这一点,这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优点,但萧皇后却不这么认为。
曾几何时,杨广也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她还记得杨广当上了太子之后,整个人的气度是何等的豪迈,指点江山,意气风发,畅想着今后如何如何。
可是后来呢,就因为他想要做千古一帝的志气和野心,断送了隋朝的江山,重复了秦二世而亡的遗憾。
她尤记得,跟随杨广在江都行宫的时候,每天都有人来上奏,哪里又出现了叛军,哪座城池又陷落了,那时候的杨广虽然是皇帝,是天下之主,但除了就这样看着,把无能的怒火撒在宫人身上之外,已经别无他法。
萧皇后是真的怕了,那时候的她,每天都在担惊受怕,在一个个坏消息中栗栗危惧,她不愿意再让女儿也经历自己曾经经受过的折磨。
她只想要萧楠能够平平安安,幸幸福福的过一辈子。
可是随着宁书成现在的势力越来越大,已经完全能够和李世民相抗衡,俨然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地步了,这让她心中如何能够不忐忑?
至于第二个缺点,就是宁书成已经有家室的问题,有钱有权的人,三妻四妾都很正常,皇帝更不用说,后宫三千佳丽,排着队等他临幸,可是萧皇后不愿意女儿今后与别的女人争宠,她只希望她们小两口能够相濡以沫,琴瑟和鸣。
当年她贵为皇后,见过太多后宫里面的勾心斗角,争宠上位,那些人做过的事情,她每每想起来,都觉得太过可怕,如果不是因为她是皇后的话,现在能不能活着站在这里都还是个问题。
其实在她看来,现在也有最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