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从小家境殷实,读了不少书,与瓦岗的那些武夫比起来,他是一个军师一样的角色。
但是很可惜,他就算有诸葛亮之才,也架不住瓦岗寨是一帮泥腿子,他们小富即安,只知道打家劫舍,并没有什么远大的目标,更从来不敢幻想逐鹿天下,这让徐世绩生出了一种未遇明主之感。
直到后来蒲山公李密的出现,李密是个有大才的人,先前跟随杨玄感叛乱失败,就一直郁郁不得志,到了瓦岗寨之后,用手段很快将大权掌握在了手里,败张须陀、攻下天下第一大粮仓回洛仓都能够证明他的能力。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徐世绩也同样出了不少力。
只可惜后来李密因筹谋不善,守着回洛仓,让李渊占领了东都洛阳,渐渐失势。
之后无力回天,只能带着瓦岗寨的一众人投靠了李唐。
李密虽然三心二意,投了又叛,但徐世绩却并没有这么做,一直对李唐忠心耿耿,从李渊赐姓就能够看得出来对他的看重。
后来的徐世绩一直都跟在李靖的身边,很多用兵之道都承袭于李靖,现在虽然还年轻,但绝对是一个能独挡一面的主帅,这样的一个人,怎么可能会被李八百打得全军尽墨?
贺子颜刚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有些难以置信,“其实这一次兵败,并不能全怪在李绩的身上。”
贺子颜将自己得到的消息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是李八百暗中从青州抽调了三万大军,和武士彟的两万大军一起,抄袭了李绩的后路,即便如此,本来李绩也不会败得这么惨的,他意识到情况不对的时候,立即向幽州求援,幽州表面上答应的好好的,但到了关键的时候,竟然迟迟没有派兵,这才导致李绩一败涂地。”
“幽州?”宁书成眉毛一扬,他知道现在镇守幽州的是息王李建成,他原先本来是李唐的太子,但李渊见到李世民日渐势大,自己已经有了一些掌控不住的迹象,担心李世民会造反,就直接废了李建成,改立李世民为太子,算是予以安抚。
而原本的太子李建成,则被封息王,派遣去镇守幽州。
宁书成皱着眉头,暗想镇守幽州的至少有四五万兵马,如果这时候李建成派兵驰援李绩,遇到李八百全军尽出,极大地可能会反败为胜。
李绩估计也是这样想的,他甚至有可能是先故意示弱,只等李建成派兵来配合自己。
但是估计他做梦都没有想到,李建成表面答应的好好的,但背地里却毫无动作!
宁书成想到这里的时候,心中忽然一动,其实李建成比起李世民来,在能力方面也差不了多少,难道是因为李渊废了他的太子之位,而心怀怨恨?
他难道也想造反?
深吸了一口气,宁书成缓缓道:“那李绩现在怎么样了?是逃走了还是战死沙场?”
虽然知道李绩今后很可能是自己的一个大敌,但从心里出发,他还是不愿意这样一个人才就此陨落。
“李绩已经逃回长安了。”贺子颜道:“接下来李八百和武士彟兵合一处, 除了幽州之外,几乎已经占领了整个河北,剑锋直指关中!”
宁书成眼睛微眯,“这么说来,李八百和李建成是早就有了联系,故意设计坑杀李绩的?”
“我想应该是这样。”贺子颜点点头道:“否则的话,以李八百的心机,不可能在知道旁边有幽州大军虎视眈眈,随时会驰援的情况下,还敢出城背水一战。”
宁书成走到一颗大树下坐下,思索道:“李八百现在几乎占领了整个河北,而他接下来要做的,一定是攻打关中,自古以来,关中都是心腹之地,得关中者得天下,更何况,李唐大部分的粮仓都是在关中,只要占领了这个地方,这场仗李八百几乎就赢了一半了。”
说实话,对于李八百起兵之后如此顺利,这是宁书成始料未及的,其实本来李世民不至于败得这么惨的,或者说他本来是立于不败之地,之所以造成现在的局面,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心不齐。好,
如果不是因为李世民听信了什么武氏代唐的话,武士彟不会造反,而李建成那边,自然也是因为兄弟阋墙,没有好生安抚,如果没有这两个人的捣乱,李八百焉能有今天?
但这也是宁书成最佩服李八百的地方,这家伙太懂人心了,虽然不知道他怎么劝说这些人配合他的, 但一定是有让人无法拒绝的理由。
宁书成想到这里,又道:“现在有易天河在巴蜀牵制李世民的兵力,李世民对于李八百,已经没有了碾压的能力,所以李世民一定会先尽全力摆平一方,然后就能够全心全意的收拾另一个了。”
“李八百现在势大,一时半伙肯定摆不平。”宁书成分析道:“而易天河虽然兵不多,将也不广,但他占据了绝好的地利,有巴蜀之地作为天然的屏障,李世民想要打下他,也并非这么容易。”
贺子颜闻言忍不住问道:“那李世民究竟会去打谁?”
“关中那边如果李八百再向前的话,就是虎牢关,这个地方易守难攻,向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李世民只要守好了这里,李八百一时半活儿不可能进军关中的。”宁书成思索道:“如果我是李世民,会想办法先将易天河给摆平了,后方没有了压力,李八百就输了一半。”
“可巴蜀的地利终究是个大麻烦,现在李世民应该是派出了苏定方和尉迟恭过去吧,程咬金从沧州赶回来,应该也被派去了巴蜀,有他们三个大将在,虽然完全可以遏制住易天河,但要想消灭这股势力,恐怕并非这么容易。”
除此之外,还有武士彟、李建成两股势力虎视眈眈,现今的李唐,依然天下大乱!
他想到这里忽然意识到了什么,抬头问道:“李靖呢?他现在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