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身穿淡水色宫装的女子来到宫苑前,抬头看着那已不再鲜亮的牌匾,碧林苑三字触动了她的心弦,剔透的泪水顺着脸颊滴落下来,她抬步走了进去。
庭院内的花朵早已在一年多前枯萎,尽管秦逸风每天都细心地呵护,却仍旧无法挽救,看着庭院因失去主人而变得没有生气,萧条起来,女子心中难过不已,泪水不停的流着。
“娘娘”一个身着深色宫服的太监走了过来,他的手中拿着水壶,虽然花已经死去,但他仍报着一线希望,希望这些花有朝一日能够重现光彩,盼望他的主子能够早日归来,他就是昔年的小四。
女子微笑的看着他,然后又转身走向正殿,迈步走进宫内,泪眼婆娑看着这里的每一样东西,这里的一切对她来说是那么的熟悉,可同时也给她带来了莫大的悲痛,女子走到一扇门前,轻轻推开,便看见坐在床榻边痛哭的男子。
“皇上······”男子的哭声让她更加难受,哽咽地轻唤着。
听到声音的秦逸风,轻轻地擦了擦泪水,道:“玉妃,朕只想一个人静静。”
“在碧林苑没有玉妃,只有染玉”染玉看着房内的每一个物件,这里她天天都来,虽然她现在已贵为玉妃,但她仍旧天天会到碧林苑,打扫主子的房间,即使知道她已不会再回来。
染玉来到梳妆台前,拿起红木木梳,想起当年为主子梳妆的时候,主子总是对自己说“简单一些,简单一些就行”
染玉抽泣着放下木梳,走到秦逸风身边,在床榻前跪了下来,她看着日渐憔悴的他“染玉也很想念主子,所以皇上,染玉能待在这里么?”
秦逸风转过头看着已哭红双眼的染玉,良久才点了点头,他转过头看着秦若薇睡过的床榻:“还记得当年朕就坐在这里喂心儿喝粥的情景,那时心儿饿得紧,刚喂完一口又马上张口再要,就像一只饿坏的雏鸟······”秦逸风仿佛回到了一年多前,看着秦若薇倚坐在床头张口向他要粥喝,秦逸风不由自主的说着当年的情形,越说越开心,可泪水却越流越猛:“而当时朕就像······”
“皇上!”秦逸风还要继续往下说,染玉却打断了他,此时的她已泣不成声“皇上,求求你不要再说了,不要再说了,染玉,染玉真的好想主子······”
秦逸风停下动作,放下的手紧紧握成了拳:“为什么,为什么当年朕是那样没用!为什么!为什么!心儿,心儿······”秦逸风哭累了渐渐闭上了眼帘熟睡过去。
“主子,你该回来了”染玉走到窗边喃喃地念叨着,用衣袖拭去了眼角的泪。
骄阳似火,天高云淡。
秦文帝的来到,在城内掀起了一阵轰动,百姓们纷纷赶到城外观看。一时间城门前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成队的人马簇拥着八宝镶顶的马车而来。往后,是满载着贡品的车辆,所到之处,引来旁观者的惊叹。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马车中的青年,他的目光沧桑而慵懒,引得道路两旁的年轻女子们忙红着脸低下头去······
车马转眼间,便到了巍峨的宫墙外。宫门前,身着各色朝服的恩漳官员们正在等候。
“东楚国礼部尚书恭迎西秦使者,叩见天元帝。”一声音传来谦恭有礼却又不卑不亢。
秦逸风忙走下马车,脸上挂满了和煦的笑意:“呵呵,有劳尚书大人亲迎。”
礼部尚书淡淡道:“陛下客气了,请随我步行入宫,我国皇帝正在崂晴殿等候天元帝到来。”
秦逸风含笑:“出发。”说罢,回头对随行而来的护卫们挥手道:“你们就在宫门外候着吧。”
楚影轩端坐于九龙宝座之上,望着从殿外缓步走入的秦逸风,抿起了双唇。
秦逸风身边的使臣从袖中取出一卷丝轴,“这是我国呈递的礼单,望陛下御览。”
沈谦达从他手中接过丝轴,转交给楚影轩。楚影轩展开,用眼一瞄,抬头笑道:“嗯,还真是丰富啊。如此,要多谢你们的慷慨美意了。”
秦逸风笑道:“岂敢,区区小礼,无非表达我西秦国真心示好之意。还望陛下念及逸风的真诚,罢去边关战事,永修和平。”
楚影轩齿间发出一声:“挑起边关战事的好像不是我们东楚。”秦武帝在世时,频繁挑起战争,而秦逸风继位,无心战乱,便御驾亲自前往东楚宫上供珍品,意表投诚之心,永修和睦。
秦逸风的笑容一僵,转瞬间他眉毛微挑,脸上又恢复了淡定:“这其中想必有一些误会。我西秦进兵北蜀是为了廖清边境的敌寇,并非针对东楚。再说,西秦、东楚、北蜀三国交壤,唇齿相依,理应和睦共处,让百姓们共享安乐。”
“不知天元帝会停留多久,朕也好派人陪天元帝鉴赏下我楚国的大好河山。”
“多谢陛下好意,逸风这次只打算逗留半月。”
“逸风还有一个不情之请望恩漳帝成全。”
“哦,是什么,朕定当全力配合”
“听闻东楚宫后苑盛开一种名唤‘雪见’的花,其花通体雪白,盛开之时犹如天上星,逸风想向恩漳帝讨要其花种。”
“区区花种,朕立即让人给天元帝送去。”
“那逸风便多谢恩漳帝成全。”
“听说天元帝在寻找一人,不知有什么是朕可以帮上的”
“叩谢陛下,岂敢劳烦陛下,逸风告退……”说罢,秦逸风躬身退出大殿。
“皇上,恕奴才愚笨,不知这天元帝寻找之人是谁?”沈谦达走上前问道。
“哼,没想到这秦文帝也是个痴情种,听说是他太子时的侧妃,结果出宫后举家失踪,现今借此机会到我国恩漳城境内寻找······”
楚影轩复又说道:“此女必能协朕绊住文帝,谦达,去吩咐连斌,必要时寻住此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