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牢不可破的防线
现在他们的工作也完成得差不多了,就等着每个部门互相配合,然后面试就行了。
作为一个新人,程子安没有体会到在其他公司里那种论资排辈,欺压新人的职场惯例。
不过该有的监督工作并不少,监督不加班的力度更是大得离谱。
逼得他们几个加班只能偷摸着进行……
公司还要继续填充新的员工,按照许斌老总的意思,估计是等到人手充足、预算管够,所有计划的进程都在掌握之中,也就自然没有理由再加班了。
但费这么大力气干吗呢,程子安觉得自己职场积累的经验都可以扔掉了,在来到一桶江山之后全数作废了。
从来没想过加班是这么难的一件事,也从来没觉得工作居然可以让人产生如此的幸福与期待感。
听前辈们说今天是每个月发工资的日子,想想以前待过的公司,最早的都在10号才发,20号之后再发的见过的也不少。
还有许多公司压一个月甚至几个月的工资的也是见怪不怪了,然后等离职的时候就想着法地挑员工的毛病扣工资。
但是就这还有无数的精神资本家为老板们洗地,自动代入老板的视角,强调老板多么不容易,打工人都没有契约精神。
什么创业的老板一开始都不会压工资,都是底下的人今天领了工资,明天不打一声招呼就走人的打工人坑怕了之后才逐渐改变的观念。
各种强调公司的不容易,毕竟资本家都属于弱势群体嘛,可以理解。
但都去理解公司了,谁来理解打工人呢。
为什么人家会一拿到工资就走?
为什么留不住人?
然后又会有一些人拿出恶意竞争说事,说都是竞争对手恶意挖人,等这边不行了,再把招的人赶走。
首先这种例子本身就是极少数的,何况为什么恶意竞争就能挖走大量的人才?
都没把打工人当人,指望人家跟你共患难?
资本家本身就是需要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的,两者之间不过是买卖劳动力的关系,打工人付出了自己的劳动力,资本家就该按时给钱。
至于打工人离职导致工作难以开展,这本身就是资本家需要面对的问题和风险,凭什么转嫁给打工人工?
程子安忍不住对比了一下,5号发工资的一桶江山真的是太良心了。
不过让他略微诧异的是工资居然有2200多。
趁着午休,到银行确认了一下,发现真的发了两千多。
程子安愣住了,这工资发错了啊。
他清楚地记得自己的入职时间是在4月3日,到现在也才刚刚满一个月。
基础工资1500,再加上扣除五险一金等等,工资数额应该低于1500才对。
但这怎么发了2000多?
程子安百思不得其解,来到了公司,找到了财务部门的郑会计,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加班费包在里面了。”
“加班费?”程子安更加疑惑了。
我可没申报加班额度啊,加班都是偷偷摸摸的,哪来的加班费……
郑会计点了点头,肯定地说道:“是的,就是加班费,而且不只是你,只要在公司加班的人,所有人都有加班费。”
“你在公司的加班时间大概是六十个小时,工作日按照时薪的1.5倍,周末按照2倍工资来算加班费,
再加上许斌老总发的津贴跟奖金,扣除了五险一金和违反加班规定的处罚之后,就是这么多。”
程子安眼睛圆睁,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虽然一桶江山一直说得很好,工作氛围也是相当不错。
但是真正拿到手,还是按照个人时薪的1.5倍发放的加班费,还是十分震撼的。
自己以前在公司里的时候,经常忙到深夜,但从来没见过加班费长什么样子。
按照他加班的小时数算出加班费加到工资上,再加上津贴跟奖金,扣除五险一金之类的,就是2200多。
加班处罚还扣了两百,就离谱。
从来也没听过这个扣钱项目,没想到还真得扣。
但心中丝毫没有不忿。
程子安沉默了,这么良心的公司,真的是听都没听过,虽然总是听前辈们说起,但只有真正经历了,才知道到底有多良心。
如果说没来到一桶江山,听别人说有这样的待遇,程子安是万万不信的。
但现在,如果说外面的公司还有一个像许斌老总这样的老板,程子安也同样一点不信。
回到了自己的工位上,程子安心绪久久不能平静,因为一桶江山并不禁止讨论工资,问了问同事们,他们都拿到了差不多的加班费。
这才终于确定不是做梦。
原来许斌老总什么都知道,他知道我们没有按照公司的规定,无休止地加班。
但他并没有说我们什么,还是按时地将加班费连同日常工资一同打到了每一个员工的卡里面。
感动。
想到了郑会计最后的话语,“许斌老总说了,这一次因为公司人手不足,加班只扣了一次,以后没有加班额度再加班就没有加班费了,甚至真的要严格扣钱了,希望你们都能遵守公司规定。”
虽然感觉哪里不对劲,但感动溢满了胸膛,许斌老总真的是绝世好老板。
看来以后只能偷偷在家里加班了,一定要对得起许斌老总的关怀。
……
在办公室内,许斌还对自己的小计洋洋自得,致力于通过制造落差来达成员工不再愿意加班的心态。
虽然现在感动大,但是以后加班费可就没有了,再加上扣工资警告,那抵触心理岂不是嗖嗖地往上蹿。
其他都是先白嫖再付费,我先付费再白嫖,这还能甘心让人白嫖?
这是什么,这是牢不可破的防线啊。
“哼,我看你们还加不加了。”
5月,校园里气氛愈加肃穆,回到校园里也感受不到那种惬意与放松了。
那就跟在大佬后面学新东西呗,造芯片那是暂时帮不上什么忙,但可以搬运一点后世的资料,先积极发展软件技术。
研究所方面,通过公司的大撒币战略,全国各地的工程师已经赶过来了,并且还有源源不断地在路上。
这年头开发软件是真的挣钱,脸盲症患者某东就是靠这个赚到了第一桶金,虽然后来开饭店被坑了,但几十万的真金白银确实是这么挣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