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爸爸顿时起了疑心,正琢磨着苏木云是不是受了苏添财的洗脑,开始不受控制时,苏木云给他们说了她今天去城里卖桃子,有一个有钱人直接掏钱包车卖桃子当礼物的事情。
最后,她还暗示道:“我看现在村里人都在头疼桃子都快烂在山头上了。要是谁能帮忙把桃子都卖出去,说不定这竞选的事情就有谱了。”
苏爸爸一听,觉得正是这个理儿。
苏妈妈给苏爸爸使眼色,两人一前一后的进屋。
苏妈妈:“王赖子他舅舅不是城里工厂的领导吗?你说要是咱们包下村里卖桃子的事情,转头按批发价买了,按城里菜市场的价格卖给王赖子他舅舅,给他包个大红包,让他也把桃子当礼物给买下送给工人可不可以。”
苏爸爸吧嗒吧嗒的抽烟:“我觉得行!”
等两人再一前一后的出来,苏来金已经又溜出门不知道去哪鬼混了。
“这小子,天天不着家。”
苏妈妈念叨了一句,转头和苏爸爸喜滋滋的出门了。
把两人商量的话听得一清二楚的苏木云看他们跳进了她设的圈套,忍不住冷笑起来:这才是个开头呢,往后你们的“好日子”还长着呢。
第二天凌晨两点,苏木云带着腌制好的托桃,和苏帛去了苏添财家。
这回苏添财倒是已经醒了,而且院子里还站着两个和他年纪一般大的男人。
苏木云认出他们是村里和苏添财关系较好的长辈,平日里不会爱嚼舌根,看待她和苏帛都是比较平常心的那种人。
苏木云和苏帛一一问好,两个老人笑呵呵的和她打了招呼,看她还拎着个桶,里面装了不少看起来湿湿的桃子还问了一句。
苏木云笑着说了一句“秘密武器”,苏添财着急干活,赶紧打断他们,迫不及待地拿了工具,一伙人浩浩荡荡的去了苏长寿家。
不过在路上,苏添财还不忘和苏木云多问了两句,确认托桃就是她接下来除了桃子印字后的第二个手段,便和她说好给昨天的王佳婷和另一个他认识的大老板留着。
因为苏木云只腌制了一桶,所以虽然答应了,但是也给村长打了个预防针说恐怕只能留一斤左右。
一个鸡蛋大小的托桃大小,一斤其实也就五六个左右。村长想了想,有总比没有好,便没有太在意。
因为货车能装的量有限,一般苏长寿一家都是负责采摘和搬运的,所以这回这两老人只是跟过来看看,确认下从他们家摘的量。
苏长寿一家人一边摘桃子,苏木云等人便一边拿起印章盖起了小贴纸。这贴纸是老李头按照苏木云的说法,做了镂空格式。到时候沾上用红豆做成的粘糕往上一抹,贴纸再一撕,这桃子上就会显示一个字。
跟过来的两个老人觉得稀奇,也觉得这个法子新颖,把苏木云好一顿夸。苏长寿听了会,提醒他们:“你们记住别往外说就行。这件事村里暂时还没传开,这个法子能撑几天,咱们的桃子就能多卖几天。”
“那我们晓得的,还用你说?”
“就是,我们又不傻。”
等一切收拾妥当,苏长寿再次拉着东西出门时,还忍不住和苏添财打赌:“你猜这次几点就能卖完?”
苏添财:“九点前。”
苏长寿鸡贼地提高了点时间:“我猜八点半。”
等到了市美食街,因为来得早,所以还占了和之前一样的地盘。苏长寿去旁边店铺,征得老板同意撕开了纸箱,按照苏木云说的写下来价格,然后又歪歪扭扭地写了四个字:“托桃试吃”
昨天苏木云这的桃子上印字的方法太新鲜,周围都传开了。有好奇心重的人再次看到他们,搭话聊了几句。当他们得知这次桃子除了印字,还可以买一斤桃子试吃一个托桃,要是好吃可以给定金预定。
有嫉妒心重的就忍不住酸道:“这年头,小年轻就是会做生意。桃子还没卖出去呢就先收钱,也不知道最后做出来的不好吃还怎么收场,到时候该不会影响我们这条街的生意吧。”
苏木云看了他一眼,再看看他身后那也是卖桃子,同时也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也在桃子上印了字,只不过他们只是照葫芦画瓢。
原本他们还十分有自信,相信以他们能忽悠的本领,一定能抢走苏木云他们的大部分生意。哪知道,苏木云完全不按照常理出牌,这就如小拇指大小的印章字就突然变成了巴掌大的字,一看就比他们的桃子更吸引人!
太可恨了!
苏添财显然也看到了他们身后的桃子,硬气地堵回去:“你们偷学我们的卖法我们还没找你们算账呢,你们还有脸卖不出去怨我们?”
最后一遮羞布被揭下,对面的人气得就想用拳头教苏添财做人,苏木云轻飘飘的一句“我要是报警了,你们今天去警局一趟可就真的什么都卖不出去了。”
“妈的!你们给老子等着,等老子卖完的!”
“整得谁稀罕吃那种东西,谁知道有没有加什么东西。”
“就是。”
“哎,我挺稀罕的。这托桃我能尝一个吗?”有一个不知道是来捧场还是来砸场子的,一边说一边伸手想从桶里拿个托桃尝尝。
说实话,看这卖相和香气,有不少人是挺馋的。
“抱歉,试吃托桃的规矩是只能是买一斤桃子试吃一个,不能试吃后再买桃子。”
苏木云话还没说完,苏添财就手快的勒住他胳膊把桃子又给拿回去,转头四处吆喝:“托桃托桃嘞,新鲜的水蜜桃新鲜的托桃嘞,一斤两块嘞。”
想占便宜的那人没占到便宜,翻了个白眼嘀咕几句就走了,其他人看没热闹看也散开了。
不一会儿,有昨天买了桃子的老顾客又来菜市场瞧见了在人群里长相尤为突出的苏木云和苏帛,立马走了过来:“呦呵,你们今天又来了啊。哎,我和你们说,你们昨天那桃子不仅好看还好吃,我孙子一下子吃了三个。要不是吃多了不好,我们管着他,恐怕我昨天买回去的三斤他都能一口气全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