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宁荣说出的话,让温竹一怔,随即朱唇微启,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也分辨不出宁荣这句话到底是真是假。
“行了!”
“不吓唬你了。”
宁荣见温竹一脸的纠结犹豫,笑着摆了摆手。
“这六万两银子就是给你救助那些灾民的。”
“在我眼中,你和其他几个花魁其实没什么不同,只是见了你写的字之后,才觉得你是有几分本事的。”
“但在见到你写的字之前。”
“我并不是贪图你的身子。”
“而是被你的执着打动。”
宁荣这些话很真诚,听得出来的确是没有贪图温竹的身子,应该是足以让温竹松一口气了。
但事实是……
温竹心中却有些古怪了起来。
一方面是松了口气,宁荣如此有权有势还有才的人,若是真的看上了自己,自己肯定是逃不掉的。
现在解释了,不是贪图她的身子。
但另一方面,温竹心中却又古怪了起来。
她对自己的身材和脸蛋是有些自信的,但这些东西居然没被宁荣看在眼里。
而且宁荣还说自己和其他几个花魁没什么区别。
这……有点伤人。
更是让温竹心中有些不服气。
但温竹又不敢发出质疑,只好低下头继续听宁荣说话,像是一个受气包小媳妇一样。
“你虽然境况很惨,但还是为了救助灾民坚持了这么多年。”
“你这几年自己投入了多少银子我不知道。”
“但就凭你这些年的坚持,我都认可你的所作所为是发自真心的。”
“也正是因为这些,我才帮的你。”
说到这,宁荣笑了。
“而且,我要跟你提的条件并不是想要你付出身体的代价,而是关于这两万两银子如何使用。”
“如何使用?”
温竹一怔。
似乎对于宁荣说的这话有些意外。
她救助这群难民也有个三四年了,不说没人比她更懂救助灾民,只说一句经验丰富,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在她看来,自己有自己的救助灾民的办法。
这六万两白银在她手中,她片刻便能规划出到底该如何使用。
宁荣乃是大梁第一才子,这是不争的事实。
温竹也很是敬佩!
但要说到救助灾民……
温竹觉得,宁荣的经验肯定不会比自己更加丰富。
更别说,还需要宁荣教她如何使用这些银子救助灾民吗?
只是此人多眼杂,温竹也不好仔细询问宁荣。
看到温竹的表情,宁荣大概能猜到温竹此时心中的想法,也不多数,朝着温竹微微一笑。
“这会人太多,不是说话的时候。”
“等花魁评选结束吧!”
“结束之后,那我找个地方,坐下来好好聊聊。”
“妾身全凭宁公子安排!”
“嗯。”
宁荣点了点头,便转身离开了舞台,接着温竹也跟着离开了。
将舞台交给了剩下的花魁们。
但今日花魁评选大会经过这件事的插曲之后,剩下的花魁们还有什么比试的心思?
六万两买下了温竹的一个书法作品。
再加上县令和一些达官显贵的支持,谁能赶得上温竹?
温竹今日不就已经内定为今年的第一花魁了吗?
所以,接下来的花魁比试更像是走个流程。
走完了流程,那么就该将今年的花魁之王的桂冠颁发给温竹了!
这没什么好争议的。
而事实也正如这些花魁所预估的一样。
剩下的花魁兴致缺缺地上去只是简单地走了个过场之后,这场花魁评选大会便匆匆结束了。
毫无争议的。
温竹便是今年的花魁之王!
当然。
要是放在往年,这个花魁之王或许还被人大肆追捧,无数人散尽家财都想要求的一个共度良宵的机会。
但今年。
显然是没人再这么做了。
究其原因,乃是温竹已经名花有主了!
而且这个主还不简单,乃是大梁第一才子,宁荣!
旁人听了这个名字,便完全没有了与之相争的想法。
更别说,之前有一个大理第三才子携着两万两银子都在宁荣手下没走过一个回合。
有前车之鉴在此,没人敢再起心思了。
……
花魁评比大会结束之后,腾冲县的百姓们便散去了。
但今日发生的事情,足够他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了。
此时。
刘家会客厅中。
刘婉坐在右边主位上,宁荣坐在另一边,在这个以左为尊的时代里。
在刘家,宁荣的身份隐隐占了主导。
下方坐的是温竹和段嫣儿。
此时,宁荣正一脸认真地看着温竹问道,“你救济的这些难民一共有多少人?”
“你救济了多久了?”
“一共……我能力有限,前前后后三四年的时间,我一共救济了差不多有三千多人。”
“有些没能救回来已经死了。”
“有些吃了一两顿饭便离开了,不知道去向。”
“更多的是在城外搭了些茅草房,整日里依旧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说到这,温竹低下了头。
“是我没本事,三四年的时间,连这些人的温饱依然解决不了。”
宁荣闻言,神色沉重的点了点头。
温竹救济难民的办法果然和自己猜测的没什么分别。
这也是为什么温竹救济了这么多年,还没什么起色的原因。
毫无疑问,温竹这种救济方法是不对的。
这几千人说少也不少。
要是就这么免费给饭养着,得养到什么时候。
养到死?
那这六万两银子恐怕都远远不够。
宁荣决定先纠正温竹脑子里关于救济的认知,他想了想便朝着温竹问道。
“假如说,有一天你我沦落到了乞丐的境地,然后出现了一个富翁,他拿了一筐子鱼和一根鱼竿。”
“摆在我们两人的面前,问我们两人要什么?”
“你怎么选择?”
温竹一怔,意识到了这是宁荣对她的考验。
便仔细思考了一番,抬起头看着宁荣说道,“一筐鱼吧。”
宁荣摇了摇头。
“那我选那根鱼竿。”
“一筐鱼总有吃完的时候,可有了鱼竿,一旦我饿了,我就能随时钓鱼。”
“甚至多余的鱼我还可以晒成鱼竿,也可以拿到集市上去卖!”
“由此,你明白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