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男子闻言,神色复杂的看着刘氏,他想说,他娘和他爹其实不合适,他爹是个混账王八蛋。
可是他知道自己现在不能说这话。
“你母亲说的没错,你姨母和你姨父是真心相爱,可是因为家世缘故,不得不分开。
我看你母亲是真心疼惜你,你可莫辜负了她。”
青年男子点头应道:“谢伯父指点,伯父请放心,侄儿绝不辜负婶婶。”
刘氏闻言,脸上绽放出欣慰的笑容。
刘婉儿则撅起嘴巴,嘀咕道:“哼,这话我怎么越听越像是骗我们的呢?”
刘氏嗔了她一眼,厉声道:“闭嘴吃你的饭!”
“哦。”刘婉儿闷闷的答应一声。
青年男子见状,忙安抚她道:“婉儿,你别担心,我既然决定娶你,就不会让你受委屈的。”
刘氏闻言心中一动,她抬头看着青年男子说道:“阿山啊,你可知我家里穷苦,我们家只有三亩薄田,还欠了外债。
你要真的看中了我家婉儿,我把她嫁给你倒是不亏。”
刘婉儿闻言,狠狠的瞪了刘氏一眼,低垂着脑袋扒拉米饭。
青年男子笑了笑,说道:“姨妈放心,我不会让表妹受委屈的。
我会挣很多钱让你过好日子的,以后我也会好好待她,不让她受到任何伤害。”
刘氏笑着点了点头,又说了些感激的话语。
用完午餐之后,刘氏和青年男子便离开了。
刘氏回去的路上,心情十分愉悦,虽说那位姑爷是秀才,但毕竟是寒门,而且家境贫困。
她若是同意这门婚事,以后的日子怕是不太好过了。
不过刘氏转念一想,即使女婿再差,总比那对狼狈为奸的夫妻要强吧。
至少他们两人都是读书人,即使日子艰难了一些,但最起码清高、洁身自好。
她家婉儿长得漂亮,性格又活泼,只要他们互相喜欢,日子肯定过得红火。
......
此刻,在另外一个地方,楚牧之将奏折全部丢在地上。
“让婉儿和亲只是权宜之计,我不会让大楚向南诏低头!“楚牧之沉声道。
跪在殿中的几名官员听到这话纷纷松了口气,如果皇帝坚持要让婉公主远嫁,那他们的仕途也算是到头了。
“启禀皇上,臣等已经商量妥当,您看,什么时候派遣和亲队伍前往南诏国和谈?”户部尚书李忠询问道。
楚牧之冷冷的扫了众人一眼,说道:“朕不去,你们去和谈!”
“啊!皇上,您怎么能不去呢!”户部尚书闻言吓傻了,连忙劝谏道。
李忠的话音刚落,便遭到楚牧之的呵斥,
“朕乃大楚天子,南诏小国岂敢威胁朕!朕今日不去和谈,明日也不去和谈,谁去谁死。
朕要带兵杀到南诏国的国都去,朕倒要看看,那帮畜生是不是真的敢和大楚宣战。”
“陛下,万万不可啊!”
群臣急切的哀求着。
楚牧之怒视众人,冷喝一声道:“退朝!”
楚牧之说罢,拂袖而去,留下群臣在大殿内唉声叹息。
楚牧之坐上龙辇来到宫中的御花园。
此时御花园内花香四溢,蝴蝶翩飞。
微风吹过,花朵摇曳,散发出阵阵清香。
楚牧之缓步行走在花丛间,心中却是烦躁无比。
他没想到,南诏国居然真的打算挑起战争。
如此一来,百姓必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百姓流离失所,尸横遍野。
不仅如此,他作为大楚皇帝,还不能置身事外。
他不是圣人,做不到眼睁睁的看着百姓受难。
楚牧之停住脚步,目光望向东北方。
那边是南诏国所在的方向,距离他们大楚最近。
南诏小国胆敢侵犯他们大楚,他自然不会放过那帮畜生。
楚牧之心中暗恨,南诏国的人欺人太甚!
若不是南诏国的皇室血统特殊,早就被他灭掉了。
“驾,驾......”
就在此时,一阵马蹄声传来。
一队骑兵从御花园的西侧跑过来。
楚牧之眯起双眼,凝视着他们。
只见这些士兵身穿黑衣,腰佩弯刀,背插箭匣,手执盾牌,训练有素。
“陛下,属下救驾来迟,还望陛下降罪。”
这时,一名身披铠甲的男子策马赶来。
楚牧之闻言,淡淡的说道:“平阳侯,这件事怪不得你们,只能怪敌军狡诈。”
他并非迁怒之人,更何况,这次出征本就凶险。
平阳侯拱手道:“陛下英明睿智,自有福报庇佑大楚。
末将奉命护送陛下回京,末将先送陛下回府。”
“嗯,有劳平阳侯了。”楚牧之点了点头。
......
半月后,大楚皇宫金銮殿内。
“众卿有何事启奏?”楚牧之站立于金銮宝座上,俯瞰下方文武百官。
文武百官中走出一人,躬身说道:“陛下,臣认为我们应该尽快攻下南诏国,免除后顾之忧。”
“哦,李大人,你认为什么时候攻打南诏最好?”楚牧之问道。
“回禀陛下,依臣看来,最佳的时机莫过于春暖花开之际。
届时各处草木繁茂,粮仓充足,正是大军挥师南下,踏平南诏之日。”
闻言,楚牧之蹙眉思索。
按照历史轨迹,明年春天就要发生叛乱,而他必须在叛乱爆发前解决南诏。
如果等叛乱爆发再解决,那么南诏的百姓将死亡惨重。
“李爱卿此言有理,既如此,那就明年春季再攻打南诏。”楚牧之朗声道。
“臣附议!”
“臣也赞成!”
“我等皆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随后,文武百官纷纷开始附和李尚书的提议。
片刻后,朝堂安静下来。
楚牧之继续道:“李尚书,你拟旨,册封婉公主为昭和郡主,择吉日远嫁南诏!”
李尚书闻言顿时惊讶,他原以为皇帝会直接册封婉公主为妃,没想到竟然只是封其为郡主。
李尚书疑惑道:“陛下,为何要册封婉公主为郡主?”
楚牧之轻轻摆手道:“不管是为何册封,这件事由朕说了算。”
见楚牧之面色严肃,李尚书不再犹豫,躬身道:“是,微臣遵旨!”
楚牧之微微颔首,又道:“另,传令各县,准备好银子,准备出塞运粮!”
“陛下......”李尚书闻言,欲言又止,神色有些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