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包希仁的回答之后,老皇帝又问道。
“为何?”
实际上老皇帝已经看过了奏疏,江都县知县的罪责在这上面写得一清二楚。
而江宁县知县,派人放火少了五合村的,袭杀过孟昶也就是此人。
此前老皇帝亲自下旨斩首,他的罪责同样也被记录在了这一本黄册之上。
虽然人已经死了,但是如果按照这黄册上面记录下来的东西,想要去查证一番也非常的简单。
而除了江宁县知县以外,第二个人便是江都县知县,故此老皇帝才有这样的疑问。
包希仁沉吟了一下解释道。
“只怕陛下还不知道,此番扬州有大量百姓们患了瘟疫,而且身死之人已然抵达了上万人!”
似乎想到了那样的场面之后,包希仁到了现在还是有些后怕一般。
只听包希仁说道:“那么多的百姓们丧生的画面,而且他们还都是得了瘟疫而死,犹如地狱一般!”
“若是一开始的时候,江都县的县令能够按照朝廷的要求,预备好瘟疫的发生,那么最起码也可以像江宁县这般,仅仅只是上千人丧生而已,但是如今却扩大到了上万人!”
“陛下,这是江都县的县令失职,仅仅是因为他的一己之私,便让上万人丧生,这和他杀了上万百姓们有何区别?”
老皇帝听到包希仁这么一说,他都有些震惊!
没有想到区区一个江都县的失职居然会酿成如此大的灾祸!
于是老皇帝便道:“卿家所言有理,既然如此,那么锦衣卫对其斩首示众,也是符合朕的心意!”
“如此看来,只怕锦衣卫动手斩杀之人,应该都是恶贯满盈之流了?”
包希仁有些尴尬,然后说道:“也不全是,锦衣卫动手之时,吓死了好些个犯官的家眷。”
包希仁虽然尴尬了,但是朝堂上的无数官员们都睁大了眼睛!
居然能够靠着吓人就把人吓死的,这,这难道就是锦衣卫?
而且包希仁的话语一出,那时候被锦衣卫逮捕的朝廷官员们,似乎又回忆起来那时候的悲惨画面,一个个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哆嗦!
似乎锦衣卫的手段吓死几个人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老皇帝也是无语了,不过还是说道。
“卿家此番对朝廷有如此大的功劳,这些区区细小的过错,就不要提了,卿家一心为了朕,为了朝廷,朕是知道的!”
老皇帝似乎并不在乎这些东西。
而且若是让老皇帝自己来的话,搞不好比包希仁还要厉害!到那个时候,就不是弄死区区几个人的事情了!
听到了陛下这么说,包希仁也是一脸的感激之情。
“臣谢过陛下洪/恩!”
老皇帝摆了摆手,似乎这并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
而且锦衣卫这一次有这样的行动,也在老皇帝的心思之中。
不然为什么护送一些物资要让锦衣卫去做呢,只是老皇帝没有明说,他想着让太子去体悟一下自己的心思。
如今看来,太子还是很了解自己的。
不过朝堂的这些大臣们却是一个个脸色带着诧异,这么多的官员们被缉拿,居然就真的是轻飘飘的一句话揭过去了。
看来包希仁如今深得陛下圣眷!
虽然老皇帝如今对朝廷的掌控力严重下降,但是皇帝就是皇帝。
包希仁只怕要成为朝堂上新贵了!
所以不少人,特别是赵光义看向包希仁的眼神更是火热,只怕是他看见自己喜欢的姑娘的时候,也没有这样的眼神!
不过老皇帝现在还有一个疑惑。
老皇帝又是沉吟了一二,等朝堂上面的这些官员们唏嘘之后,却是问道。
“方才朕见你那奏疏上面写道,这一次能够顺利解决瘟疫,仰赖安乐侯的帮助,这是何故?”
老皇帝这么一说,所有人的目光都有些诡异起来。
因为那位传说中的大纨绔,安乐侯杨焱除了会吟诗作对以外,根本没有任何的本事。
为什么他会牵扯到这里面来?
所有人都觉得非常的奇怪。
甚至是有人心里面想着,是不是包希仁受到了杨焱的威胁才让包希仁这么说的?
六皇子赵光义甚至急了!
“父皇,安乐侯杨焱从小到大,便在京城里面生活,所有人都知道,他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而已,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的本事,儿臣认为,应该是安乐侯暗中威胁了包大人,想要分包大人的功劳!”
说着,赵光义还使劲对包希仁使眼色。
然而包希仁根本不理会他,却是拱手对老皇帝说道。
“臣所言非虚,完全是臣的肺腑之言,甚至可以说,若是这一次的江南之灾没有安乐侯的话,只怕臣现在已经死了!”
老皇帝都有些诧异!
能够让包希仁说出来了这样的话,若是杨焱那小子真的威胁了包希仁的话,只怕是只有用刀架在了包希仁的脖子上才能够让他这么说啊!
但是现在的情况显而易见,包希仁如今获得了这么大的功劳,根本不用惧怕他杨焱分毫。
而且从奏疏上面来看,包希仁和孟昶以及焦挺,在江南瘟疫即将要爆发的时候,打了一手绝佳的配合,这才让瘟疫没有爆发出来。
而老皇帝知道的,杨焱与孟昶,焦挺三人,关系不是一般的铁!
他们的父辈祖辈都是天波杨府之人,到了他们这一代虽然有点类似于分家,但是三个人还是穿一条裤子的。
所以包希仁所说的,十有八/九就是真的!
而且包希仁接下来的一句话更是让所有人都难以置信地盯着包希仁,似乎他说的乃是一个天大的事情一般。
只听包希仁感慨道。
“实际上以牛痘治理天花,就是安乐侯杨焱提出来的办法,被他写在了防疫手册上面,而防疫手册,乃是孟小将军送给我的,而且这防疫手册,原本就是安乐侯杨焱送给孟小将军用来治理江南灾后祸患的锦囊!”
“所以说,此番治理江南瘟疫之灾的真正功臣,并不是老夫,而是——”
“安乐侯杨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