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帝的这句话着实在朝堂上面引起了大臣们的诧异!
他们都没有想到, 原来在西夏边境之地,西夏人和辽人居然双双罢兵了!
贾如辉这个时候也收起来了戏谑的神色,开始变得凝重起来。
“陛下,西夏国和辽国定然是知道了我们武朝的火器威力之大,他们害怕的,就是我们可能会在他们鹬蚌相争之时,渔翁得利!”
老皇帝颔首道:“贾卿家说的不错,朕也是这样认为的,一战覆灭上万西夏铁鹞子大军,哪怕是他们辽国也做不到的事情,被我们武朝做到了,这一点就足以让他们骇然。”
“而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我们实力陡然增强,想来也吓到了西夏和辽国,毕竟我们武朝在几十年前,就曾经打得他们溃不成军,一旦我们武朝大势而起,他们两国便会再次萎靡不振!”
贾如辉心里面有些震惊,接着老皇帝的话说道:“陛下,他们两国也有可能这么想,所以……他们甚至可能会握手言和然后转而进攻我们武朝!”
贾如辉的话,让朝堂上面的大臣们一个个提起来了精神!
并不是因为激动,而是贾如辉的话让所有人仿佛都看见了武朝当年迁都之前,被两国打得落花流水的场景。
也正是那一场大战,彻底打掉了武朝的心气,让武朝上下武将们郁郁寡欢了数十年!
这些年以来,武朝的文风也因此而渐渐兴起,几乎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当武将。
而且读书人的待遇和福利,也要比武将们好得太多。
“所以朕今日便想要问一问诸位卿家,如何能够让武朝再次脱离危险!这一次的危险若是不尽快排除的话, 只怕用不了几个月,西夏铁鹞子大军会再次于兴庆府叩关!”
说着,老皇帝叹了一口气。
“而且最危险的乃是辽人的骑兵,只怕也会从燕云十六州,直接往南方武朝腹地奔来,到时候武朝又该如何抵抗?”
老皇帝是大概知道兴庆府一战的过程的,也知晓此番之所以能够大胜,几乎就是因为杨焱所提供的那些火器。
可是兴庆府这边的将士们有火器傍身,但是其他地方的将士们,还是以步卒居多,哪怕是弓箭手都已经算是稀罕的人物了!
“陛下,如今这样的情况,臣认为,我们也只能够固守城池,竖壁清野,暂时的武朝,哪怕是有着强力的火器,我们也不可能可以和西夏以及辽国争锋!”
贾如辉此刻的脸上也有些愁容。
“他们两国知道了我们武朝的厉害,最起码辽国肯定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帮着我们去牵制西夏,所以我们只能够做好防守的准备!”
但是包括贾如辉在内的诸位大臣们都知道,一旦真的面对西夏和辽国的进攻,不是说防守就可以的。
战争涉及到了许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周围重要的就是钱粮!
没有钱打不起来仗,没有粮食更是万万不可能打得起来。
江南之地本来就是武朝的粮仓,可是今年的江南等地多灾多难,先是有这洪涝灾害,而后又面对上了大疫侵袭。
今天的江南虽然不说颗粒无收,但是也紧紧只能够让一部分江南的百姓们果腹而已。
所以这仗若是想要打起来,最起码要等明年的夏粮收获之后才可。
但是西夏和辽国,他们会给武朝这样的时间吗?
老皇帝此刻目光在大臣们身上看着,下意识就往赵丹青这边看了过来。
赵丹青兴庆府一战当中所透露出来的格局和谋划,那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
所以碰到了这样的事情之后,老皇帝也是下意识的就想要问一问赵丹青的看法。
不单单是老皇帝,朝堂中还有不少的大臣们都看向了赵丹青。
今天可是太子殿下重新登临太子之位的第一次正式上朝,碰到了这样的难题,太子想来应该也会有些建议的。
赵丹青此时当然也感受到了众人的目光。
这件事情杨焱和她在床榻欢愉之后也谈过,所以赵丹青心里面更是有了底气。
“父皇!”
赵丹青仅仅开了口,老皇帝便是眼睛一亮,而后笑道。
“太子莫非有什么想说的吗?尽管说出来便是!”
赵丹青说道:“父皇,儿臣的确是有一些建议想要说,其实父皇大可不必担心西夏国与辽国联手, 他们如今已经打了好几仗,死了那么多人,根本不是说联手就联手的!”
“而且西夏国与辽国和我们武朝之间的关系还真的不一样。”
“若是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话,西夏和辽人才是真的一山不容二虎,他们都是在大漠之上,草原之滨讨生活的两个国度。”
赵丹青的话一下子让众人都打开了思路。
没错,他们才是一个山头的两只老虎,而武朝不过是南方的一个国度而已。
“既然我们跟他们都不是一个山头的人,那么我还有什么太大的必要去担心他们会攻打过来呢?”
老皇帝听了赵丹青的这句话之后,面色有些奇怪,不过却也没有说出来。
倒是左灿这个时候忍不住说道:“太子殿下看来与下官的见解一样,我们不用出兵,便可安稳。”
赵丹青却是笑了,“左大人太过于异想天开了!我们若是没有任何动作的话,那么西夏和辽人必然会攻打过来的!”
左灿脸色一僵,明明我们说的话都一样啊!
“不过父皇,儿臣觉得武朝绝对不能够出兵,一旦有一兵一卒的调动,都会引起两国的警惕,但是我们要派遣使臣出去,劝让他们安心打仗!”
太子背着双手,缓缓道。
“这就是驱虎吞狼,他们都想要势力更加强大,那么他们两头老虎当中,必须有一个能够胜出的,才能够慢慢享用我们武朝这只肥硕的绵羊。”
老皇帝顿时有些犯难了,说道:“这,这如何派遣使臣过去?若是随便一个使臣的话,只怕也说服不了那两国的国君。”
“袁卿家,你觉得应该派谁过去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