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干部调整,夏正华总算是清净了下来,作为党委管党建、组织、纪检的常委,他还是没有太多的实际工作要他亲自出马。
通过前段时间对乡镇及县内部门的调研,对乡村道路交通及城区街道交通状况、工业企业数量和规模都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没有规模以上的工业,没有繁荣的商贸、没有便捷的交通,没有新型的县城,这些是梅山的现状。经济收入主要来源是农业,水电和电子陶瓷有一定基础,但没有规模。
作为一个县委领导,虽然不直接分管经济工作,但也有责任和义务去思考全域经济的发展,去想办法促进全县财政和居民收入的提高。
县域内只有几条过境的省道是沥青道路,但也到处有坑洼现象,许多乡镇都是砂石路,许多村还没有通路。怎么样才能把交通建设抓起来,那就是要钱。梅山财政收入及那么多,用钱的地方又很多,就只能从上级去争取。
没有成规模的工业企业,有一家军工企业也基本停产,没有产品销路,已经带不活周边经济。交通不畅,也引不进好的企业。
县城没有好的道路、物流和商业,就没有发达的商贸。商贸不繁荣,就拉动不了消费。
梅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得主动找民政部门和其他京都部委找找政策,找找资金补助。
想着这些事情,他就拿起电话给刘根芳打过去。
刘根芳正在西北某省检查扶贫工作,看到是夏正华的电话,就立马接了。手机里听到夏正华的声音:“根哥,忙着吧?”
“正华呀,我在淦宿省,有事吗?”
“在下面检查呀,辛苦了。是这样,我想咨询一下扶贫资金拨付的事情。你在下面,那我等你回京都后再问吧。”夏正华还是觉得手机漫游费双向收费不便宜,还是不要多说。
刘根芳听夏正华问道扶贫资金,就知道他想打这个注意。当然,梅山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每年都有相应资金扶持,备用资金丰富的时候,给某个地方多匀一点也不是不行。
“好吧。我回去后打你电话,今年春节要回老家,那时再具体讲更好。”
“那就春节见面说吧。根哥,你先忙。”夏正华待刘根芳挂了,才放下电话。既然他要回来过年,那就春节见面说跟详细。
要想富,先修路!
欧小龙也退休了,交通部门也没有其他熟人,该想点办法,修路还是要找主管部门。
闫雯雯打了电话,南江大学已经录取夏正华为该校在职研究生,她帮忙代领了录取通知书。按照学校规定,每个学员每学年必须去脱产学习半个月,时间定在12月10日开讲。
夏正华跟彭峰请好假,驾车回星城。回星城之前,应妹妹夏芳华之邀前往娄城。妹妹跟他讲,段志才想请他吃顿饭。
妹妹能谈好男朋友,愿意让他跟自己见面,说明两人相处很好了。夏正华当然高兴,为了妹妹的婚事,父母早就急了。
见面的地方定在娄城区教育局不远的一家小餐馆。夏正华挺好车来到门口时,夏芳华手挽着一个青年男子站在门口。
她看到夏芳华,就摇着手喊道:“哥!”
夏正华看着她温馨地笑道:“芳华!”
旁边的年轻男子也跟着夏芳华对夏正华谦恭地喊道:“哥。”
夏正华点点头,笑着对他问:“你就是段志才吧。”
夏芳华过来拉着夏正华的手往店里走,像小时候一样撒娇,轻轻说道:“就是他,帅吗?”
段志才跟在后面走进了餐馆。
夏芳华他们已经选好了一个小包厢,三人进去不久,就开始上菜。段志才本来想请夏正华这位未来的舅子哥喝一杯小酒,但知道他要开车,就连问的过程都省略了。
边吃饭,夏正华问道:“志才,还在农科所吧?”
“哥,是的。”段志才回道,又接着说:“听说我们农科所要跟师专合并,成立新的本科学院了。”
“那还是好事呀,专升本,形象就上去了。怎么想起合并你们农科所呢?这都是属于农业局的二级单位。”夏正华不懂就问。
段志才解释道:“师专准备把农机学校合并,但农机学校研究能力不强,离本科设置条件有些差距,所以就想到了农科所。毕竟我们还是研究出来了一些农业品种,加入进去就可以增强学术研究水平。”
“哦,那是对双方都有好处。那你是留在农业局,还是跟着合并单位经大学呢?”夏正华想到段志才的去向,就问道。
“既然有这个好机会,我还是想进大学。我就是一名研究人员,呆在行政单位可能不适应。”段志才回答道。
夏正华觉得他的想法也很好,一心搞研究,不必去琢磨人。
夏芳华也跟着说:“我也喜欢志才进高校,以后我家说不定就有教授了。”
夏正华又问了段志才家里父母对两人相处的意见,段志才说道:“我爸妈在婚姻方面都由我,他们说只要姑娘善良就行。芳华这么善良的姑娘,他们肯定是喜欢的。”
“你们两个人如果彼此都看上了,也信任了,那就见见双方父母。我家也没那么多跟不上时代的老规矩,欢迎你来家里玩。”夏正华友好地对段志才说道。
段志才心里暖呼呼的,原先以为夏正华一个县委副书记兼着纪委书记的官员,面对时会有无形的压力,但见面后才知道,他就是夏芳华的大哥而已。连忙掩饰不住兴奋说道:“哥,谢谢!”
夏芳华在旁边也很高兴,自己选的人能被哥哥认可,那么父母也会没意见,肯定同意。于是她征求夏正华意见,当然还是撒娇样子;“哥,择日不如撞日,明天是周六了。我们请半天假,跟你一起去星城,我也有一个多月没见到爸妈嫂子和我侄儿们了。”
夏正华想象也是,丑媳妇总要见家婆,迟见早见都是见,不如就一起回去。
“只要你们能请到假,我没有意见。”
于是夏芳华拿过哥哥的手机给单位请假,没有疑问就去获得了批准,同样,段志才的请假也获得了单位批准。
夏华芳在夏正华的帮助下,调到了娄城区教育局办公室工作。
夏正华给老婆柳丹慧打了电话,告诉她还有妹妹和她男朋友来家里,多做点饭菜。
下午四点,夏正华带着两人回到了星城。下车后,段志才拉着夏芳华不顾夏正华的阻拦,前往商场购买礼品。未来女婿第一次上门,不准备些礼物确实也不好,夏正华也就随他们去买,自己先回了家。
回到家里,夏正华跟爸妈、岳母、老婆问了好,就去逗孩子。三个多月的婴孩,正是有点味道的时候。
“芳华他们呢?”柳丹慧递了一块热毛巾给夏正华擦手擦脸。
夏正华接过来把手和脸擦了一遍,回道:“他们一定要去商场买点东西,我只好随他们去了。”
当夏芳华两人回道家里,就可以吃晚饭了。一家人开开心心把晚餐吃完,又在一起聊家常。
夏元军问了段志才一些家庭情况,知道他父母是涟新钢厂的工人,老家是双山,家里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姐姐已经结婚,妹妹还在读技校,以后也是会分在钢厂上班。
兰华芬在旁边听着,觉得还是可以,不论男孩子,还是家庭。
杨晓华听说夏芳华男朋友以后会成为高校教师,看着也文质彬彬,也对夏芳华说道:“芳华,这个伢子可以。”
杨晓华没有要夏正华送自己会军区,因为柳钧维等会也要过来看看外孙们,就可以一路回去。
柳钧维来后,逗了一会外孙们,才跟夏正华问了一下在梅山县工作的情况。
等他们离开后,夏元军对夏正华说道:“亲家母每天过来也不方便,现在两老在家里也不热闹。我看这样,你叫丹慧带着孩子回去住上几个月,陪陪他们,我和你妈就回老家呆段时间,等到有需要的时候,再让你妈过来帮忙。”
夏正华问道:“爸,你没有什么吧?”
“我有什么?你认为我假装的吗?”夏元军有些不高兴地问道。
“没有,我只是听你这么说,以为我们哪里没做好。”夏正华忙解释。
夏元军这才笑道:“我确实想着亲家他们也不容易,没其他想法。”
“那好吧。”夏正华道,他把柳丹慧喊过来,跟她谁了自己老爸的想法。
柳丹慧听后,内心很喜悦,觉得公公很明理,很会照顾别人的想法。“谢谢爸爸!”
夏元军笑着摆摆手:“谢什么呢,都是一家人。你们跟你父母说,家里也装修好了,虽然比不了城里,但还是干净的。如果不嫌弃,今年就一起来娄城过年,一大家子才热闹。”
柳丹慧对公公说:“我会告诉我爸妈您的想法。”
周日下午,父母就与妹妹他两一同坐车回娄城,当天下午,夏正华就带着柳丹慧和孩子们进了岳父家。杨晓华怕忙不过来,特意请了一位三十多岁的保姆来一起照顾孩子们。
柳钧维在听了柳丹慧说她公公想请他们夫妇去娄城一起过年的话以后,思考了一会,才回复:“看情况吧。如果省委和部队没有特急的事情,去看看你们家的新房子,吃吃新鲜蔬菜和梅山腊味,也不失为一个好注意。总在星城呆着,去喝喝清新空气也好。”
接下来的半个月,夏正华没有缺一堂课,全程学完了规定的课程,期间请闫雯雯吃了一顿便饭,把他发展经济的思路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