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开发区创建讨论会
凤冠村夫2025-10-31 11:593,480

夏正华回到梅山县,到彭峰办公室销假,顺便跟他汇报自己在星城和莲城高新区参观的感受,提出了梅山县创立经济开发区的设想。

彭峰也想发展经济,但苦于梅山的环境,一直找不到一条好的道路。他不是不知道全国各地都冒出来的经济开发区,尤其县域更多。

“正华书记,这个事情可是个吃螃蟹的事呀。我们娄城的县区还没有哪家提出了这个想法,虽然大家在一起开会也提到过这样的想法,但真正去实施的还没有。

我们县的财政收入只有这么多,交通状况你知道,城市建设水平你也知道,工业技术装备情况你也知道。我担心三点:一个,市里会不会批准,二呢谁会过来,三个是启动资金从哪里来。”

“书记的担忧是对的,也是应该有的。但我想如果只是担心这三点,其实也不是太大的困难。我这么理解:市里批不批,我们拿出好的方案,一起去找市委领导,磨也要磨出来;关于谁会过来投资,栽得梧桐树,自有凤凰来,我们可以去找,尤其是那些在外面闯趟稍有成功的梅山人;至于资金,我们挤一挤,向上级诉诉苦,总会有的。”夏正华抱着乐观的态度。

彭峰看了一眼夏正华,内心磋叹:还是年轻一点,闯劲就足一些。他也不是一个事项保守的领导,于是对夏正华说:“正华书记,只要有利于梅山县经济发展的工作,我原则上都是支持的!想法是你提出来的,你也在其他高等级的开发区参观了,那么你就组织编制一份开发区创立方案,我看完后,再跟张县长商量,我们再上会研讨。你看怎么样?”

夏正华也不推迟,满口应承:“书记,那我就先组织调研,编制草案,搞好之后再找您汇报。”

“好,你去做吧!”彭峰应允后,端起茶杯准备喝茶。

夏正华也站起来告辞离开,回到自己办公室。办公桌上对着一垒没有批阅的文件,罗安福已经帮他分门别类地分开摆好,他把这一些积压了半个月的文件一份份批示完,就是中午下班。

邹凯石和罗安福陪着他往食堂去吃饭,路上两人又向他汇报了一些这段时间的事情。其实也没有特别重要的信息,夏正华也就没有台去搭理。

下午来到纪委,他召集纪委常委们开了一个短会,询问了最近的情况。常务副书记邹家其在夏正华外出期间主持工作,一般每天下午都会给他打一个电话汇报工作,所以主要的情况还是了解的。

“案件管理中心这段时间有没有收到什么举报信呢?”

分管工作的副书记许达运打开笔记本回答道:“书记,这段时间举报信也有一些,但大多是匿名信,目前没有足够需要提起调查的信件。”

夏正华点点头,讲道:“各位常委,请大家接下来还是要各司其职,尽心尽责,我的目标是要让纪委成名娄城市乃至南江省的标杆纪委,获得省级荣誉,希望得到在座各位的支持。我这个人有个特点,你支持了你认为我正确的工作,我定然百倍地支持你的工作和想法。大胆工作,坚持原则,树立威严,让贪腐干部副处沉重的代价。这样就可以让我们梅山县的干部以后不敢贪腐,不想贪腐。

心里有其他想法的人,一定要单独来找我说清楚,我们之间如果没有沟通清楚,达不成一直目标,那么大家都会难过。”

会后,夏正华又单独把邹家其喊道办公室,两人谈了近二十分钟,才一起出了办公室,夏正华出门直接回县委。

夏正华要县委办通知县政府分管规划建设的副县长仲有民、计委、财政局、规划局、国土局、建设局、工业局至少派出一名副职于第二天上午9点到县委会议室开会。

第二天上午九点差五分钟,夏正华准时走进县委会议室。昨天通知要来参加会议的人员都按时坐在了会议室,大家在交谈闲聊。

副县长仲有民是娄城市计委规划科科长提升起来的专业型干部,来梅山县后分管规划、建设、国土等部门。

邹凯石清点了人员,都到齐了。

夏正华看了一眼众人,待大家静下来后,他开口讲道:“这次外出学习,在朋友的带领下,我参观了星城和莲城两个市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给了我震撼。他们这两个园区的经济规模总量,远超我们娄城的任何一个县区的社会生产总值,甚至接近我们娄城的工农业总产值。这就让我能侧面知道沿海经济的发展,那是产出真金白银的,开发区是能够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的。所以我就有了在我们县也设立经济开发区的想法,这个想法也向彭书记作了汇报,得到了他的许可,所以今天我们才在这里开会研究。

关于开发区,大家肯定在电视报纸的新闻里了解过,你们中可能也有人去过其他的开发区。而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要不要在梅山县建开发区。建的理由是什么,不建的理由又是什么,我们在这里讨论通透,先把事项提高到一个统一的高度上来。接我看就下来,大家有什么说什么,每个人都要发言。为了节约时间,我看就从我右手边开始,逆时针方向来吧。”

坐在夏正华右手边的是计委的副主任肖克青,他也没有客套,说道:“我确实只是从电视和报纸的新闻上了解过开发区,对开发区没有一个具象。夏书记的提议,我就得很好。我们县域经济要发展,确实需要中一条新路,而开发区就是我们集中力量发展经济的桥头阵地。建设好开发区,可以引来好的工业企业,引来好的商业,引来各类工作人员,无疑可以扩大我们县城的容量。所以,我是支持夏书记提议的。当然怎么建设,我向需要考察调研,找好地址,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夏正华看着他点了点头。

接下来是建设局的副局长张北林,只听他说道:“夏书记,仲副县长,各位同仁,大家好!我是建设局的张北林,下面我说说我的看法,与夏书记意见不合时,请领导谅解。”

他说完,看着夏正华一会,见他没有反应,才接着说:“我觉得在梅山县设立经济开发区,可能会劳民伤财,起不到想象的作用。你们看,梅山县有一条能够畅通外面的公路吗?有一条像样的街道吗?有拘束人才吗?我认为没有,所以 我不支持夏书记提议的理由也是上面这些。”

夏正华看他说完,也没有立即说话。因为他不喜欢张北林说话的调调,官腔居多。当然,他讲的理由确实客观存在。但夏正华认为这些都只是接口,不是理由。但他无法在没有成绩的情况下,硬要人家认可和支持。本来,在山区内地办开发区,哪怕只是一个想法,可能都是别人目中的天方夜谭。

规划局、国土局来参会的副局长都表示支持,都认为经济要发展,就要解放思想,做别人还没有做的事情,在山区县域确立一个先机。

财政局派来的副局长于满军讲话也支持夏正华的提议,只是最后说财政是没有富裕资金来支援开发区建设基础设施,需要县里另外想办法筹资。也确实,地主家也没有余粮,领导们想要搞,那就搞,只要你们找到资金,开发区做好了,财政收入增加了,何乐而不为呢,财政局为什么要反对?

工业局的副局长现在是最不好过日子的,他们现在就管着轻工业这一块,但梅山县除了瓷厂等小型企业,也没有其他什么拿得出手的轻工业。有些新版企业都归乡镇企业局管,自己管不到。所以办开发区,也许跟他们有利益牵涉,也许没有,自己就没必要操那份心。自然是嘴里说支持,理由也说不出。

仲有民在各局的副局长发言后,才开口说话,按照级别,他也应该说在他们的后面。

“夏书记提议设立经济开发区,我局双手赞成。为什么呢?因为我也看到了我们梅山县的现状,真因为现状太差,我们才要开辟一条新的赛道。沿海也好,星城也好,还有我们省里好些交通条件好的县区,都已经开办了经济开发区。当然,有做得很好的如星城开发区,已经被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也有做得不好的,现在没有引进什么企业,征收的土地都摆在那里长草。但有如此状况,我们梅山又有如此差的基础,我为什么还要支持办开发区呢?因为不尝试,我们不知道行不行,不逼一下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很行。

先天条件不好,我们就要想办法克服去改善。经开区的设立成功,无非是交通、资源、人力、企业嘛,给大家都下招商指标,完成就奖励,作为提职的加分条件;完不成任务的,就给出相应的考核。

我想夏书记组织这个会,今天可能只是一个初步的探讨。夏书记,接下来,我愿意加入你的队伍,出一份力气。”

倒地是从实力计委规划科下来的干部,境界和高度就是不一样,思路完全对上夏正华的胃口。夏正华笑道:“我既然提出了这个想法,我就会推进,知道他成功落地。有民县长如果支持我的提议,那就欢迎你以后一起探讨,编制经济开发区的创建方案。也许,某一天,你会成为梅山县经济发展历史上一名闪光的人物。”

既然大多数人支持,接下来,大家又就开发区选址进行了讨论,在国土局副局长的提议下,大家来到县城东面的一处山头。站在山头上,看着山脚下一片广阔的小山头,众人度觉得这里是建立开发区的好处所。

这处地段,长约5公里,宽约3公里,面积够大。而且这里房子少,水田少,林地少,大部分是红砂岩的只长灌木茅草的荒芜之地。

经过这次讨论,主要部门都基本确立了建设经济开发区的思路。会上也确定了方案编制领头部门,由规划局负责,计委和其他部门配合,仲有民把关。

会后,夏正华把此次会议情况向书记彭峰做了汇报,征得了他对临时小组成员的同意。

继续阅读:第一百一十四章 企业家探讨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红色官帐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