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老六松口,他亦松了一口气,暂时地告别了老六,又再返回狄道城。
甫一出现在姜维的身边,姜维早就习以为常,且还站在议室厅里,哪里都没跑儿,似是专门地等待他。是以,他一回来,就顺着姜维把手一指,指向案几。尔后,他才瞅见案几处又堆满了厚厚的文书。
他:“……”
收回视线,他对姜维说:“伯约辛苦了。”
姜维道:“丞相才叫辛苦啊!”
眨了眨眼,他半是打趣,打半认真,提议道:“既知我辛苦,伯约可曾想过要替我分担公务吗?”
姜维面不改色地婉拒道:“丞相,伯约想起还有急事要处理,先行地离开。”
言罢,姜维向他拱了拱手,果断地告退。
徒留他眼睁睁地看着姜维离去,只觉又好气又好笑。
唉!
以姜维的好动性子,若让姜维坐在案几前专心地处理文书,实在是为难人了,怪不得……目光闪闪,他后知觉地忆起《三国志》里记载:自诸葛亮病逝之后,姜维主持北伐,共进行了十一次,以致连年征战,蜀国的国力损耗过度。
由此可见,姜维善长军事,而缺少内政才能!
……当然,也有可能是姜维没空治理蜀国。
但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忽然察觉……观遍蜀军所有将领们,文武双全者,少之甚少!
由此看来:蜀国的内政果然少不了他啊!
叹了叹气,他走到案几前跪坐,勤勤恳恳地忙碌起公事。
期间,他也因疲倦而稍稍地歇息一、两次。
而这一、两次歇息,亦令他思绪万千。
上回他望见司马燕差点杀死了老六,且还成功地逃了,就该清楚司马燕一定会将陈仓城失陷于蜀军一事告诉魏帝!于是,问题来了:魏帝是会如何抉择呢?——是继续派兵攻打陈仓,夺回陈仓;还是直接放弃陈仓,全军加速地赶往安定呢?
陈仓易守难攻,想要轻易地拿下,那是天方夜谭……更何况如今,陈仓被老六等蜀兵们把守,除非再被像司马燕之流的武林高手潜入,否则陈仓城是决计不会被攻破的。
因此,魏帝是想攻下陈仓,两面夹击蜀军的后路呢?亦是干脆地放弃陈仓,只把战场定在安定郡和陇西郡一带?——前者易被陈仓城拖住手脚,后者么?……
换作是他,他会选后者!
相信魏帝也会选择后者?
但是,他毕竟不是魏帝,没法替魏军作出决定。
故此,掌握魏军的动向,便成了当务之急。
而他「诸葛亮」在陇西郡,魏军则在前往安定郡的途中……那么,他敢肯定魏帝百分之百地确认:情报需要好几天才能传入陇西郡,哪怕陈仓的传令兵快马加鞭!
可惜啊!
可惜魏帝八成料不到他会一种能力「瞬移术」——只要有斥候兵跟踪魏军,他就能很快地移动过去,亲自地见证魏军到底如何行动!
……想法是美妙的,但在下一刻,他瞳孔一缩:糟糕!司马燕!
或许魏帝并不清楚他的实力,但架不住司马燕解惑啊!
万一司马燕告诉了魏帝有关他的能力……这可怎么办?
不不不!别吓自己!
咬了咬牙,他默默地分析:假设司马燕告诉魏帝关于他能瞬移的情况,魏帝就能怀疑周围是否有蜀军的斥候兵……到时斥候兵被抓,乃至被杀,断了蜀军的情报来缘,这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魏帝再派一支军队,佯装返回陈仓城,想法子潜入进城,偷袭陈仓,进而占领陈仓;另一种则是魏帝放弃陈仓,很有信心能在前线战场上击溃蜀军!
针对这两种情况,他也有相应的法子:一是确认魏军要攻打陈仓,赶紧地提醒老六等蜀兵们,一定要严阵以待,提防城外细作;二是陈仓稳定,他将把所有注意力全都放在魏帝和魏军的身上……他会尝试地主动突击!
只是!以上办法的前提是:仍要摸清魏军到底是如何想的。
所以说,绕来绕去,他仍得前往魏军扎营的地方,刺探清楚魏帝到底是怎么想的。
……手托下巴,他一边详细地拟定自身的计划,一边持续地批阅文书,合理地分配时间。
这天,便在他充实的工作中,快速地结束了。
次日,他一觉醒来,以最快的速度梳洗、更衣和吃饭,然后返回自个儿寝居,又再运用「瞬移术」,先挪去陈仓城,看一看陈仓城是否遇到甚么危险。
待到确定陈仓城没被魏军攻打时,他又在陈仓城呆了一整天,直至傍晚,他掐着时间,又默念了一句:「瞬移术!五六七的身边!」
倏地,下一刻,他真就来到了五六七的身边。
五六七藏在一片树林里,乍一瞧见了他,完美地保持了一张面瘫脸,似乎并没被吓着。朝五六七尴尬地笑了一笑,他问:
“魏军呢?”
五六七伸出手指,指向他的身后。
他便转头一看,看见远处的确有一座军营。
是魏兵的军营。
点了点头,他对五六七的表现很满意:太好了!五六七真能潜伏在魏营附近!这就意味着……他自己也会得到相应的安全和保护。
眯了眯眼,他又问:“可知魏军的意图?是否派出一支军队前往陈仓城?”
五六七摇了摇头。
他愣了一愣,古怪地盯着五六七,奇怪五六七也不开口说话。
“真的吗?”回过神来,他轻微地窃喜,“魏军真没派兵去攻打陈仓?”
五六七又点了点头。
很好!
他既满意又纠结:满意的是魏帝的想法和他一样,是准备把战场定在陇西和安定之间吗?纠结的是魏帝果然得知陈仓城已被蜀军占领了……
但按司马燕的习惯,司马燕这厮会不会告诉魏帝,假如他来刺探魏军的行踪——
糟糕!
不妙!!
头皮一麻,他后知觉地意识到一件事情!
张了张口,他堪堪地对五六七说了一句「辙!快辙」,便听周围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想也不想地,他果然地化身,化身成了……夏侯霸!
他决定膈应膈应整个魏军!
顶着夏侯霸的脸孔,自动地获得夏侯霸的装备,他和五六七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冷静地瞥见四周涌来一群魏兵们——原来,他和五六七果然被包围了!
一下子,他想到了很多事情,诸如:五六七能安然无恙地潜至于此,八成是魏帝的命令,以及司马燕的提议——司马燕大约弄清楚了他施展「瞬移术」的前置条件,故意地放任五六七,以五六七为饵,诱他入局!
果不其然,司马燕率先地出现,大喝:“诸葛怀亮!!”
“哼!”听罢,他扬起下巴,冷冷地反问,“你在喊谁?!”
“你……?!”司马燕看清了他的模样,不由地怔住了。
与此同时,一众魏兵们见了他,亦是惊疑不定——呵~看来夏侯霸名气不小啊?连小小的魏兵们也都看过夏侯霸的面孔?
他更加坚定了要膈应整个魏军的心思!
斜视司马燕,他装出夏侯霸才有的不满表情,冷声道:“你想做甚么?难道想杀了我夏侯霸不成?!”
“我……我……”司马燕瞠目结舌,上上下下地打量他,“你是夏侯霸?”
“不然呢?!”他十分不高兴。
司马燕皱眉道:“你不是投降蜀国了吗?!”
“——你说甚么?!”他瞪大了双眼,语调拔高,“我是夏侯氏族人,我父夏侯渊被蜀军大将黄忠所杀,蜀国是我的仇敌之国,我怎会投降于蜀国呢?!”
“可是,你不是……?!”司马燕结结巴巴,“那晚,你亲口地承认——”
司马燕打个激灵,戛然而止。
“那晚?!”他一副警惕的样子追问,“那晚我亲口承认甚么了?——那晚,我奉大将军之命,率兵偷袭蜀营,但却失败被擒……我被敌将抓住了!我被关在牢里好多天!直至前几天,我才找了机会,偷偷地逃了出来!怎地,难不成有人冒充于我?!”
最后一句话,他说得甚是惊讶。
司马燕:“……”
司马燕张了张嘴,复又闭上了嘴,甚么也没说。
原因无它:那晚,夏侯霸一扫常态,不但嚣张地表示投奔了蜀国,还重伤了司马懿……依据夏侯霸本人,确实不可能做出那样的举动,是故当时的夏侯霸是冒牌货?而眼前的这人才是真正的夏侯霸?!
司马燕死死地盯着他,狐疑道:“你……当真是夏侯霸,字仲权?”
“那还能有假?!”他扬了扬眉,又问,“对了,你又是何人?!”
司马燕:“……”
司马燕一言难尽地瞪着他。
半晌,司马燕才道:“我是司马燕,大将军司马懿是我的……祖父。”
“祖父?!”他流露惊奇,越演越真实自然,“稀奇,真稀奇,我从未听到大将军有你这一孙子……你多大了?”
抿了抿嘴,司马燕拒绝回答。
他也好脾气地笑了一笑,又顿了一顿,转移话题道:“对了,我刚从五丈原那里逃出……我得到一些情报,想要和陛下说去——陛下果真要去安定郡,对吗?”
“……是的。”司马燕并没否认,随即质问,“你怎么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