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8、穷路途!陇西归蜀
Fire丿小桥静水2021-08-26 23:163,350

  徐氏一家老小?!

  姜维挑了挑眉,第一反应是:徐福……哦不~应该是徐庶,徐庶应当会答应罢?即便不答应,徐庶也会为难不已?——姜维虽与徐庶不熟,但因徐庶曾为凉州的一方郡守,治理过凉州某一郡城数十载,以致姜维也曾听过徐庶以前的事迹,诸如徐庶原为蜀国的谋士,但因母亲被魏国所获,便辞了蜀国,而去了魏国。

  当时,那时蜀国和魏国尚未立国,仅是两个不同的敌对势力罢了。

  若有所思地,姜维想:尽管我不清楚徐庶会做出甚么选择,但因前例,总会怀疑徐庶真会投奔蜀国——以我的心态都会怀疑徐庶,那就更别提陇西郡平民和士兵们,相信对方一定会惊疑不定……到时,就有好戏可看了。

  定了定神,姜维道:“伯约明白,这便安排。”

  于是,姜维联系到狄道城内的细作们,先是打听清楚徐庶的家小住在哪儿,待到得知徐庶家小都安置在豫州颍川后,姜维心喜不已,立即再让细作们把丞相的流言散播出去——此刻,陇西郡的正城门已被蜀军包抄,围得水泄不通,哪怕徐庶不信家人被蜀军抓住,亦会担心,从而派人过去……可惜的是,徐庶就算派光陇西郡的所有士兵们,也不会收到任何消息。

  这不,流言散播一天,姜维就收到麾下副将们的来报,说是又有陇西士兵试图地翻墙出城,逃往外郡,但被蜀兵所抓——只才短短的两天功夫还不到,蜀军就抓到四、五个陇西士兵了,可见徐庶当真急了!

  挥了挥手,姜维命人将那群陇西士兵扣押营地,有趣地想:怪不得丞相如此惬意,敢情丞相都安排好了一切么?

  丞相果然和以前没有区别啊?——都习惯未雨绸缪!

  思及此处,姜维又去拜见自家丞相,得到自家丞相新一轮的命令:很好,就这样保持下去,三天之后,陇西郡必起变化!

  ……轻扣案几,他严令姜维一定要密切地关注狄道城的任何动静,每到夜晚,便将城里最新的情报打听出来,整理完毕,交给他过目。至于他,看似悠闲地镇守营地,实则一刻不停地浏览狄道城中的消息:

  当狄道城平民们得知原来的郡守游楚带人退守金城,已是大失所望,好不容易地被徐福安抚下来,又得到新的消息:徐福的家人又被蜀军扣留,而蜀军并没对徐福的家人做过甚么过激之举……狄道城平民们本对蜀军破口大骂,骂蜀军卑鄙无耻,竟想威胁徐福——更有甚者,几个热心的世家子弟们欲去拜访郡守,想去安慰郡守,奈何又听到另一八卦的故事。

  故事的内容正是徐庶曾经弃蜀投魏。

  原来,徐福乃是徐庶的化名!

  更可怕的是:徐庶不愿为魏官,故意地诈死脱身!

  听罢,那几个世家子弟们的表情就精彩了:人人都在怀疑徐庶会不会旧事上演!狐疑蜀军是不是暗示过徐庶,若不投降,其家人则不保,而徐庶无奈,便要被迫地降于蜀军!

  ……谣言的威力很强大。

  没人在意徐庶的家人是否真被蜀军捉住。

  陇西郡人们只在意徐庶是不是会举郡投降。

  这下子,徐庶直接被推到了风尖浪口!

  明明只才一、天两罢了!

  为何天与地都对调了个?

  为何黑与白都分不清了?

  ——徐庶的日子是如何过得水深火热,他诸葛孔明真心一点也不在意!

  他在意的是:陇西郡人们如何表态。

  是会体谅并赞成徐庶的请求,还是反对并痛斥徐庶的为人?

  倘若是前者,一切都好说:蜀军会以最少代价的温柔手段拿下陇西;倘若是后者……蜀军八成要与陇西郡士兵们再次地决战?

  真要打一场战役,他也不悚!

  真不是他看不起陇西郡士兵们,实是陇西郡缺少有效的指挥者!

  若只依靠那群世家子弟们的指手画脚,只会给陇西郡造成更大的损失和伤亡!

  所以……

  所以,最终陇西郡仍会依附于蜀军才对。

  眸光微闪,他手托下巴,将一封又一封情报布帛重新地摆放好,沉稳地思忖:如今,陇西郡的后路全被蜀军切断了……除非陇西郡平民们也来一次大迁移,移向金城,否则陇西郡只能面临妥协的结局。

  一如他所想。

  蜀军驻扎在狄道城外雷打不动四天,陇西郡直接内乱:一方愿意听从徐庶的选择,可以归从蜀国;另一方则反对徐庶,扬言要抓起徐庶,把徐庶关进大牢!

  ……也不晓得徐庶以及陇西郡上层吏员们究竟是如何做到的。总之,经过四、五天的唇枪舌战和小打小闹,最终陇西郡决定:维护徐庶的家人!

  换句话说:陇西郡愿意归附蜀国!

  他:“……”

  嘴角勾起一抹笑容,他注视那封密信,实在忍不住地想笑:陇西郡果真心急如焚,其情报系统都被蜀军细作们渗透成筛子了,陇西郡吏员们依旧毫无察觉呢?

  不!

  或许徐庶感觉到了,但是徐庶不说!

  挑了挑眉,他再三地细看情报,发觉徐庶被人污蔑责骂但没任何反抗或辩解时,他的心情是微妙的。隐隐地,他预感徐庶对于陇西郡归于蜀国一事,好像也没并太多排斥……是错觉么?

  不过,不管是不是错觉,他打定主意让蜀军按兵不动,只管看住狄道城没有派出使者偷溜出城即可。无论如何,只要蜀军不辙军,陇西郡人们就如惊弓之鸟般的,整日担心受怕!一旦对方的恐惧值超过一定阈值,对方便不敢再起任何反抗的念头了。好笑的是:事情也真按他的意愿上演了:

  这几天,狄道城被蜀军威慑得风声鹤唳,一点小事就能引发冲突,诸如不愿意附和徐庶的吏员们,皆被当地世家秘密地扣留住了,似乎是害怕那群反对者们密谋起来,试图地取代徐庶。

  亲和蜀军的狄道城居民们倒是没遇到麻烦,对蜀军稍有异议的,便被人指桑骂槐,直把人骂得抬不起头来。甚至,有一世家族长据说是想写信给他诸葛孔明,暗地表示投诚,恰好被府中某一仆役撞见。那一仆役为求自保,自愿前去蜀营送信,结果非但没被重罚,反而被那族长重用——

  自然地,那一仆役实为蜀军的细作之一!

  看着手中的信札,他几乎都要呛出声来:信中极尽地赞美蜀军仁义,明知陇西军备不足,亦没强行地攻城,此举实在赢得陇西世家们的好感。陇西世家愿和徐郡守一同投奔蜀军,还望蜀军收留云云。

  信中末尾,对方特意解释:大家和徐郡守都商量好了,次日清晨,会在狄道城的城楼处高举白旗,以示求和……

  放下信后,他用袖子擦了一擦眼睛,擦干了笑出来的泪花:若说陇西要求和,岂不是今早投降?——思量时机已到,他扬声道:

  “伯约,伯约,你快去狄道城外瞧一瞧,瞧一瞧陇西是否高举白旗。”

  姜维领命,转身而去。

  少时,姜维回归,满脸喜色,喜道:“丞相!狄道城上的确有人高举白旗!”

  两眼弯弯,他说:“太好了!陇西主动地投降!”

  “丞相,小心有诈!”姜维也高兴不已,但却不忘提醒。

  顿了一顿,他若无其事地挥手,回道:“应该不会!让对方高举白旗好一会儿,可让对方的一举一动给所有狄道居民们看个清楚。”

  “——喏!”

  于是乎,他故意让狄道城中的世家子弟们高举白旗整整三天,足够让所有当地民民们看得清楚,并且没有引起任何骚乱!

  咦?没有引起任何骚乱吗?——敢情大家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倒很诚实?

  和众蜀将们大眼瞪小眼,他亦找不到陇西郡如此顺从的原因,都不像陇西郡画风了都……不由地,他再次地发问:

  “诸位,你们到底有何看法?”

  廖化干脆道:“丞相,咱们进城便是!有甚么吓人的,横竖对方就那点人数,再想反击,也没机会!请丞相调动我为蜀军的先锋队,我愿替丞相试险!”

  他:“……”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他还能怎么办?

  深呼一口气,他说:“不必!要进城,咱们一起!横竖不能分散。”

  以打仗的心思来揣度对方的意图,他很明白当前蜀军虽是号称两万出头,实则一万蜀兵可投入实战……此人数说多不多,说少不少,需得抱团,才能发挥最大的实力!而且他们多是步兵,在城内作战也算顺手,是故不必担心多余的。

  仍是姜维,最快地追上了他的思路,亦道:“丞相说得有理!咱们不必分兵进城!有事一同抗着,总能闯过去!”

  说得好像对方投降是阴谋似的。

  眸光闪闪,他也说:“此是绝佳机会,我们不可错过!传令下去,命士兵们即刻收拾行装,一柱香后,我们进城狄道!”

  “喏!”众蜀将们拱手地听令。

  接着,他坐在四轮椅上,被四名亲兵们推车而行,率领两万人马,迈进了狄道城——那狄道城的城门已被损坏,只需五个蜀兵协力一推,就能破城门而入!

  咚!啪!

  城门轰然坍塌,响亮的摔地声不绝入耳。

  狄道城门,终是被破了。

  “拜见丞相!”

  蜀国大军依次地迈进城内,直至所有蜀兵们都进城后,那群应是当地世家的子弟们才姗姗来迟——不出意外地,他见到那些子弟们让出一条道来,以供某人走来。

  是徐庶。

  盯着徐庶,他看到对方手捧陇西剑印,听到对方说:“此乃陇西印章,元直意欲交给丞相,还望丞相收下。”

  适时地,徐庶身后有一年迈的儒士,适时地开口:“——陈氏家族代表陇西郡所有世家向丞相问好!所有人都愿归蜀国!”

  长长地舒了几口气,他想:真的成功了!陇西……归蜀!

  屏住呼吸,他接过徐庶的印章,刚想说些甚么,便见李严匆匆地赶来。

  李严?!

  把眼一眯,他皱了皱眉,心道:李严怎么来了?难不成……?

继续阅读:059、设酒宴!活捉游楚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三国:我家军师有点骚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