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游楚语塞,他再次地申明自己的观点,说道:“我对游楚并不杀意。相反地,我对游楚相当欣赏,如果游楚愿意顺从我蜀国,我必以礼相待……当然,倘若游楚仍不乐意,就只能请游楚小住郡府客居数日,直至我料理完手中琐事。”
游楚张了张嘴,愣愣地看着他。
他依旧面不改色,压根不关心游楚是不是听出他的潜在之意:尽管他特意地表明他不会伤害游楚,但也没打算放过游楚……放了游楚,让游楚回魏国,且不提魏国会不会重新地重用游楚,光是游楚对于陇西的影响力,就足够令他不敢放人了。
想要陇西彻底地归附蜀国,需得游楚帮忙一段时日。相信陇西郡平民们听到游楚归来后,并且亦不反感蜀国……陇西郡平民们自然而然地学会接受蜀国的渗入。
总之,他为了保障陇西郡的民心,可谓下了不少功夫。
所以,游楚的最终结局是:假如游楚愿意投奔蜀国,蜀国就像魏国一样,会重用游楚;反之,则会软禁游楚,不让游楚离开蜀国……而且,外人并不会清楚游楚的真实情况,而只会认定游楚对蜀国很满意。
总结:无论如何,哪怕游楚能帮蜀国拉拢陇西几个月,稳定陇西郡后,再选择退隐之类,他亦断然没有放游楚一马的意思……似是算到了这样的打算,徐庶的表情十分难看,出声道:
“丞相,不可。”
咦?
众人齐齐地望向徐庶。
徐庶道:“丞相,之前我答应过仲允,一定要保仲允平安……如今,你却想困住仲允,岂不是陷我于不义?”
话音刚落,姜维脸色微变,悄悄地挪了过来,一副隐隐地担心徐庶会反水的表情,扬声道:“元直先生,此话差矣!现今天下三分,却终究还未统一,就算放了游楚,游楚又能去哪儿?稍不留意,仍会饱受战乱之苦,不如让游楚留在陇西,留在蜀国,也未尝不可啊?”
徐庶瞪了一瞪姜维,没好气道:“闭嘴!真没料到,你这厮倒颇有口才,还想与我辩论不成?不要混淆视听!我对仲允保证的是「仲允只要不反蜀国,一定不会出事」——现在倒好,仲允既不反对蜀国,亦没赞成蜀国,就只想当一位悠闲的富贵隐士,这也行不通了么?”
“元直,我可不同意你这说法。”冷不丁地,他反驳说,“游楚乃是陇西郡守!即便游楚想要做回清闲人士,也要看一看陇西郡平民们答不答应。从游楚担任一郡之长后,就注定与隐居无缘了……所以,我也只好逼游楚表态,省得我们走后,游楚遇到麻烦——试想游楚曾经担任过魏国郡府,难道尔等就不思虑魏军说客悄悄地潜入,会联系游楚吗?待到那时,游楚又该怎么办呢?”
这……
众人面面相觑,被他问得哑口无言。
这时,哪怕是徐庶,亦是语塞。
见状,他又淡淡地道:“游楚,本丞相很欣赏你,因此我并不会杀你!我想再问一遍游楚你,你是降蜀,还是……?”
降蜀者,乃是自由之身;不降蜀,则被蜀兵们监视,以防二度叛逃。
不过请放心,不论哪一条,游楚的性命都有保障!
嗫嚅了嘴唇,游楚似是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一时也答不上话。
出乎意外地,他也并没再说甚么「我等你想好」之类的话语。
他盯着游楚,不给游楚逃避的机会,摆明索要游楚的亲口承诺——
游楚面色阴晴不定,似在艰难地做出抉择。
徐庶担心地望着游楚,时不时地唤道:“仲允!仲允!!”
一脸生怕游楚不识抬举的模样。
游楚瞅了一瞅他,又望了一望徐庶。最终,游楚盯着他,开口道:“不降……”
徐庶心下一沉,而他亦是轻微地失望,果断地打断游楚的发言,再给游楚最后一次机会,叹息道:“游楚果真不愿归蜀吗?昔日我有一族弟,曾说与游楚结有几分交情……我那族弟还想与游楚日日弹琴切磋,还说找到了知己呢!”
沉默许久,游楚才道:“能每日弹琴歌唱吗?”
呆了一呆,他迅速道:“能!”
“果真?”游楚紧紧地盯住他,“每天?”
“……我那小族弟一向很忙,不会天天陪你!但我倒是认识几个善长韵律的雅人,推荐给你认识,可否?”
“也罢。”游楚松口了。
他两眼一亮,期待地注视游楚。
游楚似是想通了甚么,含笑地朝他行了行大礼,朗声道:“在下游楚,乃是一位愚人,才疏学浅,平生只喜好音乐!丞相若不嫌我蠢笨,我愿跟随丞相!”
听罢,他大喜,喜道:“先生快快请起!先生归蜀,可谓久旱逢甘霖啊!”
弯下腰来,他亲自地扶起游楚。
游楚顺势地起身,却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去,不敢去看他。
原因无它:之前那么坚持不降蜀,到头来还不是……伸出手来,他轻拍游楚的肩膀,不给游楚尴尬的空隙,径直恳请道:“先生归蜀,而我愿上表,将陇西再交给先生和伯约打理,不知先生肯接否?”
挑了挑眉,姜维稍稍地吃惊,却觉仍在情理之中:不是姜维本人自夸,要说放眼整个蜀国,除了丞相,谁最强?姜维姜伯约乃谓当仁不让!
现下丞相北伐的目标已经完成大半,剩下的便是收尾过程:只要稳住地盘,陇西郡和天水郡就能正式地划入蜀国的版土,待到丞相领兵还朝时,还不得派人镇守要地?——而合适的人选,可不就是姜维么?
可是,若让姜维一人负责前线,又未免太过吃亏。
因此,再派几个合适的吏员们,就显得十分必要。
八成游楚这人,便在丞相的考虑名单之中?
……姜维摸了一摸鼻子,直觉自个儿没有猜错。
便见游楚也定了定神,痛快地应道:“敢不从命。”
游楚朝姜维友好地眨了眨眼。
姜维回礼,心想:果然如此。
放声大笑,他说:“太好了!我总算能够放心了!”
众人听罢,亦微微一笑,轻声地发笑。
整个大厅也其乐融融,好不难得。
之后,他将陇西郡守的剑印归还于游楚,直令游楚动容敬佩。
有了陇西郡剑印,游楚打算环顾狄道城一圈,让大家瞧一瞧陇西郡守平安地归来,并且效力于蜀国丞相麾下……抚了抚须,徐庶也欣然地陪同。
目送游楚和徐庶相继地离开,他喘了喘气,亦不敢再浪费「化身术」的时效——他已经浪费太多时间了!清了清喉咙,他马不停蹄地命令亲兵们,去把姜维、廖化、梁绪、梁虔和尹赏这五个蜀将们叫来。
少时,众人如约而来,集聚议事厅。
环顾四周,他也不废话,而是开门见山道:“诸位,再过不久,魏军主力便要来袭!我虽不清楚魏军主力有多少兵力,但其兵力绝对只多不少!故此,我们也要提前地做好准备!我决意将未来的战场线推到前方,就定在距离狄道城外十里处的一片树林里,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大眼瞪小眼,暂时没人吱声。
索性地,他便当众人默认了。
为防有人不理解他的苦恼,他耐心地解释道:“魏军主力只强不弱,倘若对方带来大量的攻城械器,来攻城门,城门定然被破!到时,我们就没法对抗魏军主力了!倒不如我们主动,积极地制定有利于我们的战场!我们的士兵多以步兵为主,是以树林、高山一带才是我们的主场!而距狄道城外最近的树林,也有十里!我就打算在那里与魏军主力一决胜负!并且我们要多多埋伏,不与对方正面对抗!”
众人依旧默不作声,眼底却划过一丝惊艳,皆都同意了他的计策。
接着,他就直接布置任务了——
首先,他对姜维说:“在与敌军交战之前,你负责配合廖化,一起帮忙练兵!另外,若能招募一支新兵,那会更好!”
姜维怔了一怔,便道:“丞相,要不我就募兵罢?”
斜视姜维一眼,他说:“也好,那你多多募兵,也好给蜀军增长一些筹码。”
目光闪闪,姜维领命。
继而看向廖化,他问:“元俭将军,你每天都在训练士兵,对罢?”
廖化哧吭哧吭地响应道:“对!”
“那么,可战兵力有多少?”他继续问。
廖化道:“仍是两万!”
“兵不在多,贵在精!”点了点头,他说,“每日练兵一事,仍由你负责!”
廖化认真地拱手。
再瞧向梁绪和梁虔,他说:“这两天,我命你们把城外的陷坑全都填平!然后,你们再去十里的树林里多做陷阱,也不必非是挖坑插刀……可埋伏一支弓兵们,待到魏军来袭,让弓兵们隐匿射击——对了,趁这几天,你俩也可给弓兵们练习如何隐匿地藏好再射箭,且不被敌人发现才行!”
梁绪和梁虔相互一视,异口同声道:“定然不让丞相失望!”
抚了抚须,他抿了一抿热水,目光终落尹赏的身上,问曰:“你乃文吏,可懂音乐吗?”
嘴角抽了一抽,尹赏似乎猜到他的问题,摇头道:“不懂。”
“那好,我也额外交待你一件任务。”他说,“你负责粮草调度类的后勤之事!若是得闲了,去拜访游楚先生,让游楚先生教你如何弹琴!”
尹赏:“……”
木然了一张脸,尹赏不敢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