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杂志爆火
虫口2025-07-28 15:102,010

  一石激起千层浪。

  姜勉的作品被录屏传播出去,短短时间就获得了营销号的大量转发。

  演播间的众人也无不惊叹。

  短短三十分钟,姜勉在立意和作品的完成度上都达到了这个节目开播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度。

  更惊人的是,片中所有场景,谢寂的房间,走廊,街道,甚至车祸场景居然都是通过后期制作完成的。

  姜勉近几年拍摄的商业大片都是顶尖制作,他拥有世界上最顶级的制作团队也是公认的事情,但今天所有人才对这“顶级”的意义有了新的认识。

  同样出彩的是主演谢寂。

  5分钟的影片几乎全靠他一人撑起,每一次重置后的人物都有着与之前完全不一样的质感。

  荧幕上的谢寂褪去了平日里的男神模样,真真正正的将自己交给了角色,这个角色里半分看不出他本人的影子,就算他依然顶着那张精致的脸,他还是能让人相信他就是住在这件破败小屋中的普通青年,在人物细节上,可以说谢寂交出了满分答卷。

  一时间投票疯涨,迅速蹿升到了第一名。

  看完作品的一瞬间,这已经是所有人意料之内的答案。

  毫无悬念的,姜勉拿下了当期节目的冠军奖杯,“演技王”的称号也自然由谢寂拿下。

  ————————

  转眼间节目已经过去一周了,热度却分毫不减,连营销号都不得不感叹这期简直是有太多高光时刻了。

  先是谢寂主演的那个短片被官方渠道买下了版权,作为一则另类的公益短片每天在黄金档插播,然后是同组PK时那个电影的原主演点赞并转发肯定了谢寂对人物的处理方式。

  就连谢寂在最初露脸的走近候场室的那几个镜头,也被网友频频转发,大呼着“神颜”。

  这些事情的热度刚减消一些,裴哲的事又被拎了出来,各路营销号不嫌事大的对姜勉提出的几个点进行放大,甚至有博主用微表情分析裴哲的心理。

  “希望你的同事是裴哲”成了这几天网友互怼时的热门梗。

  一边受到大肆夸赞,一边成了过街老鼠。

  真正站在裴哲那头感到难过的,也就只剩他那部古装剧的出品方了。

  前两天这部古装剧才在某平台开播,作为男二的裴哲还没出场就在弹幕遭了一通乱骂,剧的热度是有了,评分却断崖式下跌,甚至还有人看见演员表中有裴哲就直接不看了,搞得制片人如今听到裴哲两个字就像见了杀父仇人似的。

  另一边可就不一样了。

  谢寂这波热度正好赶上了杂志开售。

  预售当天,10000本杂志在开链接的瞬间秒下架,负责这个工作的人员还以为系统出了问题,刷新几次后,看到有几个留言说“还好手速快抢到了”时,才知道这杂志是被一抢而空了。

  二线杂志哪儿见过这种阵仗,只好急匆匆的安排加印。

  给杂志官方网店做客服的小姑娘最近也是累得够呛,这几天不论网店上多少本都能秒没,关键是竟然还有人没抢到,天天来催的。

  但就在今天,网店来了个奇怪的客人。

  客人的用户名是【Yi】。

  【Yi】:我要买十万本。

  【客服潇潇】:抱歉呢亲,这本杂志总共也没有这么多本。

  一看就是个空口说大话的,但她还是礼貌的回复了。

  【Yi】:我拍十万本的价格,你发给我一本就行。

  【客服潇潇】:不好意思哟亲~这不符合规定呢~

  再次回复过后,【Yi】就没了动静。

  谢寂家中,姜亦璇坐在沙发上叹了口气。

  “怎么了?”

  “我抢不到你的杂志。”

  “杂志社前几天寄了一本过来,一会儿你拿走。”

  “你不懂,我是要给你创造销量。”

  谢寂确实不懂,见小公主一脸兴致盎然的样子,只能由得她继续捧着手机在那戳戳戳。

  姜亦璇抢不过谢寂的那些粉丝,网店的也不愿意让她这么买。正郁闷着,突然她脑中蹦出了一个想法。

  前世的后两年,许多杂志都开启了“电子杂志”的模式,虽然当时是因为人们愈来愈依赖电子设备,对实体书需求愈来愈小才有了这种发售方式,但这种发售方式同样适用于当下这种实体书印制速度满足不了购买需求的情况。

  她立马联系了杂志社的主编,说出了她的想法。

  主编听到姜亦璇的想法时第一反应觉得这个方法极为可行,但难就难在如果有了电子刊,实体书购买量就会下降,怎么去平衡这中间的价格是个很大的问题,而且,要将实体杂志转换为电子刊也是需要相应技术的,他们杂志社根本就没有能做这些东西的员工。

  主编说出了她的顾虑后,姜亦璇反倒是松了一口气。

  价格问题倒是好解决,杂志赖以生存的根本其实还是内页的广告赞助,并不是靠着杂志的销售量维持生计,刨去了杂志的成本费,人工费包括邮寄费后,这个价格本就能比实体杂志便宜很多了,既能使读者满意,也能不损害杂志社的利益。

  第二个问题就很有意思了。

  杂志社不能解决的技术问题,姜家却能。

  现在国内都还没有开启电子刊的模式,姜家完全可以先推出这种模式,建立一个专门的APP独揽大潮。借着这个先机,可以让往后所有杂志包括各种期刊的电子刊都投放到姜家的这个APP上。

  这中间的利益,是绝对的细水长流。

  姜亦璇在价格问题上说服了主编,又直言可以代为解决技术问题,最重要的是,她承诺电子刊上线后会购买20万份表示诚意,主编听罢,忙不迭地答应了。

  不过两日时间,姜家集团的技术团队就完成了电子刊专属APP的研发。

  新颖的购买方式立马吸引了没有购买到杂志实体刊的粉丝们,纷纷购买并在各个社交平台晒图,连不是粉丝的路人看见了,也抱着尝新鲜的念头买了电子刊。

  与此同时,姜亦璇也下单了她承诺过的20万份电子刊。

继续阅读:第24章 营销号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重生:我成了影帝的金主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