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辰纲
一家四口2025-07-02 21:332,230

政和六年四月十二小满。

  卯时晨光初上,放眼望去连阡累陌郁郁葱葱。首茬春播麦苗已经抽出泛着青光的麦穗。在广袤田间地头劳作的农人们望着从一座座丘陵山顶顺流而下注入田间的涓涓水流神色透着难掩的欣喜。

  那从丘陵山顶沿水渠顺流而下的溪流,都是宋强带领庄民在其庄田范围内的所有丘陵山顶挖塘蓄水的成果。

  毕竟宋强大多数土地远离河流。想要从河边引水浇灌地势较高的田地工程浩大。还是韩合提出在遍布宋强庄田上的那些丘陵山顶挖出水塘积蓄雨水,既可以蓄水以供灌溉,也可以起到缓解暴雨导致近山地区遭受泥石流侵害的概率。

  宋强虽然对于农事不甚了解。顶多能知道麦、稻、玉米的区别。甚至连韭菜和麦苗可能都会混淆。

  不过毕竟在后世接受过信息轰炸,也能明白自己所处的华东地区虽说历来就是雨水充沛之地,但仍有不少年份出现长期干旱的情况。若是能够在平时建设大量防灾基础设施,对于减少天灾对农业的损害意义极为重要。

  在年初时,宋强就已经着令庄民利用农闲期间在丘陵山顶挖掘池塘。最小的池塘也都有百步长宽,呈倒梯形截面深达四丈,蓄水两百多万石。

  到四月间,丘陵山上的各种蓄水池塘已经不少于十座!蓄水量足以保证在遭遇干旱时维持月余的供水,确保不因为天灾导致绝收。

  宋家庄顺利度过二月危机后,庄民数量爆发式增长到万人!若是按照年初时宋强庄上的存粮养活一万人三个月就吃光了。

  幸而宋强提出的香皂换取粮食的交易得到东平府尹白时中的支持。源源不断的北方粟米、中原麦面、江南白米进入宋家庄储存起来。储量足够一万人吃上三年了!

  宋强当然不会白养着一万多人供他们吃喝不干活。要想发展就必须调动起每个庄民的劳动积极性。最早加入宋家庄的庄民主要从事的还是务农,以及挑选出精壮充实庄丁队伍。

  后来加入庄园的庄民,宋强则有意引导他们进入各个工坊做工。毕竟他的土地直到目前也不过三百余顷,也就是三万多亩。要是平均分给每个人,大家的收获都会少得可怜。劳动积极性肯定会受到打压。

  各类工坊需要大量劳动力。无论是宋强直管的造船坊、玻璃坊和纯碱作坊,还是交由庄民中有才艺者兴办的染坊、木器坊、织布坊、铁器坊、磨坊、养殖场、屠宰场等等,对劳动力的需求都是极其巨大。

  为了吸引新加入庄园的庄民进入工坊做工,宋强一律以钱粮复合方式给工人支付报酬。

  有了钱粮,几乎不用离开宋家庄就能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吃的粮食、蔬菜、食言,穿的衣物、鞋袜,用的家具、日用品、铁器等等,不用出宋家庄就能通过庄上建立的集市上买得到。

  随着天气的转暖,宋家庄也变得更加热闹起来。就连四里八乡之外的许多商人和乡民,都纷纷来到宋家庄采买置办那些工坊所生产出来质地上乘,数量巨大且价格实惠的商品。

  来来往往的人员车马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宋家庄也大有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城市的倾向。

  当初东平府六县总共三十余万口人,府治须城县也不过七万口人。而今仅是一个小小的宋家庄就有一万余人!甚至已经相当于一个下县的人口数量了!

  随着人口的增多,宋强的庄丁也扩充到两千人的规模。训练强度和方式却并没有因为人数的增加而有所改变。还是按照把这两千人训练成唯宋强是瞻的武装力量。

  二月危机之后,白时中得了好处,也知道奈何不得宋强。干脆给了他一个须城县团练副使的头衔,算是为其正名。因而宋强堂而皇之的打着自己是朝廷地方军的招牌为全部庄丁配备甲胄、单兵弩等朝廷严禁民间持有的武器。

  为了保证两千庄丁队伍的武器装备需要,并未将来进一步扩大装备制造留出余量。军器坊的规模也再度扩大。

  重中之重的青铜火炮制造依然紧抓不放。这个时代前装青铜炮射程受火炮药室承受装药数量限制极大。射程每增加一里,火炮的重量就要翻倍!若是达到预期中的十里也就是五公里的射程,火炮的重量就要超过十吨相当于一百七十石!这样的火炮除了能守城外,对于野战甚至海战都基本上没有多大用途。

  宋强权衡利弊,决定制造有效射程在两里左右的青铜炮。经过改良,这样的青铜炮重量也就不到二十石,搭配上便于战场机动的轮车,可以跟随地面部队机动作战,也方便在五千石船只上大量部署确保海上的优势。

  汶水河边的造船厂也在四月制造出第一艘八百石单桅商船。在梁山泺中试航就创造出借助风势半个时辰航行二十里的成绩!

  若是在洋流与风势都更加猛烈的海上,这个速度还能再提高一倍!但那也需要更大的船只和风帆才能承受。船厂里最大的一艘三千石大船距离完工还需要十个月之久。宋强想要一举发展出强大海上力量的梦想还需要耐心等待些时日。

  宋家庄迎来发展的大热潮之际。大宋各地似乎也因为盛夏临近而变得有些躁动起来。

  六月是当朝皇帝的圣诞之日。宋徽宗赵佶是一位艺术家。更是一个贪图享乐的皇帝。在东京汴梁用各地晋献的花石纲打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皇家园林专供他享受。没到六月圣诞之日,各地还会大规模收集天下奇珍异宝作为生辰纲送入汴梁为皇帝祝寿。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赵佶如此做派,也导致各地对民间的搜刮变得愈加变本加厉起来。

  忙碌的宋家庄也逃不过每年一度的晋献生辰纲的摊派。谁让这宋家庄的宋强随着玻璃器和香皂两物行销天下后,已经让许多人物记挂上了。尤其是东平府尹白时中,虽然被宋强吓得不敢过问他的事情。可不等于在生辰纲的事情上不去找他商量一二。

  于是在四月十二号这一天,梁汝嘉与结束了宋家庄下基层的刘子羽再度到访宋家庄。所为之事便是关于生辰纲的。

  但出乎宋强预料,白时中派梁汝嘉和刘子羽前来不是问宋强要宝物。而是为了另外一个让宋强感到有些不可思议的事情。

  “让我参与押运生辰纲?”

  宋强眼睛瞪着很大,求证的目光在梁汝嘉和刘子羽之间来回跳跃。

  这可不是什么美差啊!

继续阅读:第二章 各取所取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强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