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强押运生辰纲远赴汴京多日。东平府宋家庄一应日常事务的处置均交由韩合代为打理。
虽然宋强不在庄内,可宋家庄日益扩大的手工作坊生产并未有任何的停顿。无论是玻璃制品还是手工皂这些超越时代的高附加值产品,又或者是寻常的农具铁器和木质家具用品等等,都为宋家庄带来源源不断的钱财和粮食等物资。
现在摆在韩合面前的已经不是如何养活宋家庄已经暴增到近两万的人口。而是要选择一块面积足够而且干燥的地方建立新的粮仓了。
韩合也曾志向远大,一心考取功名为政治理一方。然而天灾人祸让他的理想化为乌有。为了乡民的生存毅然决然的弃笔流浪,做了乡民的领路人让他们不至于像无头蚂蚱一般的四处游荡听天由命。
然而也许命中注定,韩合遇到了宋强后反而因为有底线的求粥被宋强看中,不仅将韩合招致麾下,更是将跟随韩合的流民一股脑的收留。这种当代根本无人敢想更不敢做的事情,偏偏宋强就是做了!而这也成为韩合铁了心追随宋强的原因。
可就连韩合自己也没想到。他追随宋强的决定,竟然间接实现了当初秉灯苦读时心中的理想!
宋家庄人口如今即将冲破两万之数!户数超过五千!已经相当于普通一县人口户数!与激增的人口相比,宋家庄的土地面积却受制于多山地形鲜有增长。不到两万亩的土地供养近两万人口,在尚未有化肥、农药和改良种子的古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宋强另辟蹊径的以大量开设工坊促进商贸的方式赚取海量钱粮。不同于其他豪绅地主,宋强赚取的钱粮并没有拿去挥霍,反而进一步加强工坊建设扩大生产,开辟商路招揽更多人口。
自从宋强与白时中达成和解以来。从宋家庄向西面八方辐射开来的商队,给各地带去了琳琅满目世所罕见的商品,也带回来各地的丰富物产人文地貌情报。
韩合坚信他是为主公的宋强志向高远。因为他从未听说过还有谁能像宋强一样赚来海量的钱,又毫不心疼的花掉!看看那些生活在宋家庄的百姓吧!走在已经不逊于一座城镇规模的宋家庄中心聚居地,放眼望去都是喜笑颜开逛着集市的人们!
宋家庄的百姓不再被困在土地里刨食维生。庄内许许多多的工坊招募大量工人做工,付给他们钱粮充作报酬。庄内宋强还用交易获得的大量粮食以远低于庄外的价格向庄内民众定额售卖。
吃和穿这两个困扰华夏数千年的问题至少在宋家庄似乎已经成为了历史!在这里你只要肯吃苦或者肯专研手艺,总能获得足以保证衣食无忧的收获!
韩合时而回想当初自己理想中的盛世之治,似乎也不外乎当下庄内百姓过的幸福安宁的生活了。
但韩合也清醒地意识到宋家庄的富裕祥和的景象也并不那么稳固。白时中虽与宋强达成和解,让宋家庄的发展进入干扰较少的黄金时期。可一旦白时中因为宋强送给她的政绩而入驻中枢,新来的府尹对宋家庄的态度恐怕会成为宋家庄发展的分水岭。
好在韩合所担忧的事情,宋强也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没有沉醉于当前的功劳成就。一方面加强庄丁队伍,不仅将其改组为护卫队,强化军事作用。而且秘密打造朝廷严禁的军械甲胄以备不测。
宋家庄中央的“刚铎山”上修建的占地两百余亩的城堡在不惜财力的投入下如今施工难度最大的三丈高坚固的石砖外墙已经初具规模。城堡内的储存粮食和军械耗材的仓库也同时建成,并已经开始储存粮食等物资。有这样一座易守难攻的城堡,加上二十多门已经搬上城墙的被宋强神叨叨的声称可“一炮糜烂千里”的火炮相助,只要千余人防守足以令十数万大军望而兴叹徒呼奈何!
现在虽是与白时中的蜜月期,可与朝廷交恶的可能依然存在。宋家庄的防备并没有因为护卫队主力押运生辰纲而有所懈怠。
目前宋家庄的护卫仍是交由解宝负责。因为有过实战经验的庄丁护卫队员大多在解珍带领下参与到押运多路生辰纲的行程之中。现在的宋家庄主要都是两千新晋加入庄丁队伍的萌新。
虽然都是一些新加入庄丁队伍的新人,可日常接受的训练丝毫没有比老兵有任何减轻。全天十二个时辰几乎有一半时间都是在接受各种基础训练。如果白时中还想再来一次二月风波的事情,韩合与解宝都早已得到宋强的交代。只有短短三个字。
“打回去!”
宋强的临行前留下的这条命令给韩合与解宝十足的底气。
不要看现在手里只有两千新丁,他们每天所受的训练强度超出汴京城精锐禁军三倍不止!而且这些庄丁全部都是有家人在庄上种田或者务工,生活上衣食无忧。但在韩合刻意夸大外界对宋家庄好日子的不怀好意宣传之下,庄客们不分年龄都踊跃要求加入庄丁队伍保护他们来之不易的好日子。择优挑选其中精壮者,也是高达两千人之多!在军心士气上,意识到是为自己而战宋家庄庄丁们天生就是士气槽爆满。
欣欣向荣的宋家庄就像是一只蛮牛般蛮不讲理的野蛮生长着。只要没有其他意外干扰,恐怕要不了多久就会变成一个让整个京东两路都奈何不得的庞然大物。
然而意外总是会在人们最没有思想准备的时候悄然而至。
占据登州外海诸岛的孙新所派信使到了宋家庄。将一封孙新亲笔信送到了韩合的面前。
“辽东高永昌向孙新借兵?”
韩合拿着书信一脸惊愕。
“高永昌乃是辽国一裨将,年初时候就听闻其叛出辽国,招募故渤海人抗辽。后来听说其向金国称臣,想要引金兵抵挡辽国大军。这高永昌又是怎么想到要到这距离辽东千里之外的大谢戍岛借兵的?”
韩合放下书信在屋中踱步思考。也不知走了多少圈,忽然脚步一顿眼中精光闪烁!
“主公曾言高丽富有铜铁。这高永昌乃是故渤海国遗族,若能保他去复国便有了介入高丽的由头!主公心念念的铜铁不就有了着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