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府依山傍湖,河流纵横交错。因水路便捷,加之紧靠东平湖,临近水泊梁山泺,一直是京东两路水路漕运的重要集结中转地域。其地位在当前甚至要高于百年后大运河北通黄河的张秋镇!
也是仅次于北宋河南府、应天府、大名府三大陪都之外,经济地位最高的府治所在!
人口十三万户有余,约三十七万。府治在望县须城县。是淮河以北,黄河以南人口最多的府州。
但总体而言,依旧是地广人稀之地。三十七万人大多集中在府治须城县、望县阳谷县、紧县中都县、上县东阿县、上县平阴县等诸县城中。
进入东平府地界后,宋强与吕商暂时分开。吕商要回须城县向吕家族长复命。顺便将属于宋强的那批提前运到东平府的物资送还给宋强。
而宋强则带着一千已经属于自己的庄丁前往吕恒交割给自己的土地。
因东平府辖内多山地丘陵,平原可耕地面积较少。大多数有着良好水利设施,土地状况良好的良田均为大地主豪强富户所占有。自耕农所拥有田亩多为难移得到水渠灌溉的下田,但多数田亩也因为经年累月的旱情逐步撂荒。自耕农大量流失,转而成为大地主们的佃户为生。
吕恒交换给宋强的那一片土地,就是一片远离河流,围绕在包括一座丘陵在内的五千亩旱地下田。距离东平府治所须城县城之东八十里处。虽然面积广大,按照后世的算法,有三平方公里之大!
但是缺少水渠灌溉设施,周围更是少有河流经过。田地中央的丘陵矮丘上虽有溪流,但远不够灌溉那五千多亩土地所用!
宋强觉得自己捡了个便宜!
也许这一大片土地在吕恒的眼中看来形同鸡肋。毕竟没有足够的灌溉用水,无论是北方的粟米、小麦,还是南方的大米都很难有足够的产量。
吕恒作为商人,获得钱粮的方式有很多!觉得根本没必要投入大量钱粮,将这片下田改造成中田甚至上田。既然宋强愿意用辣椒换土地,而且也不挑。那就正好把这一块早想出手的土地给了他。
不过这毕竟是一片田地。也有一些佃户在此耕种,只因土地质量不好,每年的租赋就已经让他们不堪重负。如今得知这片土地迎来了新的主人,许多佃户都主动前来迎接。顺便向从宋强口中探出来年的租赋比例,看看还有没有必要继续留在这里种地了。
“原来的佃户耕地不变!租赋定为二十取一!”
宋强大手一挥,就把佃户们的租赋直接降低了四倍!
“庄家!我等给您叩头了!”
数百佃户激动的无以复加!虽不明白为何新来的地主如此大方,竟然把地租降了四倍!但既然宋强说出口,还让身边一名文士模样的人记下来,传给许多人传看,显然就是要这么定了。
一年少缴四倍的粮食,他们一亩地一年也就不到一石的收成,过去累死累活一个人耕十亩地也就勉强糊口。现在等于不仅能糊口,还能用多出来的粮食换些其他物件了!
至于跟随宋强到新地方安家的千人,则被指派到一片尚未有人开垦的荒地。并对他们言明:
“在此处垦殖,三年免租!头年供应每人全年粮食!三年后同样二十取一!”
千人新庄客顿时发出震天的欢呼声。宋强短短的几个减租免租的措施,不仅让原来的佃户对宋强心悦诚服。也让那跟随而来获得土地的千人更加死心塌地。
旧庄客们奔走相告好消息,新庄客们则开始四处伐木搭建临时的住宅。他们都在用最大的热情,迎接充满希望的未来。
而宋强则与解氏兄弟、韩合,以及一位在这里做了五年佃户的六旬老人登上林木繁茂的丘陵顶部,站在高处向四周远眺。
“真是片好地方啊!”
遥望山下那片广袤的土地,宋强心里升腾起一股无比豪迈的激动。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宋强喊出来这句民谣,自己脸都红了。胸中无辞藻,想到什么说什么。不过好在他此来也是带来了三十头耕牛。放眼望去也有那么点成群结队的意思,再多点羊就更好了。
重要的事情当然不是寻死养什么牛羊。宋强是想征询意见,看在何处建立他的庄园最合适。
对于选择建设庄园之地,解氏兄弟果断只听不说,他们自知自己没那么见识。
那个随同登山的老农则指着山脚有溪流经过的地方说道:“庄家,若要选地建宅,那处有水流经之地再好不过!民间有言,水清则财盛!若是在那里建上庄园,风水也能忽悠庄家财运旺盛!”
宋强虽然很是热情的感谢那老佃户的建言,但实际上心里并不以为然。
他自己有一个想法,一个很疯狂的想法!但这个想法他不想自己说出来。看了眼沉默不语,目视远方的韩合,宋强半开玩笑的问道:
“韩合,为何你不发一言?莫不是对我选地建宅有所不满?”
韩合听到宋强问他的话,连忙正身作揖道了声罪。
“主公,还请屏退他人。”
宋强知道他是有些想法要告诉自己了。而且那句“主公”让他心里出奇的舒服,很有点三国一方诸侯的成就感。
让解宝送那老佃户离开后,宋强拉住韩合的手急不可耐的问道:
“同启!此处再无外人!你且说吧!”
韩合手被拽着,也不好再行礼,苦笑一声后正色道:“敢问主公,志在何方?”
宋强被他这一问说的楞了一下。
“志在何方?”
宋强穿越至今已有月余。无论是在辽东时的绝地逃生,还是在登州的与虎相搏,亦或者是在大名府的勇斗群獠,简单来说都是为了求生而已。
但穿越而来仅仅为了生存就满足么?宋强当然不会承认自己的志向就这么可怜!
他也不是没想过能靠着多出九百年的见识,成为富甲一方的豪强;也想过用头脑中那些经典的战例,把自己打造成一代无双战神;还想过结交权贵,走向朝堂,最终引领大宋朝打破朝代更迭的历史惯性!
想法很多,可做起来又是何等的难上加难?
抛去那些虚无遥不可及的幻想,宋强脑海中又浮现出在辽地目睹的那无尽杀戮;在登州脚店接触到的那些底层民众简单的对生活的期望;又想到了见到韩合时,目睹那上千灾民生无可恋的痛彻心扉;又想到在十二年后一场发自于朝堂,却让民间饱受疾苦的灾难!
“我的志向!”
宋强呼出心中的浊气,松开抓住韩合的手,转身望着万里晴空下静怡的大地。
“我要保这华夏万世兴盛!我要让万民不为灾祸流离失所!我要让天下孩童知书明理学知天下!我要让华夏之人傲立东方!”
“这便是我的志向!”
韩合眼中精芒闪烁,品味一番宋强的言语。忽的对宋强一揖到地。
“主公!同启愿助主公实现此大志!纵使肝脑涂地在所不惜!还请主公恕我猖狂之罪,我想知道,若是有人要阻挡主公大志,要如何应对?”
宋强心道,这是韩合在考较我的能力么?果然是够猖狂的,不过这个时代的文人也都是有能力有骨气有臭毛病的,有才能的人大抵如此。
“我的办法就是拉一部分打一部分,用商业利益引诱更多人参与进来,形成利益集团,用集团的共同意志去影响朝廷的走向,最终实现我的志向!”
韩合听了一番大白话,略一思索后沉吟道:
“分而划之,以利笼之,同利同向,合力治之!同启了然!定不负主公所望!”
宋强的脸又红了,心里自卑想道:
“啧啧,自己这个大学生说出来的话还不如一个没过乡试的秀才言简意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