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源走后,李应及一众人跟随宋强前去“刚铎山”山脚下临时居住的木屋继续商讨几件重要之事。
木屋就是用山上砍下的原木剔除枝杈后堆垒起来的。之所以用这种办法,还是因为宋强说他这木屋早晚要拆,保留原木的形状,拆了以后还能再用。
来自后世的宋强实在不忍心把那漫山遍野的树木都砍光了。但是在这个没有多少替代材料的时代搞建设又是离不开木材的应用。
宋强管不了别人,也没法要求那些苦哈哈能有跟自己一样后世的环保观念,也就只好从自己身上节省了。
倒是他的以身作则,让那些加入庄园,摆脱流民身份的庄客都自发的向宋强学习。搭建的临时居住木屋也都是用原木直接搭建,也许不那么隔风,不太挡雨。可救了他们命的庄主都能忍受,他们这些不久前还朝不保夕的流民灾民还有什么受不了的?
有风就多穿件衣服,多盖床被子,反正庄主这方面大方得很。下雨就在屋顶多铺些茅草忍一忍。而且庄主也亲口答应他们要广开砖窑来为他们制作新的房屋了!遇到如此爱护庄客的庄主,人人都甘愿奉献自己的所有力量。
宋强的木屋被十几座类似风格的木屋包围着。这些木屋有解氏兄弟的,也有韩合的,其他也均为庄丁家的木屋。这是韩合的安排,目的就是要保护他们这些人的真正主心骨——宋强。
一群人进了昏暗没有窗户的屋内,解珍解宝熟门熟路的点燃屋内的几处烛火,又取来几个用木桩做的板凳一一分发。
宋强在屋内圆桌上首坐下后,其他人才依次落座。
“会长,说说近来玻璃售卖情况吧!”
李应得到宋强的吩咐,拿出随身携带的一本册子,借着桌上烛火念了起来。
“政和五年十月,已计入售卖玻璃七千六百二十五斤,售价以玻璃茶具、餐具、摆件均与黄金同价合计一千一百零五斤;镜子均超黄金一倍之价合计五百二十斤。入账合计三十四万三千两百贯铜钱!”
“政和五年十一月止,已计入售卖玻璃八千七百一十三斤,售价以玻璃茶具、餐具、摆件、窗户与黄金同价合计一百三十九万四千零八十贯;镜子超黄金之价五成合计五十五万七千零四十贯。入账合计一百九十五万一千一百二十贯钱!”
念出那一连串的数字,李应的声音都带着激动无比的颤音。
“两月合计两百二十九万四千三百二十贯钱入账!刨去成本三十万贯,分成五十万贯!净利润一百四十九万四千三百二十贯钱!现已经将其兑换为九千两黄金,七万五千两官银,已经大体将京东两路市面上的金银收购一空。另陆续收购粮食十万石,耗钱六十万贯,招募安置流民耗钱五万贯,购买铁石、铜石、布匹、牛马羊、土地,耗钱五十万贯!贤弟,你如今只剩下二十万贯钱可用了!”
短短两个月时间,在李应的帮助下便用玻璃大肆敛财数百万贯!若是全部换成铜钱,几乎相当于政和四年当年大宋发行铜钱的六分之一!好在这些交易里,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以及粮食、人口、矿产等交换所占比例颇大。不然这京东两路肯定要爆发大规模钱荒!
李应感叹宋强这个玻璃的吸金能力。也感叹宋强眼都不眨就将很多的收益换成被多数人看成是累赘的灾民、流民,还不论好坏,在宋强现有的庄田周边购买土地。
那些别人看不上眼的成片旱地荒田,宋强是眼都不眨的砸钱进去。现在宋强手里的土地,已经从最初从吕恒那里换来的一百顷,增加到近两百顷!单算占有土地面积,宋强要比李应多了两数百亩!但土地的质量可就差了两倍不止!
而且拥有这么多土地,在宋朝可是要按照田亩和人头纳税的!宋强没有从吸纳的庄客身上榨取钱粮填补,那就只能自己掏腰包去缴纳税赋!单是缴纳税赋,就是一笔不少于十万贯的巨资!
李应自认为,他赚到的收益是绝对舍不得像宋强那般眼都不眨的砸出去的。
不过李应不打算砸钱,不等于宋强不会盯上他手里的那笔钱财。
“会长,虽然这两月收入巨资,依你看,玻璃还能在京东两路获得如此巨利么?”
“当然不能!”
李应激动的从凳子上站起来,这正是他想要劝宋强省着花钱的原因之一。
“在十一月末,在京东两路玻璃售卖便已入瓶颈。应天府周边富户贡献两月获利的六成之多后,如今七日来入账甚至不足万贯!不及月初一日收益!”
宋强闻听此等情况也倍感奇怪。
“会长,你曾言以大宋之富庶,若玻璃行销全境,便是超亿万贯之财。可如今不过两月,仅在京东两路售卖获利数百万贯,却止步不前,这是何故?莫非是已经榨干了京东两路富户之财?若是这些富户收购玻璃,向其他各路售卖,也能获利,他们又岂能看不到其中的好处?”
宋强说道后边,目光停留在李应身上久久没有离开。
被宋强的目光盯着,李应有种被虎豹瞪视之感。宋强虽然面带微笑,可那笑容却好似看透了李应心里的小九九。
“会长,我知你想要把最大利润留在我们自己手里的好意。但若是不把所有可以利用的人都调动起来。单靠我们自己还不算强大的力量,又如何能把这玻璃销往大宋全境?”
“若将大宋看作一个人,我们京东两路不过是这个人的一条胳膊。纵使我们再能折腾,也影响不到大宋这个人的其他肢体甚至头部。若不设法吸纳更多人来分享利益,那么通往各处的环节便难以打通。我们也就被困于一隅之地,等到别人也掌握这玻璃的制法,那时我们岂不是连喝汤的机会都要失去了?”
这李应本质上还是个大地主,但不是一个合格的商人。商人不会囤积海量的土地,也不会囤钱放着不去花。他的想法仍然是一口气赚足够的钱攥到自己手里边才感觉安全。
却没有想到,要想赚到更多的钱,不给别人得到利益的机会,别人又怎么去给你赚钱的机会?
这李应所能想到的仍然只是想要分到那块最大的蛋糕,而不是沟通人脉将蛋糕做大,然后每人所分到的都比原来独占的要多得多!
宋强也没有要在众人面前过于责怪李应的意思。不管怎么说,他毕竟也是辛苦为宋强赚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虽然开拓更大市场上有缺陷,但瑕不掩瑜,李应仍然是宋强未来计划中极为重要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