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强被李清照钻空子拿了一千贯钱。但他并没有在这件事情上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既是因为李清照的名气让他觉得一千贯钱的付出与得到的名气和教育质量的提高相比实在算不得什么。
另外也是因为吴甄也顺理成章的凭借自身能力被宋强招为学堂先生。待遇上本来还打算跟李清照有所差异。但却在李清照的坚持下,与她同等标准。
这也令吴甄感到异常开心。因为她终于不用再靠着宋强的关系吃白食,可以用自己的双手来挣钱养活自己了。
而吴双也被宋强干脆招为体育先生。也就是平日里教教孩童们活动筋骨。待遇上本来也要与她妹妹一个标准。但却是吴双自己极力反对。认为她所做之事远比不上自己妹妹,坚决不要太高的待遇。还是在宋强的坚持下,才答应个人待遇上是她妹妹的一半。
宋强做了一回散财童子,他现在严格意义上来说也真的是童子。送钱,尤其是给美女送钱,这种感觉是无比新奇,而且令人愉悦的。难怪后世那么多脑子抽抽的人会对小小屏幕后边人鬼难辨的主播大把大把撒钱一点都不肉疼,敢情这感觉确实容易沉迷。
好在宋强已经穿越到了九百多年前的宋朝。好在宋强有一整个庄园的大小事务还指望着他去决定。
解决了全民学堂的新增加的大牛小牛和疯牛后,宋强在京东路商会内接到了一份来自北方的加急情报。
“辽国与金国暂时达成和解?并会盟以辽河为界结秦晋之好?”
宋强读了一遍从辽地返回的商人传来的情报,眼中满是惊讶之色。同时在心里也隐隐升腾起一丝隐忧。
宋强将看过的信件交给左手边的韩合。韩合接过宋强递过来的信件,仔细看了一遍后面色有些紧张之色,他随即又把信件交给了坐在他左边的邓肃。
邓肃扫了一遍信件,闭眼晃了晃脑袋后又缓缓睁开双眼,笑着对韩合说到:
“同启,看你的样子,应该是跟我所想相同。你跟主公说说这个情报的意味何事吧。”
韩合有些惊讶的瞅着邓肃。看到对方冲自己微笑点头,韩合心里升腾起一丝感动。他起身对宋强躬身施礼后说道:
“主公!我们用财货支援高永昌之事应该被辽金两国知晓。现在他们已经准备合力要将高永昌剿灭以绝后患了!”
宋强看到信件时其实就觉得这辽金突然和好似乎就是在蓄谋着什么。听罢韩合的话后立即反应过来,辽金的走近必然与高永昌实力的突然增强有关!
为了牵制北方两强,宋强早在年初时候就开始有意加强与在辽阳自立的高永昌之间往来。不断通过商队向高永昌运送急需的粮食、铁器、布匹、农具等高永昌自己无法自给自足物资。换回来大量的马匹、皮毛、药材、矿石、金银等资源。
高永昌手里有了粮食,便能养活更多的人。不仅仅是故渤海国的遗民,还有高句丽遗民以及部分被辽国押在辽东的西夏俘虏等众多人口都被高永昌吸纳。剧增的人口为高永昌扩军提供了足够的人口支持。
从宋强那里获得的铁器又被制成了兵器甲胄武装起扩大的军队。保证了高永昌的五万军队人手一把刀,人均一件札甲!这个装备实力与辽国精锐部队相差不大,更是比年轻的金国军队强了许多!
原本还要靠着金国对辽国的压迫来自保的高永昌,手中掌握了这支足足五万人的强大军力后,渐渐的也开始不把金国当回事了。
金国支持高永昌当然是为了肢解辽国。如果高永昌不能为他们所用,金国自然也不会再留着他!
但现在高永昌的实力暴增的太快。金国军队人数较少。虽然战斗经验和凶悍上要强过高永昌手下。可硬碰硬的打过几次小规模交战后,金国人也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那些渤海国和高句丽的遗民,都视高永昌为复兴故国的希望,因而战斗意志也并不差。而另外一帮被辽国流放到辽东半岛的西夏战俘,战斗力同样悍勇无比。高永昌许诺只要帮他复国成功,便会送他们返回西夏故土。因而这些西夏武士逢战必定争先。所获军功也另有封赏,甚至可以提前被送回西夏。
高永昌自己是没有实力帮西夏人返回故土。但他可以通过宋强的商队来转移。而宋强也对高永昌的这些无伤大雅的要求都是尽量满足。
在宋强的支持下,高永昌翅膀硬了。金国与辽国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威胁。半年前还打的不死不休的两个死敌此时不得不停下互相征伐,转而先合力应对突然出现的新威胁。
宋强看向韩合,问道:“同启,最近解珍有什么新消息么?”
韩合拱手说道:“禀主公,解珍自顺利接收新军,并且完全按照护商队的标准严加训练。目前大谢戍可用兵员已超过四千人。尚有两千余从沙门岛筛选而来的囚徒正在接收改造,三个月后便可编入护商队的预备队之中。除此之外,解珍有一封军情早上刚刚送到,信中言,十日前,在辽东苏州,护商队一支十二人斥候队在苏州关击退一支二十辽军斥候小队。随后又与辽金联合的三十人轻骑斥候小队交战……”
“战况如何?我方可有损失?”
宋强心猛的一揪,护商队的前身宋家庄护卫队成员可以说都是宋强一手带起来的。说像是他的孩子有些夸张,因为宋强还不知道做一个父亲的感受。但也是将护商队视为极为宝贵的财富。
其实宋强也明白他的这种过于惜兵的思想不是一个合格的将领应有的基础。因此他也很聪明的没有过多的去干涉远在千里之外的解珍具体做事。
刚出口追问损失,宋强就有些后悔自己表现的太过儿女情长。一脸歉意的对韩合举手表示打断他讲述的歉意。
韩合当然不会责怪主公宋强。反而对他第一时间紧张追问损失,发自内心感觉这是一位真正的仁义之士的表现。
韩合正了正心神继续讲道:
“此番交战,辽金斥候被我方击杀十二人,生俘五人,我方一人轻伤!”
说到后边近一人轻伤时,韩合的语调因为激动而骤然升高了八度!
韩合脸色涨的通红,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
一旁的邓肃也是睁大了眼睛。他可是知道大宋朝的主力禁军在面对辽军时候的德性。要是以多打少的阵地战和守城战,宋军尚能一战。但在对组织协调要求极高的野外遭遇战,宋军几乎从未有过胜绩!
更不要说这次交手护商队仅一人轻伤,而对方死了十二个,还被活捉了五个!
“俘虏正在押解回大宋的路上。预计不日便可抵达宋家庄!”
韩合激动的念完最后的一段话,眼中迸射出无比兴奋的光芒。转而看去他的主公宋强时,眼中的兴奋悉数被崇拜所取代!
邓肃也是抚掌含笑点头。他原本只是知道宋强手中的私军厉害。对付贼盗都是绝对碾压。此时通过这一场小小的交战,邓肃更加相信宋强将来的成就恐怕很难框定了。甚至隐隐的觉得他都猜不到宋强能走到何等高度了。
还是宋强,最先从兴奋之中清醒过来。蹙眉问道:
“同启,志宏,解珍的斥候队在苏州关与辽金斥候交战,是否意味着辽金已经要强化苏州、镇海府一线的局势,控制我们对高永昌的支援。准备对其来个十面埋伏一举将高永昌铲平?”
韩合立即点头应道:“主公所言甚是!”
邓肃也开口说道:“辽金所谋定是要在秋收之前对高永昌发动攻击,力求一战功成。主公,此时若要保住高永昌,恐怕损失不会小。但若保住了高永昌,北方我们就有了立足之地!”
宋强摩挲着自己长出一撮短须的下巴思考是否下定决心提前介入北方之争。
解珍其实已经在提前准备了。他的斥候队都前出到苏州关,那么显而易见的他已经做好准备拿下苏州,确立宋家庄势力在辽东半岛的落脚点。
此时宋强也不得不感叹环境改造人的能力。
曾经不过是一个山野村夫的解珍,经过与宋强的相处,不断的学习后执掌一支劲旅。如今更是能通过全局视角来主动的去介入局势不定的地区。而且这个时机拿捏的也不可谓不准,宋强已经觉得将大谢戍岛上的护商队一协,以及新编的部队,将来都统一编组为护商队第一镇,单独作为一支主战力量使用了!
“同启!传我命令!”
宋强下定了决心!
“令解珍全权节制大谢戍岛军事指挥事宜。令孙新、张海为解珍副将,配合其抢占辽东半岛苏州县的作战行动!”
“宋家庄此刻起所有铁器、纺织、成衣、木器、造船工坊发放双倍工钱,广招工匠三班倒加快建设和生产速度!给我敞开了收各地流民!护商队三协、四协同步组建!做好北方扩大战事后的支援!”
“命令商船队取消单独行动,均已船队形式编组,随时配合向辽东半岛输送兵力!”
“护商队二协处置博山王氏冲击有功!外勤奖金加倍!原地修整一旬后前往大谢戍!”
宋强起身看着京东路商会大厅正堂挂着的一副渤海周边地图,忽然抬起手重重的拍在地图的东北角的一片土地上!
“王氏高丽这个边角,是要抢先占领了!”
韩合与邓肃领命后便离开各自布置去了。
宋强长长呼出一口浊气。
北方的动静让他不得不提前作出应对。这个局面并不是他最想见到的。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他低调的种田积攒实力,到关键时候再爆兵用实力将北方的威胁给熄灭掉。
但任何事情都不会称心如意的。宋强面对的这个突发情况就是例证。但这也未必不是件好事。
护商队组建以来还从未经历过真正的与强大对手的交战。
过去无论是对付贼盗,还是对官府进行威胁,都是小打小闹。无论是毫无组织训练的贼盗,还是疏于组织训练的官兵,在北方强势力量面前都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宋强的护商队要是在大宋这个染缸里待久了指不定也会逐步退化。还不如拉出去直面北方寒风的摧残,不经历磨难又如何得到成长?
在宋强的命令下达后的一天时间里。宋家庄各个能为北方行动提供物资支持保障的工坊就开始了加班加点的全力开工模式。
虽然许多工坊都是私人开办,但宋强的命令一出,那些受惠于宋家庄的工坊主没有一个抵触,都依照宋强的命令增加人手扩大产量。
宋强也不会让他们吃亏。增加人手和扩大生产的成本宋强自己出资承担一多半。直接就把那些早就想扩大生产的工坊主的压力解决了大半。
五天之后,解珍派人押着四名俘虏到了宋家庄。亲自押送俘虏的不是别人,正是张四郎张海!
说起来张海跟宋强还是以兄弟相称的老相识。但这次见面,张海丝毫不敢跟宋强行兄弟之礼。
就在不久前解珍带领着精锐的护商队一协一千六百多人抵达大谢戍后,仅用了一场酒席以及宋强的一封书信,就直接把孙新的兵权夺了去。虽然孙新对此并没有任何的意见。反而大有终于轻松的感觉。
但是当时张海却是对此有很深的成见的。他觉得这是解珍在借此抢班夺权。可随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张海发现解珍并非是那种贪恋权力贪恋享受的人。
在大谢戍,解珍是所有人中最勤快的。每天对自己的护商队训练从未有过放松。被吸收改编,完全按照护商队的训练强度进行训练的前新军,也逐步跟上了护商队的脚步。
当时张海还觉得这解珍有些太小题大做了。这大谢戍岛有谁能攻过来?几千人守在这个岛上也太大材小用了。
很快张海就明白了了。这解珍自从登上大谢戍岛,心里头就从来没打算在此常驻!
登上大谢戍的第一个月,解珍就带领精锐斥候竟然前往了辽东半岛!而且还带着大量战利品和俘虏不损一人的返回了!
张海此时方才对解珍服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