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北方之战
一家四口2025-07-02 21:114,133

宋强为了自己可能介入的首次战事做了一切可能的准备工作。

  为了供给足够护商队一协一千六百余人以及后备兵员所需的装备补给,宋家庄的海商船队也被征调大半。

  宋强把过去数月间秘密筹备的足够装备一万人的大量板甲、重刀、重盾、单兵弩、长矛等装备陆续发往作为前进基地的大谢戍岛。

  宋家庄的火炮虽然已经量产,但这种兵器毕竟是宋强手里的秘密武器。而且火炮本身的重量也不具备机动作战的能力。再轻量化的车架火炮装备前,远渡海洋去北方作战的护商队一协并不适宜携带这种重型武器作战。

  除了作战装备,还有大量拖运补给和装备的马匹、车辆也一并送上了大谢戍岛。

  相比起人的消耗。聚集在大谢戍岛上的三千马匹与一千头牛的粮草消耗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宋强不会为了省钱,就给这些负重的牛马吃没什么营养的干草。

  牛吃干草还能经过反刍能力吸收干草中有限的糖分与蛋白质。马匹可就没有牛的好胃口。如果只吃干草,用不了几天就会出现大量的死亡情况。

  在任何时代都是大问题的粮食问题,偏偏在宋强这里不是个问题了。宋家庄如今大量丰收的土豆,被蒸熟捣碎晾晒干的土豆粉饼搭配榨油后的豆饼,取代干草成为马匹的主要饲料。

  马匹吃的好了,养得膘肥体壮,也没有了宋朝境内实行马政时惨不忍睹的马匹死亡率。

  这些马匹承担起将护商队一协的一千六百多名重步兵,变成骑马机动步兵的重要力量。

  要想训练出可堪一用的骑兵,没有三年之功难以见到成效。宋强的实力现在还无法在维持一支强悍的步兵同时,再去建立一支更加耗费钱粮的骑兵部队。

  护商队中的骑兵只是小队的斥候部队。以护商队一协为例,斥候队规模不超过一百人。这些骑术精湛的人也承担着作为骑兵种子的作用。

  在宋强的计划中,他并没有立即铺开建立骑兵的打算。他现在的财力还要顾及到各地工坊的建设,漕运的开凿,商路的开拓等方向。要用钱的地方简直太多了。

  重步兵其实在正面交战中,对骑兵是有着攻击与防御两方面的优势。因为重骑兵的阵型更加稳固,长矛也更容易做的长而且坚固。身上的盔甲还有盾牌也可以不用考虑骑乘马匹而做出一些舍弃。

  宋朝的步人甲堪称是札甲的巅峰。重量高达八十斤左右。若再加上兵器,以及马匹的具甲,马匹的负重可就超过了五百斤,对于马匹而言也是极大的负担。

  骑兵无法使用超长的长矛,也无法披挂与重步兵同样的重甲,还有重盾。面对防御如铜墙铁壁的重步兵阵型进行冲击通常都会撞得头破血流。

  骑兵对步兵的战法通常是围住后袭扰,并切断步兵的粮食水源补给。让其因为吃喝断供而士气低落。当步兵士气低落阵型不整时,才是重骑兵趁势掩杀一举将其击溃的时机。

  针对骑兵克制步兵的几个优势。宋强就着重加强了护商队一协的机动能力,后勤补给车队的防御能力。为每个身穿全套板甲,携带重盾长矛和单兵弩的士兵配备双马。提高他们的战场调动能力。

  同时补给全部车队化。牵引车辆的牛也都披上了具甲。车辆的木质车体不仅用牛皮包裹提高防御能力,车内设有连弩以及发射弩箭的射孔。

  当车队遇袭便可以迅速组成环形防御阵型,利用车体作掩护可以有效阻挡住小股骚扰部队。即使面对大队敌军的围攻也能坚持相当长时间,为增援抵达争取时间。

  宋强从来不会料敌从严料己从宽。这次作战他完全是做好与辽金联军作战的准备进行布置。当然战术目标也定的不那么大。只要求控制住苏州关这一关键地峡。控制一处落脚点。为高永昌提供一个分担辽金力量的犄角。

  而且占据了那处落脚点后,输送给高永超的物资就都可以在据点集结。然后由船只就近装载后沿辽河运给高永昌。不必再远航多日到大谢戍岛后才能装载。缩短了补给时间,高永昌面对辽金联军的攻伐也就能更长久的支持下去。

  政和六年七月二十日,五十艘三千石海船运送的护商队一协两营兵力抵达辽东半岛并趁辽金两方未曾准备充分便占据苏州关!控制了这一重要的咽喉要道!

  次日护商队一协另外两营,以及在原大谢戍岛新军基础上扩建的护商队预备队一千人也被送上了辽东半岛。

  此后连续五天,大量的马匹、牛车、补给物资陆续被送上辽东半岛。

  兵马集结的盛况很快就引起辽金两国的注意。对于这支来历不明却军容齐整的军队,两国都感到忧心忡忡。纷纷调集兵马准备趁护商队立足未稳将其一举剿灭。

  一时间,北方大地金铁齐鸣,鼓声震天。一场涉及到四方力量的大战即将到来!

  受高永昌以及来历不明的护商队的威胁。辽金两国竟然也能放下成见联合起来对付当面之敌。

  辽国兵力雄厚,主力部队装备上甚至不逊于宋军。不过大量的异族仆从军并未装备铁甲,仅以皮甲护身。武器也都是自备的千奇百怪,没有统一的定制。金军主力兵力不过万人,但经历了经年作战,经验丰富,而且奖罚分明的制度也充分调动金兵的作战意志。装备上多是从击溃的辽军身上缴获,也不可小看。

  政和六年七月二十九日,围绕着苏州关大黑山,护商队一协两营八百人与辽金临时组成的五千兵马即将展开碰撞!

  崇山密林横亘在这狭窄的半岛腰部。山间道路蜿蜒曲折且不平坦。若非宋强为护商队全员配备双马,面对这样的道路,护商队员要想提前占据有利防御地形基本没有可能。

  八百勇士骑着马沿着绕山路行进,月色如霜洒在地上,东边视野所及便是无边的海洋。眼前则是巨大的向北延伸直冲云霄的山脊。

  时值四更,前出的精锐斥候为亲率两营护商队的解珍送来关键情报。

  北方二十五里外发现辽军五千步骑混杂部队正缓缓南下。在东北方七十里外发现金国两千骑兵正在集结,此时估计已经南下,预计一个时辰就能抵达!

  解珍得知辽金两军的大致位置,心中立即定下打时间差。先主动攻击辽军,然后防守金军冲击,并为另外两营从侧后方登陆包抄争取时间。

  经过几次小规模的袭扰战,解珍对辽军的战斗力基本有了大致概念。辽军善战兵力多是将领亲卫。而占绝大多数的主力部队作战意志薄弱,很难在硬仗中保持韧性。而且装备上辽军的装备也普遍低劣。

  辽军札甲甚至难以抵挡住横刀的劈砍与直刺。而辽军装备的刀、剑、矛很难对装备了板甲的护商队员造成伤害。斧、锤等钝器虽然对板甲有些破坏作用,但板甲与身体有空隙,而且板甲内都会穿戴上皮甲内衬,因此也能有效抵御这类重型钝器的击打。

  而护商队战士手中不仅拥有包钢横刀作为随身兵刃,还有精铸钢头长矛,人手一把可在五十步击穿步人甲的单兵手弩。此外还有结成防骑兵冲阵的巨盾。更不用说护商队员都是经过严格训练,无论是五人配合,还是队列配合,都早已无比熟悉。

  正是这些诸多优势,让解珍有了足够信心,以手中八百人击溃当面五千辽军步骑。

  借助马匹的快速脚程,八百护商队勇士提前抵达占据了大黑山半坡要道。辽军要想通过大黑山,除非绕到走水路,或者翻越险峻的主峰,否则只有击溃完成结阵的护商队了。

  当护商队员排列成四条两百人横列队伍,巨大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红色的龙爪好似要挣脱而出向远方敌阵伸出利爪!

  辽军五千步骑混合部队抵达护商队当面,阵型还有些混乱。骑兵不成群,步卒不成阵。尽管辽军中有军官不断呵斥甚至鞭子抽打,整队速度依然缓慢。

  解珍并没有什么正规作战的经验,也就没有收到正规作战诸多条条框框圈定。

  当他看到辽军步骑混乱,阵型半天没有成型,立即判断出这支辽军严重疏于训练。而且很可能看到护商队仅有不足千人的薄弱数量,肯定会心生轻视之心。

  解珍立即改变列阵等待辽军来攻的想法,挥舞战刀,在骤然激烈的鼓声助阵下带领八百手持巨盾长矛,穿着整齐划一闪亮板甲的重步兵如墙般向辽军推进!

  辽军确实对当面之敌不足千人有些轻视。因而结阵也都拖拖拉拉的不紧不慢。

  当对面山坡上的重步兵突然变阵前出,向辽军压来!这突然的变化令辽军措手不及!但辽军上下虽然有些慌乱,却也没有掉头跑掉。因为双方人数上的差距确实巨大。

  在辽军军官的吆喝下步骑部队结阵的速度这才稍稍快了些。其中骑兵部队速度更快一些。

  这些骑兵部队都是马匹并未具甲,骑士穿着札甲并且以骑矛作为主要兵器的冲击骑兵。光是这些骑兵的数量就超过了两千五百人,是当面护商队员的三倍还多!

  辽军骑兵刚刚完成集结,就发起对护商队员的冲击!在骑兵的身后,则是三千如潮头后方巨浪掩杀而来的步兵。

  面对迎面的滔天潮浪,护商队员却各个好似无动于衷,随着身后鼓点急促的鼓声,喊起了口号。

  “御敌骑兵!结阵!结阵!结阵!”

  前排手持巨盾步兵立即将盾牌扎入地面。并将长矛架在盾上。盾兵后方弩手纷纷将手弩上弦并搭上锈迹斑斑的弩箭。这些弩箭虽然看起来锈迹斑斑,但只要射中敌人,哪怕是受伤,也可能会因为感染而最终一命呜呼。

  “骑兵冲击五百步!”

  “骑兵冲击三百步!”

  “骑兵冲击一百步!”

  护商队阵型好似坚固的山峦,竟然在两千多骑兵的强势冲击下纹丝不动!

  “骑兵冲击五十步!”

  解珍手中横刀猛举,急促的鼓声猛然停滞!

  鼓声刚停,盾牌缺口处的两百弩手便开始齐射!一轮弩箭飞速直奔扑面而来的大批骑兵!五十步的距离,手弩已经足以破开札甲造成杀伤!

  几十名骑兵士卒被弩箭射中,或者是马匹被射中摔倒在地,还不等起身躲避便被后边涌上来的己方人马踩成了肉泥!

  手摇快速上弦的手弩射速极快,在辽军骑兵冲击到十步外时已经射出三轮齐射!超过六百支弩箭造成一百余骑兵被射下马,近五十匹战马被射杀!

  但这些损失对于两千余人的骑兵大队而言九牛一毛!

  弩手射完三轮弩箭后便抽出横刀向后退出两步。而在他们身后手持锤斧和圆盾的护商队员们则迈步向前,站在顶在最前方用巨盾和长矛抵挡住骑兵冲势的排头兵身后。

  “咣!!!!”

  如潮的骑兵冲撞在如林的长矛和巨盾构成的防线上。就好像是汹涌的浪潮拍在坚固的堤坝之上,瞬间化为一片惨白的水花!

  充当阵型排头兵的护商队员清一色的七尺以上大汉,按照后世标准都是一米九的大个子。而且在宋家庄良好的伙食供应下各个都膀大腰圆力大无穷。再加上坚固结实的巨盾和长矛相助,骑兵的冲击势头就被硬生生的给拦住了!

  护商队排头兵挡住骑兵冲势,立即开始用锋利长矛开始逐一点名!对摔落在地的兵卒,以及没有了冲势的骑兵不停的捅刺!

  战场上充斥着辽军兵卒的惨叫声!骑兵的冲击势头完全被挡住后,位于排头兵身后的短兵立即从两翼展开对失去了速度的骑兵展开包抄!

  辽军骑兵发现他们的武器对那些装备奇特的敌人几乎毫无作用!

  刀剑根本伤不到被铁甲从头到脚被包裹的敌人,哪怕用钝器侥幸砸到对方的腿脚甚至脑袋,也只是让他们受了点轻伤,并没有因此而失去战斗力!

  反观辽军,被敌人锋利的刀刃、长矛、弩箭、斧锤等装备大肆收割生命。两千余人的骑兵部队仅仅短短几十息的交锋,就折损超过三百人!

  辽军胆怯了!

继续阅读:第七十四章 远眺他方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强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