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合围
日月重照2025-07-28 16:543,589

  “杀~”

  但见那激昂的战鼓之声,如滚滚雷霆,在天地间炸响。瓦岗军于暴怒的李密亲自督战之下,晨曦初露之时,便已拉开了对轩辕关猛攻的大幕。前夜那两次劫营之举,恰似火星溅入油桶,将李密本就不佳的心境彻底点燃,化作熊熊怒火。

  此刻,惨白的天光冷冷洒落,映照在关外那如潮般汹涌的瓦岗军阵列之上。他们毫无试探之意,甫一登场,便以排山倒海之势,向着轩辕关全力杀去,仿佛要将这关隘瞬间踏平。

  “突突突~”

  伴随着一阵沉闷而急促的声响,两架八牛神臂弩赫然在阵前发动。但见那如儿臂粗细的弩箭,带着呼啸的风声,如利箭般射入敌群,顿时血花四溅,宛如绽放的恶之花。然而,终究因其数量有限,且填装过程繁琐异常,难以如在虎牢关时那般,形成绝对的压制之势。

  众人瞧得这巨弩并非无坚不摧,心中那层畏惧的阴影,不禁悄然淡去几分。虽说这李密行事多有荒诞,令人难以捉摸,但那真正执掌战阵指挥的王伯当,却绝非泛泛之辈。在他的调度之下,瓦岗军如臂使指,井然有序地朝着轩辕关发起一波又一波凌厉的攻势。

  “此子倒有些手段!”杨桐稳坐于城楼之巅,俯瞰着这战火纷飞的战场,神色平静如水。多年来于梦境战场中的磨砺,让他对统帅之道的领悟,丝毫不逊于当世任何名将。眼前这看似混乱不堪的战场,在他眼中,却如同手掌上的纹路般清晰可辨。此番战事,虽未亲自主持指挥,但双方的优劣长短,早已了然于胸。

  若论及统兵之才,涂猛相较王伯当,着实逊色不少。然而,轩辕关那高耸坚固的城墙,宛如一道天然的屏障,为涂猛增添了几分底气。指挥这数十丈的城墙防御,远比在千军万马中厮杀周旋要容易许多。只要涂猛不出现大的纰漏,守住这轩辕关,便如铁桶般严实。王伯当虽在统军能力上更胜一筹,却因这地形的限制,难以充分发挥其兵力上的优势。虽说能统帅千军万马,可真正能施展拳脚之处却不多,无形之中,本事便打了折扣。

  “若有机缘,定要将此人生擒!”杨桐凝视战场良久,忽而转头,对着身旁的罗成与新文礼,嘴角泛起一丝笑意,缓缓说道。

  “陛下放心,末将这便去将他生擒回来,献于陛下跟前!”罗成听闻此言,豪情顿生,纵声长笑,手持长枪,转身便欲冲下城楼。

  “回来!”杨桐揉了揉微微发涨的太阳穴,高声喝止罗成,“朕何时说现在就让你去了?”

  但见那城门外,已然被李密的大军围得水泄不通。纵使罗家军拥有精锐的铁甲骑兵,贸然冲入,也不过是羊入虎口,白白损耗。那可是杨桐视为珍宝的力量,怎可在这无谓的争斗中折损殆尽?

  可惜这铁甲骑兵的作战风格,与裴元庆、徐世勣并不契合。否则,任凭如何,杨桐也不愿将如此精锐的骑兵,交付给这行事莽撞的愣头青统领。罗成勇猛自是不假,可这一腔热血、冲动行事的风格,在战场上,既能鼓舞士气,亦有可能在一念之间,将这支精锐之师带入万劫不复的绝境。

  “陛下,照这般打法,轩辕关的兵力恐难支撑太久。”新文礼眉头紧皱,忧心忡忡地望着战场,“虽说眼下涂猛尚可凭借关隘坚守,但时日一长,那李密只需不断消耗,轩辕关终究难保。”

  “且稍安勿躁。”杨桐微微摇头,神色沉稳,“瓦岗军此刻士气正盛,但以轩辕关现有的兵力,坚守三日,应无大碍。刚猛之势难以持久,待三日之后,我军藏兵齐出,定叫他们士气崩溃,届时,便是我军反击的绝佳时机!”

  这一回,杨桐已然下定决心,绝不再放过李密。上一次未能将李密彻底剿灭,一来即便攻克其领地,后续的防守亦是难题;二来彼时也需这般一个搅乱局势之人,牵制南方的各方势力。

  这李密行事乖张,思绪天马行空,一旦心血来潮,当真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只要他念头一转,便敢做出惊天动地之举。当时朝廷面临两线作战的困境,战略重心聚焦于蜀中,实在抽不出多余的力量,与中原诸侯过多纠缠。故而,杨桐暂且放过李密,稍加敲打,使其不敢对朝廷生出觊觎之心,同时借他之手,制衡周边诸侯。

  但如今时移势易,经此一战,天下局势渐趋明朗。李密这般行事无常的变数,已然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谁也不知他何时又会冒出些稀奇古怪的念头,并付诸行动。对付聪明人,往往还有迹可循,因其多有自己的行事套路,只要摸透了,应对起来便心中有数。可这李密却似个捉摸不透的疯子,你永远猜不透他下一刻会想出什么荒诞的主意。是以,此次杨桐甚至顾不上河南的局势,将大半兵力集结于此,还飞鸽传书于徐世勣,令南阳之军火速北上,誓要将李密彻底铲除。

  杨桐心中思索着这些盘算,目光一刻未离战场,密切关注着局势的瞬息万变。虽说从理论上讲,以轩辕关的兵力坚守三日并非难事,但战场之上,风云变幻莫测,谁也无法预料下一秒会发生何事。万一主将涂猛遭遇不测,被敌军一刀斩杀,或是被流矢射中,亦非不可能之事。因此,他必须在此坐镇,确保三日之内,轩辕关稳如泰山。

  待三日后,徐世勣的援兵一到,便是全面反攻之时。但若这三日之内,轩辕关不幸被攻破,那一切计划都将化为泡影。

  这一日的战事,自清晨伊始,直至日落西山,仍未停歇。前夜劫营之后,李密听从王伯当的建议,重新布置了靠近轩辕关的营地,还在四周设置了无数陷阱。新文礼曾试探性地发起一次进攻,却未能成功,杨桐权衡之下,只得放弃此计划。

  次日清晨,李密再次挥军攻城。瓦岗军那股子锐气的持久程度,大大出乎杨桐的意料。原本以为,这股锐气至少能支撑三日,可实际上,第二天时,涂猛便察觉到瓦岗军的攻势,已远不及首日那般猛烈。

  照此情形发展,莫说三日,便是十日,涂猛自信也能坚守到底。到了第三天,局势基本恢复常态。即便王伯当指挥有方,奈何手下将士不给力,这第三天的战事,最终草草收场。

  “陛下,这三日来,我轩辕关的伤亡已然过半。”轩辕关府衙内,涂猛满脸苦涩,向杨桐如实汇报着这几日的伤亡情况。

  实则伤亡最为惨重的当属第一天,近三千人的折损,几乎让涂猛难以承受。第二天战况稍缓,却也有千余人伤亡。至于第三天,数百人的伤亡对于轩辕关而言,影响虽不算大,但几日累积下来,亦是个不容小觑的数字。短短三日,轩辕关伤亡近五千人,而瓦岗军虽伤亡过万,可人家兵力雄厚啊!

  再如此拼下去,即便每日仅数百人的伤亡,长此以往,也足以将轩辕关的兵力消耗殆尽。

  “另外,那两台八牛神臂弩也已损毁。”提及这两台神弩,涂猛满脸痛惜,“此乃守城的不二利器,首日若不是它们持续发威,我军伤亡恐怕更为惨重。”

  然而,这神弩终究是以木质为主构造,经连日不间断的使用,内部诸多部件已然损坏,发力装置更是彻底报废。这东西虽制作精巧,却也正因太过精致,反倒更容易损坏。

  “待此战结束,朕自会命人修复。”杨桐微微点头,转而看向一旁的新文礼,“如今瓦岗军还剩多少兵马?”

  “回陛下,大约还有七万左右。”新文礼躬身答道。

  李密原本十万大军,在虎牢关一战中有所损失,又在轩辕关下折损不少,再加上宇文成都率部离去,如今他手中实际兵力虽仍号称十万,经此两场战役,实则已锐减至七万有余。

  “差不多了。”杨桐面露满意之色,微微颔首,七万之众,且经连日苦战,锐气已失,是时候展开反击了。

  “罗成!”杨桐转头,目光如炬,看向罗成。

  “末将在!”罗成立刻精神一振,上前躬身领命。

  “令罗家军即刻备战,明日开战,务必第一时间冲溃李密的军阵!”杨桐神色肃穆,语气坚定地下达命令。

  “喏!末将领命!”罗成胸膛一挺,声音洪亮,如洪钟般应答。

  “新文礼!”杨桐未再多看罗成,旋即转头看向新文礼。

  “末将在!”

  “明日待瓦岗军被骑兵冲乱阵脚,你率两万精锐杀出,务必将瓦岗军往阳城山方向驱赶。”杨桐将一枚令箭递给新文礼,神色凝重地吩咐道。

  “末将领命!”新文礼双手恭敬地接过令箭。

  这两万精锐,已是杨桐目前所能集结的全部力量。虎牢关需重兵镇守,尚师徒的军队还在白虎关一带待命,其余大部分军队,此刻皆屯驻在河南各地布防,河洛一带各城亦需必要的武装力量维持秩序。这两万精锐,实乃杨桐当下能够调动的极限。

  这也正是杨桐一直谨慎用兵的缘由,与窦建德、李密那等家大业大的诸侯相比,他的部队虽皆为精锐,但一旦遭受大规模的损失,整个防线必将出现难以弥补的漏洞。

  南阳,阳翟之地。

  徐世勣正率领着南阳兵马,如疾风骤雨般朝着阳城山疾驰而去。

  此时,天空中一只信鸽盘旋飞舞。一名背负竹篓的校尉见状,赶忙从身上取出竹笛,吹奏出一阵独特的旋律。那信鸽在空中稍作盘旋,便朝着校尉径直飞来,稳稳落在他伸出的手上。校尉迅速从鸽腿上取下竹筒,放飞信鸽后,立刻策马飞奔至徐世勣身旁。

  “将军,此乃陛下传来的军令。”校尉将竹筒呈上。

  “嗯。”徐世勣接过竹筒,抽出其中纸张,仔细阅毕,转头对身旁的费炳说道:“传令三军,加快行军速度,今夜务必赶到阳城山!”

  “喏!”费炳得令,迅速挥动令旗,部队行军速度陡然加快。

  “将军,陛下究竟下达了何等军令?如此急行军,恐会损耗明日将士们的战力啊!”费炳纵马靠近徐世勣,面露担忧地问道。

  “合围李密,此番陛下决心彻底铲除李密!”徐世勣眼中闪过一丝凛冽的杀意,语气森然地说道。

  费炳听闻,心中一惊,不再多问。他深知,李密若死,河间府、李世民这两大诸侯怕是不日便会退兵,看来朝廷这是要展开对诸侯的全面反攻了。

继续阅读:第472章 无尽恐惧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隋人皇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