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泰二年,洛阳的乾阳殿内,庄重肃穆的氛围如同一层静谧的纱幔笼罩着每一寸空间。阳光透过高大宽阔的殿门,轻柔地洒落在光洁的地面上,将皇帝杨桐那威严而又沉稳的身影映照得熠熠生辉。他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深邃而温暖,饱含着对天下的关怀,俯瞰着殿下依次排列的群臣。
今日,突厥使者阿史那处罗的到来,为整个大殿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气氛变得微妙而凝重。阿史那处罗身着彰显突厥特色的华丽服饰,步伐矫健有力地踏入殿中。他身姿挺拔,眼神中满是草原民族独有的豪迈与坚毅,那随风飘动的狼皮披风,更彰显出他的非凡气度。参拜之后,他抬头挺胸,目光坦荡地与杨桐对视,传递着友好与期待。
杨桐微微颔首,脸上绽放着如春风般和煦的微笑,语气平和却不失庄重地说道:“使者此番远道而来,一路想必颇多艰辛。不知突厥近期的状况可好?”实际上,杨桐对突厥的情形早有大致了解,此番询问,更多是出于礼节,同时也在不动声色地揣摩着阿史那处罗此次前来的真正意图。
此时,封德彝从文官队列中优雅地走出。他身形修长,面容清俊,一双眼睛深邃而明亮,透着睿智与机敏。他恭敬地微微躬身,语气谦逊且委婉地说道:“听闻贵部在草原之上诸事顺遂,实力与日俱增。不知此番前来,有何要事欲与我大隋相商?”
阿史那处罗嘴角上扬,露出一抹自信而友善的笑容,声音洪亮且诚挚地回应道:“大隋与我突厥,长久以来往来频繁,交流密切,虽有过小的分歧,但情谊深厚。现今我大汗满怀美意,期望与大隋联姻,结为秦晋之好,以此巩固双方长久以来的友好关系,让两国百姓同享太平盛世之福。”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如煮沸的水一般热闹起来。大臣们轻声交流,议论纷纷,各种声音交织融合。
卢楚微皱眉头,神情庄重且谨慎,从队列中稳步走出。他为官多年,历经宦海的起伏,深知联姻之事意义重大,其中的利害关系错综复杂。他拱手行礼,言辞恳切地说道:“联姻一事,关乎两国邦交,意义非凡,万不可仓促决定。不知贵部欲求娶我大隋哪位公主?又将以何种诚意来表明决心?”
阿史那处罗神色自若,从容不迫地回答道:“大汗的心意是求娶大隋一位尊贵的公主。至于诚意,我突厥愿在边境互市开放更多关隘,促进两国贸易往来更为通畅。并且,每年向大隋奉送良马千匹,以此展现我突厥的真诚之心。”
杨桐静静地倾听着,脸上保持着平和与从容,内心却已掀起波澜。他想到不久前关东地区遭受大水肆虐,百姓受苦,如今大隋正全力救灾,艰难恢复,而突厥此时提出联姻,他虽心有不满,但作为一国之君,仍以大局为重,脸上不露声色。
他抬眼望向群臣,目光中充满信任与期待,说道:“诸位爱卿,对于此事,大家有何想法,尽可坦诚相告。”杨桐此举,一方面是想倾听大臣们的见解,群策群力;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众人的讨论,找到妥善的应对之策,同时为自己赢得更多思考的时间。
这时,崔宏稳步站了出来。他身为清河崔氏家主,在朝中地位尊崇,影响力显著。他神色沉稳,语调舒缓地说道:“陛下,联姻之事若处理得当,或许能为两国带来持久和平。突厥开放关隘以及奉送良马,对我大隋的经济和军事发展确有一定益处。不过,我们仍需谨慎对待,切不可忽视其中可能潜在的风险。”
杨桐微微点头,心中暗自思索,崔宏所言不无道理,但联姻之事,利弊皆存。他又怎能轻易让公主的幸福成为政治的筹码?
武将队列中,秦琼微微皱眉,抱拳说道:“陛下,突厥向来英勇善战,性情豪放。虽有联姻之议,但我等切不可放松警惕。倘若真的联姻,我大隋务必在军事上做好周全准备,以防万一。”
朝堂上,支持与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相互交融。有的大臣认为联姻能够保障边境安宁,促进贸易,让百姓免受战乱之苦;而有的大臣则心存忧虑,担心此举会影响大隋的威严,使突厥势力扩张,从而威胁到大隋的安全。
杨桐认真聆听着每一位大臣的意见,时而微微点头表示认同,时而陷入沉思。他与群臣展开了深入而友好的探讨,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层面全面分析其中的利弊。但他内心始终坚守原则,那就是绝不能轻易答应这桩联姻。
经过一番热烈而充分的讨论之后,杨桐沉思良久,然后温和地说道:“此事意义重大,关乎我大隋的国运和百姓的福祉,必须深思熟虑,从长计议。今日暂且到此,阿史那使者一路劳顿,先由侍卫带他到驿馆休息,联姻之事,容后再议。”杨桐如此安排,一方面是为了争取时间,以便更深入了解突厥的真实想法;另一方面,也是不想在此时与突厥使者产生分歧,以免影响双方关系。
阿史那处罗微微躬身,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神色,然后在侍卫的引领下,稳步离开大殿。
等阿史那处罗离开大殿后,杨桐的神色立刻变得严肃起来。他环顾四周,确认殿内无闲杂人等后,低声却坚定地下令道:“周法尚听令!”
周法尚立刻上前,单膝跪地,恭敬地说道:“臣在!”
杨桐目光坚定,神情严肃地说道:“你速去将突厥近来的所有动向,包括他们的军事部署、经济状况、内部局势等,都给朕详细查清,一丝一毫都不能遗漏!切记,此事至关重要,务必秘密进行,切不可打草惊蛇。朕要尽快知晓突厥的真实意图,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
周法尚神情庄重,坚定地领命道:“臣遵旨!臣定当全力以赴,不辜负陛下的信任。”随后,他迅速起身,大步匆匆退下。一场针对突厥的秘密情报调查行动,就此悄然展开。而杨桐则坐在龙椅上,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深知,这将是一场充满挑战的博弈,大隋的未来,或许就取决于接下来的每一个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