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名士风范
日月重照2025-07-28 16:543,523

  “差不多了,歇会儿吧,既然追兵到现在还没出现,那就意味着咱们安全了。”夜色深沉,墨色如幕般笼罩大地,一行人疾奔出十里开外,杜如晦只觉体力渐趋不支。毕竟他并非征战沙场的武将,虽说经御医精心调养,又有齐彪在旁督促照料,身子较往昔确已大有起色,但也不过恢复至常人水准。哪能像齐彪那般,不知疲倦地奔走几十里,依旧气定神闲。即便无坐骑代步,要他如普通将士般行军赶路,亦是力有未逮。

  “先生,咱们现下可要去绵竹关?听闻那处已被一位豪杰攻占,近日正开仓放粮、招兵买马,要不了多久,说不定便能挥师攻至成都。”一个满脸横肉的混子头领,几步来到杜如晦身旁,恭敬问道。

  “确要前往绵竹关,不过在下仅是路过,实欲奔赴涪城。至于绵竹关,诸位若有此意,自行定夺便好。”杜如晦轻轻摇头,眼中闪过一丝不屑。豪杰?不过是个乱民头子罢了。虽说对方竟能拿下绵竹关,着实令杜如晦略感意外,然而此地距成都如此之近,还这般大张旗鼓地招兵买马,分明是自寻死路。莫说杜如晦早有归属,即便尚无,他又怎会瞧得上这般无脑的势力。

  且说这开仓放粮之事,整个蜀中的粮食,少说有七成把控在世家门阀手中,剩余两成则归杨谦及军中所有。绵竹关与成都近在咫尺,稍加思索便知,绵竹关绝无可能囤聚太多粮草,随时都能从成都获取补给。

  如此之地,乃四战之地,实非适宜作为根基之所。占据之后,理应即刻撤离转移,而非如当下这般招兵买马,如此行径,只会加速灭亡。

  “先生,我能否追随您左右?”于威面露犹豫之色,缓缓坐到杜如晦身畔。

  “哦?”杜如晦微微一怔,略带诧异看向于威,“不打算归家吗?”

  “哼!”提及家,于威顿时满脸愤懑,“我不过是何家的养子罢了,若非如此,他们又怎会将我独自弃于成都。与其回去继续遭受冷眼,倒不如追随先生,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我已决意改回原本姓氏。”

  “那你原本姓甚名谁?”齐彪一脸好奇,连忙问道。

  “在下原本姓王,被何家收养后,才改为何姓。”于威如实答道。

  “如此,那便是王威了,这名字可比于威顺口得多。”齐彪豪爽地大笑起来。

  “先生?”于威,此刻已改称王威,小心翼翼地望着杜如晦,眼中满是期待,等候着他的答复。

  “为何想追随我?”杜如晦并未即刻回应,神色平静地凝视着王威,“蜀中如今乱象丛生,正值英雄豪杰纷起之时。以你的本事,将来未必不能成就一番丰功伟业。”

  “在下并无那般宏大野心,且先生智谋超群。虽说在下不知先生究竟谋划何事,但能隐约察觉先生所谋绝非小事,故而一心想跟在先生身边,学些本事。”王威微微低下头,略带羞涩地说道。

  “有点眼力。”杜如晦轻轻点头,未再多言。

  “先生?”王威心中忐忑,不确定地看着杜如晦,不知这究竟算是答应还是拒绝。

  “随意吧。”杜如晦感觉体力稍有恢复,环顾四周,缓缓说道,“不过当务之急,需寻一处安身之所,暂且休息一晚,明日一早再赶赴绵竹关。”

  “好嘞!”王威顿时喜形于色,兴奋地笑了起来。

  与王威不同,其余众人各怀心思。此刻既然已然出城,接下来自然不必再与他们同行。这本就是临时拼凑而成的队伍,如今共同目标已然达成,大多数人更倾向于前往绵竹关投靠义军。毕竟眼下附近声势最为浩大的义军便在那里,而且还有吃食。对于那些许久未曾填饱肚子的人来说,去绵竹关显然比跟着杜如晦更有前途。

  对此,杜如晦并未放在心上。他本就没打算带领众人,若不是瞧出王威颇具可塑之才,且有几分眼力,就连王威他都无意收留。

  当夜,众人在附近寻得一处无人居住的废弃村落,看样子刚废弃不久。以当前情形,众人也无暇挑拣,各自寻好住处后,便匆匆歇息。

  次日清晨,日上三竿,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落在村落之中。杜如晦悠悠转醒,却发现村落里除了他们三人,其余众人皆已不见踪迹。

  “这帮人,昨夜还说得信誓旦旦,如今却这般不告而别!”王威满脸愤慨,快步来到杜如晦身边。

  “意料之中罢了,齐彪,拿些吃食来。”杜如晦起身洗了把脸,吩咐齐彪道。

  “好嘞!”在王威惊愕的目光中,齐彪从包袱里取出三张饼,饼中竟还夹杂着些许肉丁,直看得王威口水直流。

  “先生,原来……你们竟有吃食?”王威接过齐彪递来的肉饼,忍不住诧异问道。

  “我似乎从未说过没有。”杜如晦示意齐彪生起一堆火,更为夸张的是,王威瞧见齐彪又从包袱里拿出一葫芦酒。

  “那昨夜……”回想起昨夜杜如晦数次饿得肚子咕咕直叫,却始终强忍着,王威满心疑惑。

  “你觉得就这点东西,够几百人分食吗?”杜如晦目光平静地看着王威,淡淡说道。

  “自然不够,可那是先生的吃食,又何须与他们分享?”话一出口,王威突然如梦初醒,愣在当场。

  他瞬间明白财不露白的道理,若昨晚杜如晦拿出这些吃食,恐怕那帮人定会心生歹意。

  “懂了?”杜如晦似笑非笑地瞥了王威一眼。

  “在下受教了。”王威苦笑着说道。

  “懂了便赶紧吃,一会儿还得赶路,抵达涪县之前,可得靠这些东西支撑着。”杜如晦轻叹一声,心中暗自思忖,早知道杨谦如此无能,到如今还镇不住那些世家门阀,当初就该与谢荷一同离去,何苦无端遭受这般罪愆?

  没错,一切皆因杨谦而起。

  匆匆吃完一张肉饼,有了些许力气,一行三人便踏上行程。一路奔波,直至日落时分,才赶到落凤坡附近。然而此刻,此处已被隋军重重戒严。原来,昨日一早,杨莫林便率领大军出征,昨日傍晚已抵达绵竹关下。

  虽说关中之敌不过是一伙乱民,但凭借城墙之险,且人数众多,杨莫林也未贸然开战,而是下令赶制攻城梯、冲城锤等攻城器械。

  光头此刻正志得意满,自占据绵竹关后,便依循当初张道源的提议,开仓放粮。此招果然奏效,吸引来大批民众。这一带的百姓几乎皆往绵竹关涌来,短短一日,便扩充至两万人。只因杨莫林来得迅猛,否则这一带聚集的人定会更多。加上城中百姓,算起来足有四五万人手。听闻杨莫林仅有五千人马,光头自是未将其放在眼里。

  然而,次日清晨,光头率领上万人马出城,妄图一举击溃杨莫林的部队,却反被杨莫林以压倒性优势痛击一顿。这一顿揍,彻底把光头打怕了,只得乖乖紧闭城门,摆出拒城死守的态势。

  光头闭门不出,这可让杨莫林犯了难。攻打绵竹关并非难事,但想要在短时间内攻破,瞧这情形,怕是不太容易。

  中军大帐之中,杨莫林望着地图,眉头紧皱,头疼地揉了揉脑袋。绵竹关乃成都平原的咽喉要地,历代蜀主皆极为重视,堪称天下坚城。如今虽被一伙乱民占据,但想要攻克,谈何容易。

  “将军,帐外来了三人,自称是冯习将军的族人,听闻战事吃紧,特来相助。”一名亲卫匆匆入帐,躬身禀报道。

  “冯习?”杨莫林微微挑眉。冯习乃定彦平的部将,深受定彦平信任,且听闻颇具才能。只是如今主公对定彦平已有猜忌之意,冯习身为定彦平的亲信部将,自然也被列入黑名单之中。

  不过这些朝堂纷争,还轮不到他一个武将操心,当下摆摆手道:“让他们进来。”

  “喏!”

  不多时,杜如晦带着王威、齐彪,昂首阔步地走进杨莫林的中军大帐。杜如晦对着杨莫林微微行礼,朗声道:“在下冯如,参见将军。”

  “冯彪(冯威),参见将军。”齐彪与王威也赶忙跟着行礼。

  “你三人既是冯习的族人,缘何来到此地?”杨莫林目光审视着三人,开口问道。

  杜如晦面带微笑,从容答道:“回将军,我等本受兄长邀约,前来投军,岂料途中遭遇兵乱,被困于此。听闻将军要攻打绵竹关,特来相助一臂之力。”

  “冯习的族人?有何凭证?”杨莫林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怀疑。

  “有书信、路引为证。”杜如晦扭头看向齐彪,齐彪心领神会,迅速将早已备好的书信递给一旁亲卫,转呈给杨莫林。

  这些物件,早在一年前便已准备妥当,倒并非预料到今日之事,只是以防万一罢了。

  “我与冯习,也算是同僚一场。既然是他族弟,来人,看座。”杨莫林挥了挥手,示意给三人安排座位。

  “多谢将军。”杜如晦也不客气,大大方方坐下,神态自若。这一番举动,让杨莫林不禁对他高看几分,此人虽衣着朴素,却隐隐透着几分名士风范,或许真能助自己破敌。

  当下杨莫林态度稍缓,和颜悦色问道:“之前,你们言要助我破敌,究竟有何良策?”

  “破敌并非难事,敢问将军,这绵竹关中,粮草储备几何?”杜如晦微笑着问道。

  “大概够我军吃上一月。不过这些乱民肆意开仓放粮,整个绵竹关的粮草,怕是连五日都支撑不住。即便省着吃,最多十日,便会粮尽。”杨莫林微微皱眉,已然明白杜如晦话中之意,却又无奈道:“但主公严令我三日破城,恐怕等不了那般久。”

  “古语有云,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将军以为,那贼首会将城中粮草公平分配吗?”杜如晦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

  “绝无可能。”杨莫林毫不犹豫地摇头,“莫说一个毫无见识的乱民,就算换作我等,易地而处,也决然无法做到绝对公平。”

  “既然如此,破城又有何难?只需派人在城下架起灶台,烹煮食物,并宣称肯投降者可饱食一顿,肯献关者定当重重有赏。不出一日,绵竹关必破无疑!”杜如晦胸有成竹地笑道。

  “这般简单?”

  “将军觉得其中有何难处?”

  “这般简单?”

  “将军觉得有何难?”

继续阅读:第411章 却之不恭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隋人皇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