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突厥入寇
日月重照2025-07-28 16:522,491

  场面顿时陷入一片诡异的寂静之中,周法尚心中先是一凛,他深知这局势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汹涌,每一个消息都可能引发新的波澜。但当听到首恶已除,他又不禁松了一口气,暗忖道:“陛下此举,果决而明智,虽年幼却有非凡的胆略,实乃大隋之幸。”旋即,他突然仰天长笑,声震四野,这笑声里既有对局势好转的欣慰,也有对未来的期许。笑罢,目光如炬地望向信使,朗声道:“速讲,陛下有何旨意?”

  “回将军,陛下言道,首恶王世充、段达已然伏诛。其余从恶之人,虽有附逆之过,然念及上天有好生之德,且其助恶亦非众将本心,故而从轻发落。各级军官官降一级,罚俸一年,需勤加操练士卒,不得无故滋事,扰害百姓。”信使言罢,自怀中取出一卷绢布,双手呈于周法尚。

  “善!”周法尚接过绢布,仔细端详确认后,不禁喜形于色,心中想道:“陛下这等处置,既能彰显皇恩浩荡,又可稳定军心,妙啊!”笑道:“陛下虽年幼,然已初显明君之象,实乃大隋之幸,天下之福也!这位将军,此前若有冒犯,还望见谅。”

  “无妨。”信使赶忙摇头,又对三人说道:“陛下应尚有旨意,此刻恐已送至尉迟峰将军营中。末将军务繁忙,不便久留,就此告辞。”

  周法尚微微颔首,即刻命人为信使更换良驹。他心中权衡着利弊,暗自思量:“今王世充、段达已被铲除,洛阳大局已被杨桐掌控。若此刻仍引军前往洛阳,恐非匡扶社稷,而是扰乱朝纲之举。我必须留在此地,为陛下稳住局势。”周法尚久历官场,深谙此理。虽一心欲即刻返回洛阳,重归朝堂,然亦知当下更应助力陛下掌控军权,莫使这些淮泗军再生变故。

  他深知淮泗军不会轻易臣服于杨桐。洛阳虽已平定,然淮泗军散布于关东各地,一旦生乱,对关东百姓而言,必是一场浩劫。他留于此地,正可随时弹压叛乱,为陛下重掌大权清除障碍。

  于是,他令尉迟峰留下所率将士,自己则返回大营主理军务,勤勉练兵。而尉迟恭,因其武艺高强且颇具智谋,周法尚对其颇为赏识,看着尉迟恭,他心中暗自琢磨:“此子乃可造之材,若悉心栽培,日后必成大隋之栋梁,不应总在尉迟峰庇护之下,男儿当经风雨,方能成大事。”便将他留在军中悉心栽培。

  同时,周法尚又派人前往弘农,将此喜讯告知窦炽。他与窦炽相交多年,虽门第有别,但性情相投。此时他满心欢喜,想着:“如今大隋有望中兴,此等美事,自当与老友分享。”

  所幸,淮泗军并未生乱。杨桐传诏关东各地之际,秦琼、魏文通两军亦同时出征,全力收回各地兵权。短短不到半月,随着王世充、段达这两大势力覆灭,又有魏文通这般淮泗猛将效命,再加上周法尚、窦炽等老将拥护,各地驻军迅速被朝廷派出的部队收降。

  杨桐亦着手对军权进行分割,规定非大战期间,各军主将麾下兵力不得超万人。他深知,各军主将权力过大,于己而言绝非好事。当然,他亦明白欲速则不达之理,故而统领军队者仍为那些淮泗将领,只是于制度上加以变革,单独设立一部记录军功,负责审查各军将士的功勋与提拔之事。

  眼下虽与往昔看似无异,但随着时间推移,军中主将虽未变动,然基层将官实则由杨桐直接提拔,周法尚深知这一举措的长远意义:“如此一来,军队对朝廷的归属感必将大大增强,将领对军队的掌控亦会被削弱。待军功制推行,新一轮基层将领上位,杨桐便能凝聚空前强大的军权,不必再忧心麾下出现军阀割据之局面。只是这过程,怕是要历经诸多波折。”

  当然,此等变革需假以时日方能成效显著。至少当下,对军权的掌控尚未达杨桐预期。凡事皆需循序渐进,掌权后的杨桐并未急于对各路诸侯有所行动。然在杨桐旨意传至关东各地不久,尚未回朝的周法尚这边,却又生新事端。

  ……

  弘农,一座不知名的村落。

  数道浓黑的烟柱缓缓升腾,渐趋稀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腥臭之气,隔得老远便能闻到。但凡有沙场阅历之人皆知,此乃尸体腐烂多日所散发的气味。

  尉迟恭远远凝视那村落轮廓,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心想:“这村落如此死寂,怕不是遭遇了什么灭顶之灾。”此刻或许已不能称其为村落,俨然一片废墟,死寂沉沉,毫无生机。

  “将军,没了。”一名哨探面色阴沉,匆匆来到尉迟恭身旁禀报。

  “走,去瞧瞧。”尉迟恭眉头紧皱,轻拍胯下战马,战马低嘶一声,缓缓向前小跑而去。他心中既有对真相的探寻欲,又有一丝对未知惨状的恐惧。

  “将军还是莫要去了。”哨探苦笑着紧跟其后劝道。

  “为何?”尉迟恭面无表情地问道,其实心中也在猜测着可能的糟糕场景。

  “场面实在太过……”哨探摇了摇头,苦笑着欲言又止。

  尉迟恭并未回应,亦未停步,率领一队兵马,不多时便抵达村落之外。望着眼前残垣断壁,尉迟恭脸色煞白,一股强烈的呕吐之感涌上喉头,却被他强自压抑下去。他心中满是震惊与愤怒:“是何人如此丧心病狂,竟下此毒手?”

  村庄规模不大,方圆不过五百步许。瞧那尚未完全干涸的焚烧痕迹,想来这场灾难降临未过多久。

  只见横七竖八的尸体遍布各处,有老人被木桩钉死在地,尉迟恭看着,心中一阵揪痛,暗忖:“这些无辜老者,何罪之有?”有女子浑身赤裸,生前显然遭受过惨无人道的折磨,全身肌肤无一处完好,甚至已难辨人形,他紧握双拳,怒不可遏:“简直天理难容!”更令人发指的是,尉迟恭竟在一口架起的大锅中发现了人类骸骨,观其大小,分明是幼童之骸。他只觉热血上涌,眼眶欲裂:“此仇不报,我尉迟恭枉为大丈夫!”

  尉迟恭虽久经沙场,见惯杀戮,然眼前这般惨烈景象,仍令他心头如遭重锤,郁闷难舒。良久,他才转头望向身旁几名老兵,沉声道:“你们可知,此乃何人所为?观其情形,不似山贼草寇之举。”

  盗亦有道,彼时之山贼草寇虽啸聚山林,然仍有基本做人底线,并非那般穷凶极恶,至少尉迟恭所见之山贼草寇远不及此般丧心病狂。

  “看样子,当是北方**厥人所为。”一名老兵翻身下马,于周围仔细探查一番后,回到尉迟恭身边,苦笑着说道。

  “**厥?”尉迟恭眉毛一挑,心中疑惑:“他们怎会直入关东?”

  老兵回道:“将军有所不知,昔日汉武帝为抵御匈奴,曾修筑一条驰道,可自河套一带直通关东,骑兵驰骋,不需十日即可抵达。想来这些胡人,便是寻得此古道而来。”

  尉迟恭眉尖急剧跳动,深吸一口气,猛地调转马头:“走,回去,此事当即刻禀报朝廷!”他心中已下定决心,定要为这些无辜百姓讨回公道,同时也担忧**厥若长驱直入,大隋将面临更大的危机。

继续阅读:第76章 李浑之女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隋人皇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