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天下局势
日月重照2025-07-28 17:262,507

  酒楼之中,岑文本嘴中缓缓咀嚼着蚕豆,目光饶有兴味地落在尉迟恭身上。

  “先生缘何如此看我?”尉迟恭被岑文本那奇特的目光瞧得浑身不舒坦,不禁皱起眉头问道。

  “景仁只是好奇,陛下究竟是怎样使得敬德这般信服?据景仁所知,陛下现今年仅十岁,且此前有秦琼这般大将,却似明珠蒙尘,反倒让段达得了便宜。”岑文本好奇地说道,尉迟恭的一番言语,令他对杨桐更多了几分探究之意。

  “这……”尉迟恭听闻,揉了揉眉心,缓缓摇头道:“我也难以言说,只是总感觉此事透着些蹊跷。陛下绝非浅薄之人,其胸有宏图大志,即便真的不中意秦琼将军,亦不该如此流于表面地显露出来。这些时日,那杨宏屡屡顶撞、讥讽,陛下却未曾动怒,反倒将杨宏整治得有苦说不出。不瞒先生,此次我能及时归家,撞破王仁式的恶行,全然是陛下提前召回杨宏所致。”

  当真巧得很!

  岑文本闻之,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浅笑。尉迟恭或许未能察觉其中隐秘,然岑文本却心如明镜,那杨宏定然是蓄意刁难尉迟恭,而杨桐往日里佯装不见,今日却适时召回杨宏,且更为凑巧的是,恰好撞破王仁式的丑事。若言这一切皆是偶然,岑文本是决然不信的。

  先是秦琼,如今又是尉迟恭,且在这洛阳城中,恐有一股众人皆未能察觉的力量在为陛下暗中效力。短短两月时光,陛下手中已然掌控不止一股势力。最为关键的是,这些势力竟是于王世充与段达的眼皮底下悄然崛起!

  若真能劝服尉迟恭倒戈,那远在他方的尉迟峰所率兵马便可加以谋划。倘若再深入思量,如今王世充因王仁则之死,正欲寻衅于魏文通,若能从中巧妙挑拨,再借尉迟峰之关联,说服魏文通归向杨桐亦非毫无可能。

  对,还需算上之前杨桐外放的周法尚、窦炽。周家乃关东名门望族,往昔因有魏文通、尉迟峰牵制,难以施展其能。如今若魏文通、尉迟峰皆倒向杨桐,那此二者看似无用之棋子,所能发挥之能量便难以估量了。

  外有周法尚、窦炽两大当世名将,又有魏文通、尉迟峰为外援,内有秦琼于敌军内部暗中策应,其势力已然渐成气候。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深沉的心机,悄无声息地布下这般大局,看来这大隋的气数尚未全然断绝。

  是揭发?还是佯装不知?

  岑文本手中捏着一枚蚕豆,却并未放入口中,只是饶有兴致地思忖着当下局势。皇帝固然厉害,然此局亦颇为脆弱,尉迟恭这一环节若有差池,那先前的布局便会半数作废,甚至秦琼亦有可能暴露。此刻,自己一念之间便可左右整个局势。

  “这些事……还是莫要对旁人提及为好。”良久,岑文本轻叹了口气,望向尉迟恭,缓缓摇头。反正自己亦无辅佐王世充、段达之意,且看看这位年幼的陛下究竟能走到哪一步吧。

  “啊?”尉迟恭一脸茫然,满心疑惑地看向岑文本:“这是为何?”

  “少将军只需依言而行即可,其中缘由,不便明言。此外,禁卫统领之职,还是莫要辞去为妙。如今洛阳城内暗流涌动,于彼处任职,或许是个不错的抉择。”岑文本将手中蚕豆送入口中,微笑着说道。

  “先生,你……”尉迟恭闻言,不禁又气又苦,与读书人交谈,着实麻烦,怎的说话只说半截?

  “再者,景仁还有一事,欲托付少将军。”岑文本看向尉迟恭,面容变得严肃起来。

  “先生有何事,但说无妨,只要绣力所能及,定不推诿。”尉迟恭点头应道。

  “景仁有要紧之事,欲面见陛下,此事关乎皇家颜面,只是此事切不可让外人知晓,最好唯有你我与陛下知晓。”岑文本神色凝重地说道,他可不愿在局势尚未明朗之前便让旁人得知自己拜见皇帝之事。

  “此事不难。”尉迟恭听后,点头应允:“明日恰逢我当值,文和先生到时乔装成侍卫随我入宫便是。”

  “如此,便有劳少将军了,景仁在此先行谢过。”岑文本颔首致谢,二人又饮了几杯后,各自散去。尉迟恭离了酒楼,径直前往段达府上,将此事述说一番。果如岑文本所料,段达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并派遣一支亲卫前去守护尉迟峰的府邸,除府中之人外,外人一概禁止出入。这些亲卫皆是段达的心腹,即便遇上王仁式亦无所畏惧,尉迟恭见状,亦稍感安心。

  “只是不知,这般作为是否会坏了陛下的好事?”行于朱雀大街之上,岑文本嘴角浮起一抹浅笑。若他所料不差,此事背后恐是杨桐在暗中推波助澜。那王仁式愚笨莽撞,又依仗王世充的权势,反倒易于被杨桐利用。随即岑文本摇了摇头,心中暗自思量:“如此行径,终究有些卑劣。且看看这位陛下如何破此困局,若能不施这般手段,依旧可将尉迟恭拉拢至自己阵营,那自己亦无需再行阻拦。”

  此番杨桐为尽快将尉迟恭拉拢过来,暗中令冯勇收买王仁式身旁的亲信,制造契机,令其与韦氏“偶然”相遇,后续之事,自是水到渠成。甚至无需杨桐有所作为,以王仁式的脾性,自会将事情闹大,最终逼得尉迟恭反叛。

  若是旁人,岑文本或许懒于理会,然此事涉及尉迟恭叔侄,他们与其他淮泗诸将不同,不但有同乡之谊,且一直以来对自己皆是真心相待。岑文本此刻,实难袖手旁观,权且当作对这位皇帝的一番考验吧。

  此时代,君择臣,臣亦择君。莫要忘了,杨桐虽有皇帝之名,然乃是杨林所立,名不正,言不顺。即便日后灭了王世充、段达,就当下窦建德、李密雄踞南北之格局而言,即便日后掌控关东,欲使政令畅行于关东之外,岑文本可断定,至少窦建德、李密绝不会听从杨桐之令,甚至可能举兵西进,挟天子而令诸侯。

  江南萧铣暂且不提,关中李渊自称唐王,自立之心已然昭然若揭。这天下数大势力,杨桐可谋取者寥寥无几,稍有不慎,便可能遭诸侯围攻。眼下局势虽艰难,然亦不失为一次考验。且掌权之后的杨桐是否会如当初元文都那般赶尽杀绝,岑文本亦难以确定。毕竟其太过年轻,年仅十岁,实非一个令人安心的年纪,心性不定,势弱之时或许能委曲求全,然一旦得势,是否会重蹈元文都覆辙,实难断言。

  如今天下大势混沌不清,北有窦建德,渐显霸主之姿;南有李密,亦不逊色分毫,隐有南北对峙之势。在这南北两大霸主之下,李渊、萧铣、孟海公、朱粲、宇文化及等或偏安一隅,或依附南北霸主。看似双强争雄,然其中不确定因素繁多。此时即便杨桐真能掌控关东,面对这般局势,欲重整山河,难如登天!

  这世道,若杨桐果真崛起,以大义之名号令天下,虽不及窦建德、李密势力强盛,然有大义在握,亦能与之抗衡一二。加之窦李不和,诸侯各怀心思,当真是愈发精彩,却也愈发混乱了。

  岑文本摇了摇头,不再思索这些烦心事,双手背负身后,悠然漫步于朱雀大街之上,转而思索起其他事情来。

继续阅读:第38章 二世祖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隋人皇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