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杨桐于乾阳殿中初次得见这位成国公李浑之女李蓉蓉时,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失望之意。
做为后世电视剧的主角,尤其女子,理应有超凡脱俗之貌。纵非倾国倾城,凭借才情留名者,亦当有令人瞩目的风姿。
然待他真切瞧见本人,失望之情难以掩饰。李蓉蓉虽亦是美人,却绝非那种令人初见便觉惊艳之辈。面容姣好,却论姿色,比之杨桐所见的阴姬,尚逊一筹。
然其容颜极为耐看,恰似那越品越香的佳酿,且浑身散发着浓郁书卷气,恬静面容之下,一抹化不开的忧伤若隐若现,对男子而言,此等气质,有着难以抗拒之魅力。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这般独特气质,非凡人所能企及。
李蓉蓉:隋朝才女
武力19,统帅4,谋略71,政治82
天赋:1过目不忘;2文学大师(生活类天赋,教导弟子,有一定几率提升弟子潜力,激发弟子潜在天赋,该天赋可通过消耗百万成就点来升级)
其能力虽说不上登峰造极,却也是杨桐所遇之人中,唯一拥有双天赋者。即便是其麾下猛将秦琼、谋士岑文本,亦仅具单一天赋。此女,着实非凡,只可惜年华渐长,且已为人妇,不然……呸,杨桐暗自啐了一口,自己如今不过十一岁孩童之躯,虽灵魂成熟,然思及此等事,未免太早。
立于杨桐身前的李蓉蓉,自是不知这位少年天子心中繁杂思绪,微微欠身行礼道:“妾身参见陛下。”
“李姑娘不必多礼。”李蓉蓉之声,恰似一记警钟,令杨桐回过神来,赶忙伸手虚扶,感慨万千:“李公之事,朕……”
以杨桐如今视角观之,前任虽曾尽力,然未尽全力,略显怯懦,否则,未必救不得李浑。然又怎能苛求一个十岁孩童强势至此?杨桐亦好奇,能育出李蓉蓉这般才女之父,究竟何等不凡。
“此事,不怪陛下。”李蓉蓉安然摇头,面上似笑非笑,若仔细端详,却不见丝毫笑意,恬静之中,透着丝丝疏离,温柔之余,又似拒人于千里之外,此等矛盾气质,唯才女独有。
杨桐点头,本就与己无关之事,无需强揽过错,即便前任,亦无可指摘。
“那此次前来见朕,所为何事?”杨桐将话题引入正轨,他发觉与这位沉静才女交流,颇为费力,尤其对方兴致缺缺时,不如直切主题。
“先要恭喜陛下除贼,重振大隋有望。”李蓉蓉浅笑道,欠身行礼。
“这些客套话,朕已听得厌烦。”杨桐苦笑摇头,近日此类恭贺之语不绝于耳,初时尚有成就感,久了,便觉乏味。
“嗯。”李蓉蓉略带疑惑地看了杨桐一看,只觉言语略糙,却未深究,只当是孩童之言,当下说道:“此外,妾身恳请陛下恩准,送还家父遗骨回乡。”
李家乃汴州名门望族,落叶归根之念,古今皆同。如今李家仅余李蓉蓉一女,此事自当由她操办。
杨桐颔首,大隋以孝治天下,何况李浑乃隋朝重臣,此等请求,断无拒绝之理,亦无需拒绝。虽李蓉蓉天赋难得,乃教育良才,然亦不可强留于洛阳。
“也好,朕稍后遣侍卫护送李姑娘回去。”杨桐笑道:“若李姑娘守孝期满,觉汴州孤寂,不妨归来。朕欲建一启蒙书院,遴选资质上佳孩童启蒙。李姑娘家学深厚,朕本欲请姑娘主持,如今,恐只得作罢。”
建立书院之事,杨桐筹谋已久。欲制衡世家门阀,又需借助门阀之力,科举乃良策,然当下时机未到。知识仍为少数人垄断,虽有造纸术,然未形成出版行业,活字印刷术也没有出现,科举难行。即便推广,无十载之功,民间亦难达唐宋之文化普及度。祖父隋炀帝杨广强行推行科举,最后被世家门阀反噬,就是前车之鉴。
无足够文化普及,科举从何谈起?
杨桐现今唯能在稳住世家门阀同时,自建书院,培育亲附自己之才俊,以为抗衡门阀之力。此乃长远之计,尚需多方配合,否则仍遭门阀排挤。
“谢陛下厚爱,他日家父守孝期满,若陛下不嫌妾身才疏学浅,定当归来助陛下。”李蓉蓉微笑回应。
若为大型书院,李蓉蓉或难胜任,然仅蒙学,绰绰有余。此时代虽男尊女卑,然亦未禁女子外出行事。且李蓉蓉乃李浑之女,颇具声名,执掌蒙学,无人能驳。
“既如此,朕便静候姑娘归来,执掌蒙学。”杨桐笑道,随即对身旁冯勇道:“冯勇。”
“奴婢在。”冯勇趋前一步,躬身听命。
“你持朕令牌,往军中挑选三百精锐士卒,护送李姑娘回乡。”杨桐吩咐道。
“喏。”冯勇恭敬接过令牌,快步离去。
“陛下不必如此。”李蓉蓉急忙说道。
“兵荒马乱,此去汴州虽非万里之遥,亦非近途,姑娘一柔弱女子,朕怎能安心?”杨桐摆了摆手:“此事已定,君无戏言,姑娘莫要让朕失信。”
“如此……多谢陛下厚爱。”李蓉蓉连忙躬身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