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后与她们吩咐了几句,便让皇后领着她去皇上那边。
行政殿内
皇上看着尚可喜,说了两家联姻的事情,尚可喜进宫之前,这京城的谣言,他听得见。
至于朝堂上汉官的艰难,他并不想留在京城,也不想儿子留在京城受苦。
可是自己的好友却建议自己留下一个儿子,一来可以时刻探听京诚消息,不至于那么被动。二来与皇家联姻,也是给孩子们一个保障。
毕竟与皇子皇孙联系上,只要大清永在,子孙们便能绵绵不绝。
至于公主不愿意?
“皇上,臣听闻公主不乐意嫁给汉人。”他可以换一个,只是他还没有多说,皇上便道:
“平南王,市井谣言,你竟然还当真了。尚家为大清立下汗马功劳,别说一个公主,就是两个三个,朕也愿意给。”
平南王听皇上这般说,心中稍微安定了。
“朕年少,膝下还未有公主,故朕特意封了五哥的大格格为和硕公主,这一点,想必五哥已经给平南王说了吧。”
这事自然,还是郡王爷亲自接的他们,那姿态软和,展现出结亲的意图。
平南王想了想,则道:“皇上,您误会了,臣的意思是说,公主不了解我儿,心中有些恐慌,这很正常嘛。且公主还年幼……臣的意思是让两人多相处相处,日久见人心啊,臣相信臣的儿子必然能俘获公主的芳心。”
说着便看了一眼自家的儿子,长相俊俏,他手底下的那些兄弟们,可没少人要与自己定娃娃亲啊。
皇上对他的反应很满意,他是皇上,要赐婚给谁,自然不用旁人来置喙。
皇上话音刚落,突然间一声巨响,众人循声望去,正瞧见了行政殿旁的一处屏风倒地。
而屏风旁边,正站着一小姑娘。
只有一个小姑娘。
皇上:......
平南王:这气性还真大。
云朵:成事不足,皇额娘,额娘,伯母们,你们有种偷看,倒是别逃啊。
还要她自己收拾烂摊子。
她无奈抬脚走进去。
“云朵给皇阿玛请安,皇阿玛吉祥。”
皇上对待平南王倒是没觉得有什么,只是一见着云朵,还真怕云朵拆台。
只是他还没说什么,就瞧见云朵对着平南王道:“云朵见过平南王……大哥哥,七哥哥安好。”面前坐着的则是尚家大哥尚之信和额驸尚之隆。
云朵在两人身上略一瞄,最终将目光投向尚之隆身上。
小时候的他唇红齿白,一双大眼,正怔怔地望着自己,云朵知晓他定然是被自己的美貌所迷了。
好一会儿他才反应过来,忙起身来。道:“尚之隆见过公主。”
云朵微微抬起头来,笑着道:“七哥哥客气了。”
大哥哥?七哥哥?
还是第一次有人这么叫自己。
尚之信迷惑道:“公主,您怎么知晓我是大哥哥呢?”
他这么问,就是皇上也略有好奇。
云朵笑容甜甜,一副你真笨,道:“云朵听说平南王的大公子神武英姿,顶天立地,足智多谋,且让人一眼便能认出,不用揣测。”
哈哈
一句话逗得平南王哈哈大笑,说实话他对云朵公主,很满意。
再看自己那傻儿子,果然是有福气的啊。
只是顺治却觉得云朵那话有些过了,他可没瞧见尚之信是什么顶天立地足智多谋的人。
不过他还是问道:“云朵,你一个人过来的吗?”
云朵将视线从尚之隆身上移向皇上,顺便又往刚才屏风倒的方向,心下该不该将皇额娘,额娘,三伯母给出卖出来。
不过她转念一想,不能在客人面前出丑,所以她则道:“皇阿玛,皇祖母让云朵来接七哥哥去慈宁宫一趟。”
是接,而非请,云朵说话很有水准。
这是将尚之隆当自己家人了。
这又得了尚可喜三分喜欢。
至于屏风后面,尚可喜自然猜测到还有别人,至于是谁,她心中有数。
多半是相看自己儿子的。
再看自己儿子,傻乎乎看着,竟然不知晓起来。
“还愣着干嘛,还不快去拜见皇太后?”
尚之隆赶紧起来请安谢罪,随后领着尚之隆去慈宁宫,刚走了不远就看见皇后和三福晋和五福晋了。
云朵不提刚才屏风被推倒的事情,而是给尚之隆介绍人。
“七哥哥,这位是皇额娘,这是三伯母,五伯母,你随我唤人就好。”
皇额娘?
尚之隆心中不敢,可是看着云朵鼓励的目光还是跟着唤了一句。
孟古青夸耀了句:“果然跟咱们公主一样,是个好孩子。”
随后她问五福晋道:“五嫂,您觉得呢?”
“皇后娘娘说的是,尚家选出的这个孩子是个好孩子,听说平南王还想将孩子留在京城,这个……皇后娘娘请放心,在宫外,臣妇绝对会好好照顾孩子的。”
留在京城才是重点。
五福晋看着面前长得比较俊俏的孩子,那还真是丈母娘,越看越满意啊。
其实这孩子好不好,关键是自家女儿的态度,女儿落落大方,惹得平南王笑迷了眼的事情,她也很自豪。
“咱们快去慈宁宫吧,皇太后还等着呢。”
“走吧。”
路上,尚之隆心中本来有些胆战心惊,但是身边的女娃娃一直关注着自己,而且还时不时地安慰自己,等到了慈宁宫,他心中倒是平静了。
进去请安见礼,整个过程下来,竟然没有一点的畏惧。
皇太后很和蔼,对他总是笑眯眯的。
只是有个人却有些不和善,听旁人的话她是贵太妃。是先皇的妃子。
他竟然怀疑自己的身份,说自己长得白净,不似父亲的儿子。
他这会儿也不知自己哪里来的勇气,就回了一句:“与皇家结亲,得家族百年荣耀,臣的父亲又怎么会将这坡泼天的富贵拱手让人呢?”
父亲投靠清朝,除了识时务外,还有就是为了家族为了百姓。这一点,他经常听父亲说起,内心深处也觉得父亲做得很对。
贵太妃没想到一个小小的人儿能与自己驳对,心中恼怒,不过不待她说,孟古青就笑了。
“贵太妃经常在京城待着,怕是不觉得这是富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