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官道上的马车,那肯定是官家的车,车里肯定是个地方官吏。
简清清以为见了官吏,亮出她的皇后身份,对方肯定能告诉她京城怎么走,或者能出人出力给她送回京城。
她想多了。
这车里坐着几个人,看穿衣打扮,根本不是大秦的官吏,为首的男人样貌清俊、不怒自威,魄有些身份。
简清清今天穿了墨绿色裙袍,上面有暗色花纹,领口是暗蓝色佩色花纹,头上只梳了一个简单的髻,清新脱俗而又妩媚动人。
“我……大人,能不能行个方便,我家离这里不远。”简清清的声音悦耳,几个男人上上下下打量她。
“上来吧。”为首的男人说。
简清清看形势不对,本想掉头就走,又怕引起误会,反而耽误事儿,只好硬着头皮上车,靠边坐下。
不敢跟这些人说话,走了一段路,就借口快到家了,赶紧下了马车。
简清清忍住胸口剧烈的跳动,往村庄深处走去,总感觉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可不要刚来这里就挂了。
“跟下去看看,这女人到底是不是住在这里?”为首的男人说。
立刻有两个男人跳下马车,“遵旨。”
车上坐的男人是大楚皇帝楚可渊,他急匆匆地去见国师墨荻,这个国师住在京外不远,这些天突然没了信息,楚可渊不放心,亲自来找他。
国师失踪有些日子了,按说他游历各国,到了约定回国的日子,一直没有回来。
楚可渊知道他家里都设置了禁制,一般人不能进去,所以,亲自来墨荻家里看看。
简清清走进村庄后,看看左右没有人,在一颗大树下面,用遁地术钻了进去。
这样做主要是要掩盖她身边的气息,不让别人发现她的空间。
两名随从跟进了村庄,一眨眼的功夫,人就不见了,四处寻找一圈,没有人影,就好像这个人从来就没来过一样。
两人回去禀告,“陛下,那女人进了村庄就没了影。”
“没有仔细搜一搜吗?”楚可渊问道。
“搜遍了,没有。”
“先出发。”一声令下,一行人继续赶路。
楚可渊脑子里那个女人的样子挥之不去,这究竟是什么人呢?
简清清钻出地面,来到了另一个村庄,看到不远处有人在地里耕种,她决定去问问。
她回到空间,换了一身跟当地村妇差不多样子的衣服,脸上套了人皮面具,就是一个普通农妇的样子。
这地方的大地干裂,好像很缺水的样子。
她端出一大碗水,走向田地。
“大婶儿,来喝碗水润润嗓子吧。”
“哎,来了。”二个农妇很快走到简清清身边。
看到一大碗水,顿时瞪大眼睛。
紧接着,二个人生怕被抢走,低头就着婉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
简清清跟她们闲聊了大约一个时辰,听明白了这个地方的大致情况。
这个国家叫大楚,皇帝叫楚可渊,这还是一个农妇听家里男人说的。
今年大旱,地里几乎没有水来浇灌,都干裂了。
集市上有高价水,他们买不起,只能在自家水井里使劲深挖。
现在的水井已经被深挖了能有20多米,没法再继续挖了。
这情况怎么跟她刚来大秦的时候那么相似,农业很落后。
简清清拿出几两碎银子,几把青菜,还有一块猪肉,让农妇去家里做饭,她要借口尝尝这里农村的伙食情况,再进一步了解一下当地风土人情。
两个农妇是妯娌,两个人见简清清这么大方,立刻同意了。
二婶把青菜和肉拿到手里,三婶拉着简清清朝家里走去。
几个人回到家里,“当家的,今天加餐,有客人来了。”二婶大喊一声。
简清清跟着二婶去了厨房,见这里十分简陋,一口米缸敞开着,里面是黑黢黢的糙米。
简清清赶紧从储物袋里拿出大米和白面,“婶子,今天主食吃这个吧。”
二婶没看懂白面是怎么回事,她也没吃过这个,先把大米煮上,这玩意只有富贵人家才有,农户是吃不起的。
简清清把白面和好了,放在一边醒面,一会儿就教二婶烙饼吃。
这家一个三兄弟,父母都健在,一家五个孩子,是三男二女,大一点的孩子在田地里干活,小一点的孩子去割猪草。
现在院子里玩耍的是更小一点的孩子,也就三四岁大小,还有二个能有六七岁。
简清清前世是独生女,家里清净没什么意思,她特别喜欢这种大家庭的氛围,大人团结一心,孩子生气勃勃,一家人整整齐齐,生活虽然苦点,还是有奔头的。
大米饭的香味传了出来,孩子们都涌进了厨房,顿时小厨房拥挤不堪。
二婶吆喝着,“都出去,出去,小心别烫了。”
一个三岁左右的小男孩用力吸了一口气,闭上眼睛,满脸幸福模样。
简清清一边跟二婶烙饼一边看着这家的粗瓷大碗,这样的碗在古代不值钱,在现代可就不一样了。随即一个念头在脑子里形成,一会儿就实施看看效果。
“开饭啦。”二婶大喊一声。
全家人都到齐了,二婶把简清清介绍给公爹婆婆,几个兄弟,还有一大堆孩子们。
大家热热闹闹地坐好了,二婶把烙饼给公爹婆婆面前放好,又给简清清拿了一个。
“这是这位简姑娘带来的饭菜,大家伙谢谢简姑娘。”全家就差给简清清鞠躬了。
“不谢不谢,应该的。”简清清借口路过这里,还有一个小小的请求。
“什么事,只要我们能帮上忙,肯定帮你。”二婶说。
“是这样的,我家父喜欢农村这种上了年代的大碗,可以高价收购吗?”
“这碗都用好几十年了,给你得了。”公公很大方地说。
““不能白占便宜,一个碗给十文钱,行不行?”简清清很满意这种破旧的碗,新的不值钱。
“太行了。”婆婆高兴得差点跳起来。
几个孩子听不懂大人在说什么,一个劲地猛吃,菜都吃光了,大米饭早就吃没了,烙饼被二婶护住,不让吃,说要留下明天吃。
简清清基本没动筷子,她把自己碗里的饼给撕开,分成几份,给了几个小一点的孩子。
公公婆婆先出去给简清清找碗去了,去了邻居家里收购。
三兄弟和三个妯娌也分头出去找碗,乡亲们一听说十文钱收购一个破碗,顿时来了精神,一传十十传百地扩散消息。
最后,简清清收到200只碗,缺角的不行给退回去,剩下的都给结账了。
简清清把碗小心翼翼收进储物袋,跟二婶一家人告别。
“简姑娘,你下次来收碗还是这个价吗?”二婶问。
“对,还是这个价,有的话,你们多预备一点。”
“我们这些天去外村的亲戚家里面找一找,有合适的就拿给你。”二婶全家都来送行。
“好的,谢谢二婶。”
“简姑娘,我们全家都要谢谢你,带给我们这样好的饭食。”
简清清,“我下次来还给你们带好吃的,等着我。”
简清清走远了,二婶一家人还在原地,依依不舍,主要这顿饭太给力了,比过年吃的还好,孩子们没吃够,大一点的孩子都没吃到饼,看着小孩子吃,馋的直流口水。
走到没有人烟的地方,简清清回到空间里面,把这200多个碗拿出来,放在一个专门收集古董的屋子里。
拿出一个看看,又古老又粗糙,白色无雕花,不知道这个东西在古董市场里是什么价位?如果能卖上价,就多购置一些。她以前还有不少瓷器和摆件,不知道放在哪里了,这几天抽空慢慢找找吧,也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