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一直没说话,但眼底的愤怒是藏不住的,他尽力的想让自己冷静下来,但是在“傀儡皇帝”四个字进入耳朵的时候,他便再也冷静不下来了。
“端王,传朕的旨意,将摄政王圈禁在他的帐、篷里,没有朕的旨意,不得踏出半步,否则格杀勿论,还有,谁也不许进去探望,否则以同罪论处。”
“臣遵旨。”
皇上立马就拟好了旨,给了端宏旭,让他去派人圈禁师霖修。
此时的师霖修还在为兵马的事情发愁,殊不知端宏旭已经拿着圣旨过来了,后面还跟着不少的士兵,将师霖修的帐、篷团团围住。
周围的人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纷纷赶来围观,还有其他的王爷问道:“端王,这是出了什么事了?”
端宏旭冷哼一声,说道:“陛下有旨,摄政王意图谋反,现将其圈禁,没有旨意不得踏出帐、篷半步,否则格杀勿论,也不准许任何人探望,否则同罪论处。”
这话一出,在场的众人都开始议论纷纷,不少的人都在抗议:“胡说,摄政王殿下怎么可能谋反,我看是误会了吧?”
“就是就是,这江山是摄政王殿下一手打下来的,怎么会谋反呢?”
“摄政王这些年为朝政做出了多少贡献,如今随意就扣上一个谋反的罪名,难道是要卸磨杀驴吗?”
听到这些人都在维护师霖修,端宏旭的脸色及其难看,大声说道:“圣旨在此,你们若是再敢肆意议论,藐视君威,全都以同罪论处。”
一时间大家都不敢再说话,但心底还是不服气,等端宏旭走进帐、篷后,众人还在小声议论说端宏旭狐假虎威,装腔作势,许久后才离开。
毕竟说摄政王谋反根本没有人心,更何况还没有证据,无缘无故的就给圈禁了,根本不能服众。
师霖修早就听到了外面的动静,也听到了端宏旭说的话,本来还很震惊,但一看到是端宏旭来传旨,顿时心里就明白了。
这一切,都是端宏旭的阴谋,而他千防万防也还是栽了进去。
“摄政王师霖修听旨。”端宏旭居高临下的看着师霖修,“还不跪下接旨?”
师霖修皱眉看着端宏旭,虽然很不愿意,但圣旨在此,不得不跪。
看到师霖修跪下后,端宏旭才满意的冷笑了一声,继续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摄政王师霖修抗旨调兵,有谋反之嫌,但朕感念摄政王多年助朕理政,不予关押,将其圈禁于猎场住处,不得外出,不许探望,违者格杀勿论,钦此。”
师霖修内心久久不能平复,他知道皇上怀疑他,但没想到会直接说他谋反,圈禁他,如果他被圈禁,那荣家军行军也会受阻,等西凉军到了京城,就一切都完了。
“还不接旨?”
“臣……接旨。”
“王兄今日,可都是自作自受,皇上说了让你不要调兵,你非不听,现在好了,带着谋反的罪名,下地狱去吧。”
端宏旭说完,转身便出去了,还对士兵们吩咐道:“看好他,如果他跑了,你们一个也活不了。”
师霖修被圈禁后,很多随皇上来猎场的大臣们都忧心忡忡,跑来皇上面前劝解。
“你们不必再说了,朕已经下旨了,断不可能再收回。”
“陛下,三思啊!摄政王的作为臣等都看在眼里,他绝不可能谋反的啊皇上!请皇上明察!”
大臣们纷纷跪地重复着这几句话,听的皇上头都大了,怒道:“你们这是做什么,在逼朕放了他?朕才是大燕朝的皇帝,你们该拥护的是朕这个皇帝,而不是他师霖修!”
“皇上息怒。”
皇上气的脸通红,大口喘着气才让自己稍微冷静了些。
“朕绝不可能收回旨意,他若要谋反,朕这个皇位便再也坐不住了,你们如今来求朕,朕也只觉得你们在拥护他,而不把朕这个皇帝放在眼里,你们也不必再说了,他抗旨调兵已是事实,朕不是没有劝过他。”
“皇上……”
见这些大臣还要劝,皇上闭上眼挥了挥手,低声道:“你们下去吧,若你们还敢为他求情,朕一定会砍了他的脑袋。”
听到这话,大臣们便不敢再劝了,只能叹息着退了出去。
等大臣们都出去后,整个帐、篷里都安静了下来,旁边的下人太监都不敢吭声,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惹怒了皇帝,被拖去砍头。
过了许久,皇上才揉着太阳穴问道:“曹定,你说朕真的做错了吗?”
一遍的太监回道:“陛下许是累了,陛下自有陛下的决断,那些大臣是不理解陛下的苦衷才会说那些话,皇上也不必动怒,只是这摄政王殿下看起来确实不像是要谋反的,陛下若是还有疑虑,不妨再问一问?”
听了这话,皇上睁开眼看着曹定,皱眉问道:“怎么,连你也要帮他说话吗?”
曹定躬身低头答道:“皇上,奴才并不是帮摄政王殿下说话,只是奴才见摄政王虽是抗旨调兵,但也都有告知给陛下的,若是谋反,断不可能让陛下知道他调兵的。”
皇上也开始思考起来:“的确如此,可他口口声声说端王要造反,可端王也并没有调兵,是朕让他调兵才调兵的,摄政王是不是为了名正言顺的调兵来,才故意说端王谋反?”
“陛下,此时还不可下定论,若是这般,端王也可能这么做,但奴才只是个伺候皇上的,并不懂这些,皇上还是先斟酌斟酌为好。”
其实曹定的话很有道理,但皇上依旧觉得师霖修造反坐上皇位的成功率更大些,对他的威胁也更大些,所以他还是得圈禁师霖修,免得出什么乱子,只是这端宏旭也不能完全相信。
正当这时,有个士兵求见皇上,皇上觉得奇怪,让他进来了。
“有什么事直接说。”
“禀告陛下,摄政王殿下派小的来给皇上传个话。”
一听到是师霖修,皇上就皱了眉,但还是让他说了。
那士兵郑重其事的说道:“摄政王说‘异姓王不可称帝’,望皇上三思。”
这话一出,皇上顿时愣了愣。
大燕朝的确有这样的规矩,从立朝开始便是,只允许端家人继位,就是为了避免藩王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