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王并不急着离开王城,因为他知道明天的仪式绝非简单,到了那时,他肯定不会再有时间去找太子魏嵩的麻烦了。
“王爷,明天您真的准备出席明天的祭祀大典吗?”
一旁的副将显得十分担忧:“明日的祭祀仪式可是关系到大汉江山的稳固啊,不能有丝毫的疏漏。”
“放心吧,这些小事交给我来解决。”禹王笑着摇了摇头:“倒是你们,要小心谨慎,千万别出任何纰漏。”
“王爷放心,属下们一定不辱使命。”
........
翌日,大汉帝国的京都皇城。
今天乃是大汉帝国的国丧,祭祀仪式自然十分隆重。
不少朝臣、贵族和世家的公子小姐都早早的抵达了宫门口。
婧妃与周恒也是早早到场,他们知道今日对于大汉来说乃是生死攸关的时刻,自然不敢有丝毫马虎。
魏嵩骑着一匹枣红色的宝驹赶了过来,在他身侧还站着一群穿着黑袍、戴着斗笠的侍卫。
“参见太子殿下!”婧妃行礼道。
魏嵩挥了挥手:“不用多礼。”
随即,他便径直上了台阶。
在他的身后,一群禁卫、侍卫紧紧相随,他们皆是面无表情,目光冷漠的扫视着大殿周围。
很快,魏嵩就来到了台阶下方。
他的双眼微眯,打量着下方的大殿。
此时,整个大殿都被布置成一个巨大的灵坛,灵坛四角摆放着香烛、纸钱,上面摆满了酒水,香味浓郁。
灵坛四周,一排排士兵站立着,一脸肃穆。
“太子殿下驾到。”
一名宦官扯着尖细的嗓音高呼一声。
随着他的声音落下,所有士兵纷纷转头看向了台阶下方。
“末将参见太子殿下。”
顿时,所有士兵躬身行礼,声浪滚滚,响彻云霄。
魏嵩面容威严,目光扫了一圈,沉声喝道:“诸位爱卿免礼。”
“谢太子殿下!”
众人闻言连忙抬头。
“祭祀大典可否开始?”魏嵩沉声问道。
一位官员从后方走出来,躬身回答:“禀告太子殿下,祭祀大典现在正在进行,只等诸王到场就能正式举行了!”
“很好,那孤就先在这里稍等片刻。”魏嵩说着便坐在了一张椅子上,翘起了二郎腿,目光落在了灵坛前方。
........
一炷香的功夫后。
祭坛前方的空地上,一群穿着盔甲的军队缓缓驶入了皇城。
为首之人,赫然便是北凉王禹王。
他的气质比往日更加阴寒,面容苍白,浑身散发出一股强大的气势。
在他身旁的是一众北凉将领,那股久经沙场的杀伐气势,让周围的士兵忍不住心底一惊。
在禹王左右则是一众朝廷的文武百官,每一个人都是面色凝重,神色间隐藏着一抹忌惮。
这一刻,整个大厅寂静无比。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禹王的身上,一双双眼睛中闪烁着复杂的目光。
禹王的存在已经不仅仅是朝堂争夺的对象,他甚至有可能改变大汉帝国的格局!
“参见禹王陛下!”
忽然,有一群大汉官员率先跪拜,齐声喊道。
随后,其余官员也纷纷效仿。
“参见禹王陛下!”
一时之间,场面热闹起来,不少人跪在地上高声呐喊,一道道震耳欲聋的声音在大殿之中回荡。
“都起来吧。”
禹王沉声开口,脸上没有丝毫的笑容。
在场的所有官员,几乎都是他的心腹。
他的这番举动,顿时让在场所有的官员暗暗松了口气,看样子,禹王似乎并没有什么异常,不像是准备谋反。
但是这样也就意味着,接下来的祭祀仪式将会更加凶险。
“太子殿下,时辰到了,请吧。”
就在此时,一名宦官从远处快步跑来,在魏嵩的耳边低语了一句。
闻言,魏嵩的眉头轻轻皱起。
“既然如此,诸位爱卿,本太子就先走一步,祭天典礼不容有失。”
魏嵩拱了拱手,转身向着灵坛走去。
他刚一走进去,所有朝臣的目光又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各位爱卿,今日是我大汉帝国的国丧,大家一定要保持肃穆,切莫喧哗,否则的话,本太子就把你们统统抓起来,听候处罚!”
魏嵩的嘴角浮现一丝冰冷的弧度,冷哼一声。
闻言众朝臣纷纷点头,他们自然不会愚蠢到去招惹魏嵩。
“走吧!”
魏嵩的嘴角勾勒出一丝冰冷的弧度,他带着禁卫军和侍卫走进了灵坛。
.......
灵坛之内,香火鼎盛。
“参见太子殿下。”
一名穿着黑袍的士兵走了上来,恭敬的行了一礼。
魏嵩抬手示意对方免礼,旋即目光落在了香炉之上,香已经燃烧到三分之一。
这些士兵是他派遣来监督的,一旦灵坛有人违背祭祀仪式,便可以当做叛逆,将其击杀。
“开始吧。”
他淡淡道,然后坐下,双目望着香炉。
这名黑袍士兵点了点头,旋即大手一挥,大批的禁卫士兵将灵坛包围。
这时,他又对魏嵩道:“太子殿下,灵坛的香已经燃尽了。”
“嗯。”
魏嵩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站起身来。
“各位爱卿,祭祀仪式开始吧。”
这时,一名宦官上前宣读了一番祭祀的流程,最终在灵坛的正前方站定。
“祭天大典开始!”
宦官的话音刚落,所有士兵立刻行动了起来,他们将手中的兵器架到了香案的顶端,而且点燃了三根檀木香。
霎时间,熊熊的烈焰冲天而起,一缕缕白烟弥漫,充斥着整座祭坛。
“开始吧。”
魏嵩坐在椅子上,摆出一副悠闲的模样,他没想到的是,禹王今日竟如此安份,竟然没有趁机搞事情。
“是!”
宦官应了一声,然后拿着圣旨念道:“今日是大汉历史上第七任君王的忌日。”
“殿下特意将这次的祭祀大典推迟,为了彰显大汉的荣耀和大汉帝国的强大,祭品由各宫殿送来。”
“大殿内的各种祭品,皆是大汉皇族贡献而来。”
“诸王贡献了大量的珍稀物品,其中包括龙涎香、金银玉石......”
宦官滔滔不绝的说着各种宝贝,每一样东西皆极为贵重,价值不菲,可谓是价值连城。